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青衣綠置居 相關

    廣告
  2. 上個月有 超過 100 萬 名用戶曾瀏覽 agoda.com

    立即預訂可慳更多,Agoda®一直保證最低價! 睇睇經驗證嘅顧客評價,book酒店前作精明抉擇!

  3. #多條驚喜價查詢熱綫/Wts:62149999,62488888, 68299999(適用於所有1000萬以下一手樓). 本行特向綠置居買家,送上律師費優惠大禮,現委託本行辦理手續,律師費只需$4900

搜尋結果

  1. 青富苑 (英語: Ching Fu Court ),曾建議命名為 青霖苑 (英語: Ching Lam Court ),是 香港房屋委員會 其中一個已落成之 綠表置居計劃 屋苑,位於 香港 新界 葵青區 青衣 青衣路18號,鄰近 藍澄灣 及 九號貨櫃碼頭 。 屋苑由房屋署總建築師(6)負責整體設計、 關黃建築師有限公司 負責詳細設計,並由 中國建築 承建 [1] 。 青富苑關鍵日期為2023年5月31日,但按照房委會向葵青區議會提交的文件,顯示屋苑將提早至2022年11月完工。 2023年1月11日起,大部分業主已陸續收到房署寄出通知要盡快處理按揭及律師樓,當屋苑收到滿意紙後的14天內收樓 [2] ;其後,屋苑於同年3月7日獲發入伙紙 [3] ,隨即開展入伙程序。 歷史 [ 編輯]

  2. 青富苑 (英語: Ching Fu Court ),曾建議命名為 青霖苑 (英語: Ching Lam Court ),是 香港房屋委員會 其中一個已落成之 綠表置居計劃 屋苑,位於 香港 新界 葵青區 青衣 青衣路18號,鄰近 藍澄灣 及 九號貨櫃碼頭 。 屋苑由房屋署總建築師(6)負責整體設計、 關黃建築師有限公司 負責詳細設計,並由 中國建築 承建 [1] 。 青富苑關鍵日期為2023年5月31日,但按照房委會向葵青區議會提交的文件,顯示屋苑將提早至2022年11月完工。 2023年1月11日起,大部分業主已陸續收到房署寄出通知要盡快處理按揭及律師樓,當屋苑收到滿意紙後的14天內收樓 [2] ;其後,屋苑於同年3月7日獲發入伙紙 [3] ,隨即開展入伙程序。 歷史.

  3. 綠表置居計劃 (英語: Green Form Subsidised Home Ownership Scheme ),簡稱 綠置居 (英語: GSH ),是 香港房屋委員會 於2015年中起推出的一個資助房屋計劃。 此計劃下每年會抽出指定的在建 公屋 項目,並出售給主要為現有出租公屋租戶及合資格「綠表」人士,單位定價比傳統 居屋 低廉,回應了長遠房屋策略中有關豐富資助自置居所形式的大方向,以進一步完善房屋階梯(現時一般稱此為「綠置居」計劃)。 除協助「綠表」人士自置居所外,也藉此透過「一換一」騰出原有出租公屋單位給正在等候出租公屋編配的家庭 [1] 。 歷史 [ 編輯] 類似「綠置居」的概念並非新鮮,而是可追溯至1980-90年代的 居屋計劃 ,但直到2015年才開始成為獨立的資助房屋類別。

  4. 2024年3月14日 · 1种语言. 讨论. 大陆简体. 阅读. 编辑. 查看历史. 工具. 细山角度的青富苑(2024年3月) 青富苑 (英语: Ching Fu Court ),曾建议命名为 青霖苑 (英语: Ching Lam Court ),是 香港房屋委员会 其中一个已落成之 绿表置居计划 屋苑,位于 香港 新界 葵青区 青衣 青衣路18号,邻近 蓝澄湾 及 九号货柜码头 。 屋苑由房屋署总建筑师(6)负责整体设计、 关黄建筑师有限公司 负责详细设计,并由 中国建筑 承建 [1] 。 青富苑关键日期为2023年5月31日,但按照房委会向葵青区议会提交的文件,显示屋苑将提早至2022年11月完工。

  5. 綠悠雅苑 (英語: Greenview Villa )是 香港房屋協會 發展的一個資助出售房屋項目,位於 香港 新界 青衣 市地段138號 青綠街 18號,於2015年中落成入伙,由鍾華楠建築設計事務所設計, 有利集團 承建,分為3座 住宅 大廈。 綠悠雅苑原屬香港政府於2010年提出的「 置安心房屋計劃 」下的第一個項目,原計劃以市價「先租後買」的形式提供給難以應付住宅物業首期的中等收入人士。 後來政府逐步改善計劃,於2012年決定採用類似「 住宅發售計劃 」的形式發售,成為全新的「資助出售房屋項目」計劃,以折扣價出售給符合資格的 香港居民 。

  6. 綠表置居計劃 (英語: Green Form Subsidised Home Ownership Scheme ),簡稱 綠置居 (英語: GSH ),是 香港房屋委員會 於2015年中起推出的一個資助房屋計劃。 此計劃下每年會抽出指定的在建 公屋 項目,並出售給主要為現有出租公屋租戶及合資格「綠表」人士,單位定價比傳統 居屋 低廉,回應了長遠房屋策略中有關豐富資助自置居所形式的大方向,以進一步完善房屋階梯(現時一般稱此為「綠置居」計劃)。 除協助「綠表」人士自置居所外,也藉此透過「一換一」騰出原有出租公屋單位給正在等候出租公屋編配的家庭 [1] 。 歷史. 類似「綠置居」的概念並非新鮮,而是可追溯至1980-90年代的 居屋計劃 ,但直到2015年才開始成為獨立的資助房屋類別。 非獨立出售

  7. 綠表置居計劃簡稱綠置居) 香港房屋協會 (簡稱房協): 住宅發售計劃 (2012年及以後發展的屋苑改稱「資助出售房屋項目」) 夾心階層住屋計劃 (簡稱夾屋) 市區重建局 (簡稱市建局): 資助出售房屋計劃( 煥然壹居 ) 港人首次置業先導項目 ( 煥然懿居 ) 香港的資助出售房屋歷史始於1976年開始的居屋計劃,當時有六個屋苑正式於兩年後推出市面,供租住公屋居民及其他合資格人士購買 [2] 。 其後居屋計劃受到市民歡迎,房委會每年亦推出至少數千個居屋單位,並一度邀請私人發展商參與興建居屋單位,然後轉移到房委會及出售予公眾 [3] 。 而房協於1987年開始推出類似居屋的資助房屋,同樣以租住公屋居民為主要對象,名為住宅發售計劃,兩年後首個屋苑落成,有些屋苑更與同期的居屋一併推出 [4]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