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1. 香港天文台熱帶氣旋路徑圖 相關

    廣告
  2. 上個月有 超過 1 萬 名用戶曾瀏覽 horizonhotels.com.hk

    位於九龍核心地段,毗鄰匯集購物、消閒和文化藝術的尖沙咀,讓生活節奏時刻緊貼香港的繁華脈搏。 交通便利,鄰近港鐵尖沙咀、紅磡及黃埔站、海底隧道及碼頭,酒店更提供穿梭巴士服務.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25日 · 香港天文台亦自2009年起使用與中國氣象局新制標準相似的新分級制度惟中國氣象局採用2分鐘平均風速計算持續風力而香港天文台則採用10分鐘計算其餘等級即熱帶低氣壓熱帶風暴強烈熱帶風暴與舊標準無異 [85]。

  2. 颱風艾雲尼(英語:Typhoon Ewiniar,國際編號:2401,聯合颱風警報中心:WP012024,菲律賓大氣地球物理和天文管理局:Aghon)是2024年太平洋颱風季第1個被命名的風暴。「艾雲尼」一名由密克羅尼西亞提供,意為楚克群島傳統的風暴之神[1][2]。

  3. 3 天前 · 熱帶氣旋 可能或已經影響 香港 香港天文台 便會發出 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目的是以簡單容易理解的信號警告市民熱帶氣旋為香港普遍地區帶來的風力威脅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系統獨立於其他氣象警告例如 暴雨警告信號 、 雷暴警告 、 山泥傾瀉警告 、 新界北部水浸特別報告 、 火災危險警告 及 酷熱天氣警告 ,這些警告可同時生效,與 寒冷天氣警告 同時生效的可能性極低,但仍有可能,因為香港的冬季甚少出現熱氣旋,而熱帶氣旋影響香港時不會出現結霜,因此此警告不會與 霜凍警告 同時生效。

    年份
    1
    3/本地強風
    備註
    1946年
    7
    -
    十號信號: 颱風無名 (此颱風被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 命名為「Ingrid」, ...
    1947年
    6
    -
    首次連續2年發出八號信號(1946年-1947年)。 ...
    1948年
    5
    -
    7月27日至7月28日:維持時間最長的八號西南信號: 颱風露絲 ...
    1949年
    4
    -
    自1946至1949年以來,首次連續4年發出八號信號(1946年-1949年)。 ...
  4. 其他人也問了

    • 台徽
    • 發展歷程
    • 總部
    • 氣象監測設施
    • 工作範圍
    • 警告信號所引起的爭議
    • 出版刊物
    • 天文台電腦運算系統
    • 外部連結

    天文台台徽的基本構思源自太極兩儀,陰陽調和的概念,每當颱風襲港的時候,所有市民都會想起天文台,因此以颱風形狀作為天文台的台徽。正中的十字坐標,代表從雷達監測颱風雨帶,代表天文台時時刻刻都觀察著天氣的變化,並以準確預測天氣為目標。把颱風形狀左右兩邊拉闊,套在像地球般圓中帶扁的外框中,取其平穩慎重形象,同時也代表天文台的工作範疇包含氣象及地球物理等方面。此外台徽中有兩個「S」,一個是白色的「S」,內有另一藍色的「S」,這兩個「S」代表了科學(Science)及服務(Service)代表天文台「以科學為基礎,以服務為目的」(Service based on Science)之宗旨。

    1873年,首屆國際氣象會議在維也納舉行,成立國際氣象組織,提出氣象是國際關注事宜。翌年1874年九月,香港遭受颱風蹂躪,史稱甲戌風災。甲戌風災為香港帶來巨大破壞,奪去超過 2,000 人的性命,是當時香港人口近 8%。時任總督軒尼詩及其副官龐馬少校(Major Henry S Palmer)後來修訂計劃,勾勒出天文台早年三大工作方向:一、進行氣象觀測;二、提供觀象授時服務;三、進行地磁觀測。1879年,第二屆國際氣象會議在羅馬舉行,推動國際氣象合作。當時在西班牙殖民地菲律賓,耶穌會士 Federico Faura 營運的馬尼拉天文台(Manila Observatory)擁有殖民世界最先進儀器,電報網接通呂宋島上 14 個觀察站,並成功在 1880 年開始透過連接海底電纜,向香港發出第一個...

    香港天文台總部設於九龍尖沙咀彌敦道134A號,建於1883年,建築物本身已被古物古蹟辦事處列為香港法定古蹟。其後於1983年於主樓旁邊加建新大樓,即百週年紀念大樓,以提供更多的工作空間。每年3月或4月都會在總部舉行開放日來慶祝3月23日的世界氣象日(受COVID-19疫情影響,2020年暫停開放日,2021年改為網上舉行,2022年則順延至11月尾)。

    天氣雷達站

    香港天文台的氣象監測系統中,包括五座天氣雷達站,其中三座專為提供機場氣象服務而興建,詳情如下: 另外,香港天文台的舊款天氣雷達搬遷至飛鵝山繼續作後備使用,澳門地球物理暨氣象局因長期使用的天氣雷達進行升級工程,暫時使用有關雷達作天氣預報工作。

    輻射監測及評估

    香港天文台自1961年起開始監測輻射,並於1987年將輻射監測工作擴展成為一項全面性的環境輻射監測計劃,直到現時為止,天文台設立的輻射監測網絡共有十二個固定監測站,包括平洲、塔門、吉澳、元五墳、大美督、沙頭角、觀塘、西灣河、京士柏、尖鼻咀、赤鱲角和鶴咀。 除此以外,天文台亦會定期利用一輛由貨車改裝而成裝有輻射測量儀器的氣象車在偏遠地區進行陸上巡測。而空中巡測方面,天文台亦會利用直升機在香港及鄰近海域進行巡測,然後分析巡測所得之樣本及數據,定期公佈監測結果。

    由於惡劣天氣下,香港政府及私人機構的上班,以及學校停課的準則多與天文台所發出的警告信號(專業及科技)掛勾,香港天文台在發出熱帶氣旋及暴雨警告信號時經常受到來自各界的壓力。近年不少市民亦在熱帶氣旋及暴雨情況下,直接致電天文台質問(即使合理)發出警告信號的理據。天文台多次的預測及發出的警告均惹來爭議。

    香港天文台除了提供上述的天氣、氣象及天文研究等服務之外,更出版了一系列不同的刊物,以供市民獲得更多有關天氣的資訊。一般出版的刊物包括: 1. 香港天文台月曆:每年月曆均附有不同封面,內裏刊載了全年潮汐漲退、日出日落以及月出月落的時間,還有豐富的氣候資訊以供參考。 2. 香港天文台年曆:刊載全年詳細日出日落以及月出月落的時間,附設日食、月食等天文現象資料以及節氣等農曆基本資訊。 3. 香港潮汐表:刊載全年香港各地潮汐漲退預測,主要供從事海上服務行業或漁業人士使用。 4. 各警告信號簡介及宣傳小冊子、單張 5. 漁民作業天氣資料卡 6. 天文台天氣報告術語闡釋

    天文台使用電腦叢集系統,用作日常氣象運算、模擬、資料處理、測試風切及湍流運算和處理航機下傳數據。 天文台運行的軟體包括:「氣候實驗預測中心」(ECPC)、「業務區域譜模式」(ORSM - Operational Regional Spectral Mode)。由於部分軟體需要特殊的函式庫(如:ESSL、MASS、訊息傳遞介面/POE),所以天文台購入IBM POWER伺服器,由乙太網路連接 。此外,天文台在2010年購入PC叢集,增強預報運算性能。

    香港天文台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的官方網站
    香港天文台 (頁面存檔備份,存於網際網路檔案館)的Youtube頻道
  5. 2018年9月7日 · 山竹導致 香港天文台 和 澳門氣象局 繼前一年 颱風天鴿 連續兩年需要發出十號熱帶氣旋警告信號亦是自1983年 颱風愛倫 以來生成位置最東的一個而引致香港發出 十號颶風信號 。 山竹在 廣東 沿岸 造成巨大損失,並為香港帶來史上最嚴重的風暴潮,超越1962年 颱風溫黛 ,而香港整體風力是35年來最強,僅次於1983年 颱風愛倫 。 山竹造成香港最少60000宗塌樹,由於多處塌樹和嚴重水浸,導致交通癱瘓,香港政府在之後連續兩日宣佈停課,卻沒有停工,令風災過後當日交通大混亂,引起廣泛不滿及爭議,而超強颱風山竹亦成為《Google 2018年度搜尋排行榜》香港熱爆本地頭條組別的第一位 [3] 。

  6. 2023年7月15日 · 「泰利」( 他加祿語 : Talim ,國際音標: [taˈlim] )一名由 菲律賓 提供,是尖銳及鋒利的意思 [1] [2] [3] 。 泰利影響 菲律賓 呂宋 後,逐漸逼近華南沿岸,為該區的2023年風季揭開序幕。 泰利在7月17日以 颱風 強度逼近廣東沿岸,是繼上年 颱風暹芭 後, 香港天文台 及澳門 地球物理暨氣象局 再次針對年內首個吹襲的熱帶氣旋發出八號熱帶氣旋警告信號,當中香港更是37年以來首次連續2年為年內首個襲港的風暴發出八號信號。 發展過程 [ 編輯] 2023年7月9日,一個熱帶擾動在 菲律賓 東方海域生成, 美國海軍研究實驗室 給予擾動編號95W,上午6時30分, 聯合颱風警報中心 將其評級提升為「低」 [注 1] 。

  7. 在 氣象學 中, 熱帶氣旋 (也稱為颶風或颱風)是發生在 熱帶 和 副熱帶 地區海面上的氣旋性環流,由 水蒸氣 冷卻凝固時放出 潛熱 發展而出的 暖心結構 。 所以當熱帶氣旋登陸後,或者當熱帶氣旋移到溫度較低的洋面上,便會因為失去溫暖、潮濕的空氣供應能量,而減弱消散,或失去熱帶氣旋的特性,轉化為 溫帶氣旋 。 熱帶氣旋的移動主要受到大尺度氣候系統和 科里奧利力 所影響;此外,科里奧利力與 角動量守恆 原理也使熱帶氣旋的雲系圍繞着中心旋轉。 在 北半球 ,熱帶氣旋沿 逆時針 方向旋轉,在 南半球 則以 順時針 旋轉。 更多... 圖為 氣旋加菲洛. 編輯. 特色及優良條目.

  1. 相關搜尋

    香港天文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