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新記元週刊. 在美國大西洋邊一個風景如畫的城市裡,記者見到今年八十七歲的盧雅文,她在這個美麗而安靜的海濱城市裡過著恬淡隱居的生活。 這個出生於二十世紀初在亞美三大洲留下生命足跡精通中西方古典音樂法語和英語的中國人就是世界著名大提琴家馬友友的母親她出生在東方之珠的香港畢業於民國時期南京的中央大學她在重慶沙坪壩躲過抗戰紛飛的戰火在風雨飄搖的動盪時局中離開內戰時的中國在法國巴黎邂逅她的音樂老師馬孝駿在巴黎生下音樂神童馬友友和姐姐馬友乘她和丈夫把孩子帶到美國紐約讓馬友友得以在廣闊而自由的舞台上打開無限的發展空間。 馬友友的父親馬孝駿和母親盧雅文在法國巴黎結婚時的相片。 (盧雅文提供) 音樂家最重要的:同情和關愛.

  2. 圖說馬友友最新專輯巴黎美麗年代」(Paris La Belle Epoque)(Sony SK87287-2,新力音樂) 網路有人問我:「馬友友的音樂為何有獨特氣質?」這個問題我並沒有答案不過從幾個地方可以觀察馬友友人格養成的獨特之處

  3. 大提琴家 馬友友( 10/07/1955 出生)你們聽過馬友友的大提琴現場演奏嗎?我一直是他的樂迷,可是到現在為止,也未曾聽過他的現場演奏,但是投資在他的CD, DVD專輯也買了不少。前年,他來達拉斯那次是在聖誕節之前,當我知道演奏消息並下定決

  4. 馬友友鮮為人知的愛情故事被西方媒體評為最性感的古典音樂家馬友友居然沒有任何音樂學院的畢業文憑雖然他已獲15個葛萊美大獎卻一直拒絕登上領獎台。《時代人物周刊的一篇文章認為馬友友是古典樂壇的寵兒也是最受爭議的叛逆者

  5. 當莫利克奈深具生活情感的影音樂章與馬友友別具生命悸動的大提琴偶然邂遘兩人輕輕的撩起音符切入旋律的情感核心,「馬友友的電影琴緣這張專輯顏尼歐莫利克奈為馬友友量身訂作重新編排創作全新管弦樂編曲是兩位不同領域的音樂人燃燒音樂

  6. 馬友友一個華裔大提琴家爽朗的笑容開懷的態度精湛的琴藝東方與西方的相會在此有新的奇蹟詹慶齡女士專訪馬友友先生從他的日常生活音樂風格各國遊歷以及未來展望談談他這個人雖然人力無法完成神的拼圖

  7. 我最愛巴西音樂了這裡的音樂流洩著極度挑逗的感官享受是一個清醒與迷離的模糊地帶讓人分不清是理性還是感性」。 ~馬友友 而馬友友與巴西情迷專輯中的眾樂手們將在今年夏秋之際舉行巡迴音樂會足跡遍佈歐美各大城市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