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2月3日 · 加拿大90後理財作家Nicole Victoria在新書More Money Now: A Millennial’s Guide to Financial Freedom and Security( 《快樂花錢,存錢不苦,更能致富的金錢法則》)中指出,每一筆享受當下的花費都有可能在預支未來,消費前要思考是否值得。

  2. 2020年8月17日 · 本書講述了MiTek從1955年起家時只是一家在美國中西部的小型公司,如何從瀕臨財務崩潰的邊緣發展成為行業的主要供應商的故事。 巴菲特在2011年提到,自從2001年收購MiTek以來,它已經進行了33筆補強式收購(tuck-in acquisitions),幾乎全部成功。 4.《A Few Lessons for Investors and Managers From Warren Buffett》 編者:Peter Bevelin. 該書簡短(只有約81頁)、易於閱讀,非常適合投資者。 書中解釋了巴菲特如何思考重要議題,例如企業估值,生意的好壞、收購和陷阱、如何降低風險、企業管治及信任的重要性。 他曾指,這本書實質上是「總結查理和我多年來在年度報告和年度會議上所說的話」。

  3. 2020年9月1日 · 如果想在年輕的時候達到財務自由又是否難事呢? 財經網站Financial Express綜合了10項原則,可以幫助你更早達到財務自由,你又做到幾多個? 1. 量入為出. 信用卡及貸款可以讓人立即過上高質素的生活,但會影響他們短期及長期的財務穩定性。 如果想達到財務自由,第一步是量入為出。 你可以跟從50/30/20分配法則,把收入分為3部分,50%必要支出、30%非必需支出及20%儲蓄投資。 【延伸閱讀】 【脫離月光族】掌握50/30/20分配法則 輕輕鬆鬆儲錢. 2. 優先分配金錢作儲蓄及投資用途. 一般年輕人都習慣「先享樂、後儲蓄」,把每月消費後剩下的錢用作儲蓄及投資,但若想早日達到財務自由,先後次序應調轉。 根據每月的開支,為每月儲蓄及投資定下一個固定金額。

  4. 2019年9月13日 · 箇中原理可以用心理學解釋一下:當你學習資訊時,其中一個極為重要消化資訊的方式,是思量新資訊和已有資訊的關係。 當新舊資訊互相連結,再想起舊資訊是便會自然想到新資訊,已形成緊密的記憶網。 如果新資訊無法和已知的起關係,新資訊便會好像一個和外界無聯繫的孤島,漸漸被隔絕。 所以說,一本對你而言的好書應讓你吸收新資訊,重構你對己知的看法。 當腦海中一些核心的資訊、信念經不同的書本洗涮、衝擊,自然便會變得非常堅壯。 2.學一點邏輯和思考方法基礎. 如果要說和思考能力最相關的學科,莫過於邏輯和思考方法。 學習邏輯和思考方法,有助識辨為何有些能論點站不著腳。 舉個例子,有人反對同性婚姻合法化是因為他們認為合法化之後可能會同事令一夫多妻、人獸交、亂倫…… 等等合時是合法化。

  5. 2021年8月4日 · 1. 先小注試水溫. 當你有一筆小資金,不一定要數萬元,可以是數百至數千元也可以,你可以選一隻美股或港股小注購買,甚至只是1股也可以,因為當你購買後,你接觸的事物也會與投資有關,當你買的股票有相關新聞時,你亦會有意識去認知,從而增加個人的投資知識,只有真正開始投資,你才會更有意識去學習。 2. 在日常生活中尋找老師. 投資不一定要上坊間數萬元的投資課程,而且對新手而言,一開始付出數萬元上投資課程的成本實在太高。 事實上,你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尋找好老師,你可以觀察身邊投資持續獲利或失利的人,觀察及分析他們的投資方法。 在科技發達的年代,要學習投資的相關知識的渠道亦有很多。 3. 因應投資目標 制定投資組合. Mila分享,剛學習投資時由於資金不多,所以當時只有將所有資本投資1隻股票。

  6. 2020年8月14日 · 8月4日起一連8個星期二晚上7:30, 八大財金名家包括:冬、陳坤耀、胡孟青、施永青、曾淵滄、林少陽、陸東、巴曙松,會於《香港經濟日報》坐陣!

  7. 2020年9月7日 · 由改變思維做起 參考成功人士的7個思維模式. 理財資訊. 發布時間: 2020/09/07 19:15. 最後更新: 2020/09/11 10:14. 分享:. 不少人都渴望成為成功人士,除了先天條件問題之外,有沒有想過成功與否更與思維有關係?. Inc.com專欄作家Nicolas Cole分享,他曾訪問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