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陸恭蕙 - 维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书. 序言. 生平. 家庭. 公職. 著作. 參考資料. 陸恭蕙, SBS , OBE , JP (英語: Christine Loh Kung-wai ,1956年2月1日 — ),香港政治人物,前香港 環境局 副局長 ,前 民權黨 主席及創辦人, 思匯政策研究所 創辦人及 保護海港協會 主席。 於1992年至2000年期間擔任 立法局 及 立法會議員 。 現任 香港科技大學 環境及可持續發展學部首席發展顧問和訪問教授 [1] 。 生平. 1956年在香港出生,幼年於 香港英童中學 就讀,至14歲時被送到英國的Bedford中學升學。

  2. 陸恭蕙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陸恭蕙, SBS , OBE , JP (英語: Christine Loh Kung-wai ,1956年2月1日 — ),香港政治人物,前香港 環境局 副局長 ,前 民權黨 主席及創辦人, 思匯政策研究所 創辦人及 保護海港協會 主席。 於1992年至2000年期間擔任 立法局 及 立法會議員 。 現任 香港科技大學 環境及可持續發展學部首席發展顧問和訪問教授 [1] 。 生平 [ 編輯] 1956年在香港出生,幼年於 香港英童中學 就讀,至14歲時被送到英國的Bedford中學升學。

  3. 《 地下陣線:中共在香港的歷史 》(英語: Underground Front: The Chinese Communist Party in Hong Kong ),簡稱《 地下陣線 》, 陸恭蕙 撰寫的歷史書籍於2010年經 香港大學出版社 出版 [1] 。 中譯本於2011年3月經同一間出版社出版 [2] 。 第二版在2018年11月面世,同由香港大學出版社出版 [3] 。 它主要講述 中國共產黨在香港的歷史 。 陸恭蕙表示自己一直對 中共 有興趣,但在撰寫《地下陣線》時,她是以「局外人」的身份去看待它,因為自身並沒有加入共產黨。 她在過程中把之當成中共在中國大陸的歷史那樣去寫,不會對它在香港的活動有任何特別目光。 期間還參考了各種資料,像是回憶錄、官方檔案、新聞等等。

  4. 著作. 参考资料. 陆恭蕙. 简体. 工具. 陆恭蕙, SBS , OBE , JP (英语: Christine Loh Kung-wai ,1956年2月1日 — ),香港政治人物,前香港 环境局 副局长 ,前 民权党 主席及创办人, 思汇政策研究所 创办人及 保护海港协会 主席。 于1992年至2000年期间担任 立法局 及 立法会议员 。 现任 香港科技大学 环境及可持续发展学部首席发展顾问和访问教授 [1] 。 生平 [ 编辑] 1956年在香港出生,幼年于 香港英童中学 就读,至14岁时被送到英国的Bedford中学升学。

  5. 民權黨 (英語: Citizens Party )是 香港 一個 民主派 政黨 ,在1997年5月 陸恭蕙 建立,兼任黨主席。. 2000年陸恭蕙退出政壇陳啟宗接任民權黨主席。. 除要求香港民主改革以外,民權黨集中於反 歧視 和與 環境保護 有關的問題,它要求創立 紅燈區 和為 平等 ...

  6. 香港繁體. 陸漢洋 (原名陸恭和英語: William Lok ,1973年10月7日 — ), 香港 賽車手 。 出生於香港,父親為香港建築界人士陸孝佩 [1] ,母親為 聖安娜餅店 創辦人。 陸恭和畢業於 美國 波士頓 東北大學 金融及市場系雙學士後回港創業,身兼卓峰國際集團總裁、漢洋環球集團主席、港軒企業董事長及弘傳市場推廣公司董事。 2010年開始發展其賽車手生涯,活躍於中國及亞洲區的房車賽 [2] [3] [4] 和跑車賽事。 2018年9月18日在加拿大與2008年 多倫多華裔小姐 和2009年 國際中華小姐 冠軍 苟芸慧 註冊結婚,並於2018年10月19日在 香港 新界 上水 雙魚河鄉村會所 補擺喜酒。 [5] 外部連結 [ 編輯] 陸漢洋的Facebook專頁.

  7. 1997年 香港回歸 前,《保護海港條例》由當時的 民主派 香港立法局 議員、 保護海港協會 副主席 陸恭蕙 以私人草案形式提出並於1997年6月臨回歸前獲立法局以大比數通過。 1999年,《 保護海港(修訂)條例 》 [3] 擴展《保護海港條例》內有關海港所涵蓋的地理範圍,將由中央海港擴大至整個 維多利亞港 。 2023年,政府提出修訂《保護海港條例》,維港內不多於0.8公頃的改善海港填海工程及臨時填海少於3公頃,經司長批准就可以動工,毋須再證明有「凌駕性公眾需要」。 [4] 不准在海港內進行填海工程的推定 [ 編輯] (1) 海港須作為香港人的特別公有資產和天然財產而受到保護和保存,而為此目的,現設定一個不准許進行海港填海工程的推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