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10月16日 · 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料最快今早在美國眾議院表決考慮到本港已成中美角力的最新戰場法案通過與否固然影響兩國關係對香港股市中長綫而言亦不容忽視是次表決涉及四項中港事務: (1)《2019年香港人權與民主法案》(Hong Kong Human Rights and Democracy Act of 2019;修訂版本) (2)《保護香港法案》(PROTECT Hong Kong Act) (3)動議「譴責中國干涉香港事務,支持香港民眾示威權利」 (4)動議「表彰加拿大政府維護法治,並對中國政府就美國要求加拿大引渡華為高層孟晚舟的回應表示關注」 相關文章: 【香港人權法懶人包】美國眾議院香港時間周三早上 料表決4項涉中港法案.

  2. 2024年3月3日 · 建議到30歲時將儲蓄目標設定為當前收入的1倍,到40歲時設為3倍,到50歲時設為6倍,到60歲時設為8倍,到67歲時設定為10倍。 每年應儲多少錢? 建議在工作時每年至少存入稅前收入的15%,包括退休金自主供款和僱主供款。 該如何維持退休儲蓄? 提款太多有耗盡資金的風險。 提款太少,則退休後可能無法過上想要的生活。 建議將提款限制在初始退休儲蓄的4%至5% ,然後根據通脹增加提款。 基於退休年齡的退休儲蓄指南. ( 假設儲蓄者年齡為25歲,年薪5萬美元(39萬港元)至30萬美元(234萬港元),工作期間平均有超過50%的資金用於投資股票。 沒有退休金收入、未被裁員、薪資統一增長、儲蓄金額隨加薪而增加。 工作和儲蓄的時間愈長、退休的時間愈晚,退休基金中需要的資金就越少。

  3. 2019年9月11日 · 發布時間: 2019/09/11 13:38. 最後更新: 2019/09/11 18:05. 分享:. 「一國兩制」延長多50年 能解決本港政制問題?. 由2014年佔中至今,街頭抗議愈演愈暴烈,便可足證。. 說實在,香港這場病已抑壓了十多年,自從曾蔭權時代,政府已承認香港有「深層次矛盾 ...

  4. 2020年9月1日 · 1. 量入為出. 信用卡及貸款可以讓人立即過上高質素的生活,但會影響他們短期及長期的財務穩定性。 如果想達到財務自由,第一步是量入為出。 你可以跟從50/30/20分配法則,把收入分為3部分,50%必要支出、30%非必需支出及20%儲蓄投資。 【延伸閱讀】 【脫離月光族】掌握50/30/20分配法則 輕輕鬆鬆儲錢. 2. 優先分配金錢作儲蓄及投資用途. 一般年輕人都習慣「先享樂、後儲蓄」,把每月消費後剩下的錢用作儲蓄及投資,但若想早日達到財務自由,先後次序應調轉。 根據每月的開支,為每月儲蓄及投資定下一個固定金額。 以投資行先,餘下的錢才用作消費。 這樣可以為每月生活開支作出預算。 3. 將投資變成習慣. 財務自由不是有錢人的專利,你只要長期保持財務紀律即可做到。

  5. 2019年10月3日 · 受託人在考慮過破產人和其家庭的合理需要後,便會把破產人士的資產和收入的結餘分發給各債權人,償還債項。 2.破產有甚麼後果? 在宣布破產後,破產人士的生活會受到不同程度的限制。 債務人不得購買高價商品,如住宅或汽車以及申請貸款。 根據規定,破產人士可以到海外旅行,但所有開支都不能由破產人士的資產和收入支付。 至於乘搭的士方面,除非有充分的理由,否則不應乘搭的士。 此外,破產人士或許不得從事某些行業,如律師、產業代理、保險代理和證券交易商或有限公司的董事。 按照《銀行業條例》規定,在銀行界工作的破產人士必須通知其僱主。 如果本身是公務員的話,破產管理署署長必須通知破產人所屬部門的部門主任秘書、公務員事務局和庫務署。 需要注意的是,即使解除破產令後,其信貸報告仍會載有與破產有關的公開記錄。

  6. 2019年5月31日 · 分享:. 若金錢制度失效 你會選擇弱肉強食還是平等分配?. 假設你有機會參與新社會制度的建設,你會如何分配有限的資源?. 最近Netflix 5月新劇《平行社會》(The Society),就是在探討這個問題。. 故事講述一群高中生落入小鎮的平行時空裡,在與世隔絕的 ...

  7. 2021年7月30日 · 博客. 發布時間: 2021/07/30 12:01. 分享: 親子關係和理財教育相互影響不能切割,因為沒有好的溝通和關懷,只得監管和責備,甚至體罰,得出來的效果可能更差。 當使用體罰時,大前提是父母一定要冷靜,清晰了解自己不是在盛怒之下邊罵邊打;也要讓子女明白受罰的原因,了解父母的感受。 否則,子女會產生懼怕或仇恨的心理,所以不要濫用體罰。 【體罰可取嗎? 按此 】 父母如果難有客觀標準作參考,可想想每次體罰完後,子女會否對自己不瞅不睬,例如沉默、冷淡、保持距離等,如果有這些情況超過1天便代表用體罰的方法有問題了。 以下是使用體罰前的4大守則,可以給父母參考: 1. 說明原因. 父母在整個過程需要解釋體罰的原因,要有針對性,例如是因為子女有意或無意傷害別人、破壞東西。

  1. 相關搜尋

    香港人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