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在天兵防空系統成軍前,瑞士的35快砲 超級蝙蝠雷達 (英語:Super Fledermaus) 導引指揮,雖然雷達在野戰操作上仍有不足,但搜索/導引雷達整合入防空炮內成為主流設計;1970年代 電晶體 元件逐漸在軍事武器上普及,雷達系統小型化也趨於務實,瑞士開發出天兵雷達;雖然在1970年代如 獵豹式 ...

  2. 台灣海峽飛彈危機 後, 中華民國國軍 深感其 反彈道飛彈 能力不足,發展相關技術即成為首要目標。 [6] 為此, 國防部參謀本部 於1996年4月核定以5年39億的預算進行反彈道飛彈系統的基礎技術研發。1999年11月,負責研發防空飛彈的天弓計畫室人員於例行記者會中向媒體表示「性能接近 愛國者三型 ...

  3. 戈爾什科夫蘇聯海軍元帥號航空母艦 (俄語: Адмирал флота Советского Союза Горшков )是一艘 基輔級航空母艦 ,原名為「 巴庫號 」。原先該艦為 蘇聯海軍 所建造,是 基輔級航空母艦 的四號艦。 蘇聯解體 後 俄羅斯海軍 繼承,經改裝後售予印度並命名為 超日王號 ,於2013年起 ...

  4. 制导系统. 中途導引階段:慣性導引+雷達上鏈修正. 終端導引階段: 主動雷達導引. 天弓三型防空飛彈 是 中山科學研究院 開發的中遠程防空飛彈系統,用以替換老舊的 鷹式防空飛彈系統 。. 天弓三可攔截 定翼機 、 巡航导弹 與短程 弹道导弹 ,在 中華民國空軍 ...

  5. 陸射型劍二發射車首見於2007年台北航太展,使用商規福特底盤搭載四枚備射彈。 [3] 相關的研發計畫被命名為「勁弩專案」,最終目標是發展結合雷達、陸射型劍二與自製40公釐快砲的新型短程防空系統。勁弩專案於2013年6月進行了初步戰術測評,中科院研製的 蜂眼雷達 搜索與鎖定目標,並發射陸 ...

  6. ZSU-23-4「石勒喀河」 (俄语: ЗСУ-23-4 «Ши́лка» ),是一款 蘇聯 於上世紀60年代開發的第二代 自行高射炮 ,取代了第一代 光学 瞄準 、人力操控的 ZSU-57-2防空坦克 ,用于伴随坦克团、摩托化步兵团行进间超低空防空。

  7. 雷達,是英文Radar的音譯,無線電探測和測距的縮寫,意思是「探測無線電和測距」,即用無線電的方法發現目標並測定它們的空間位置。. 因此,雷達也被稱為「無線電」定位」。. 雷達是利用電磁波探測目標的電子設備。. 關於與「 雷達 」標題相近或相同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