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4月13日 · 雖然X光射線帶有輻射,但根據英國國民健保署(NHS)的資料顯示,CT Scan對病人健康的影響十分有限,導致病人日後患癌的機率少於2000份之一。 若不濫用,病人接受CT檢查的好處一般大於輻射風險。

  2. 2023年3月2日 · 以本港頭號殺手癌症為例,大約一成癌症與遺傳性致癌基因有關1,子女可能從父母身上遺傳了致癌基因,引起癌變,因此若父母不幸患癌,在壯年(六十歲前)發病,其子女日後投公司核保時會更謹慎,有機會增設不保事項或是大幅增加保費,甚至是拒絕受保。

  3. 2022年12月22日 · 直系親屬患癌症、糖尿病等 須如實申報 其中一份保險公司的醫療保險投保表,要求投保人披露「父母、兄弟或姐妹是否曾患有: 癌症、 冠心病、 糖尿病、 運動神經元疾病、 多發性硬化症、 中風、 柏金遜症, 以及其他遺傳病包括: 囊性纖維化 ...

  4. 2020年11月13日 · 在資金不多的情況下,她詢問還可以買危疾嗎? 相比醫療保險,危疾保險更能針對性地提供大額度支援,例如用於癌症的免疫治療,醫療費可高達2、3百萬元,危疾保險不單可以提供一次性現金賠償,解決現金流問題,為病患者提供一份安心。 資金有限可考慮純危疾. 市面上大部分傳統危疾計劃也是帶儲蓄成分,其保費相對較貴。 其實王小姐可以考慮沒有儲蓄成分的純危疾產品。 以帶儲蓄成分的危疾計劃來說,每月需要約於1,600元才可以購買80萬元保障額的危疾保障;而純危疾計劃來說她只需用每月不多於400元已經可以購買200萬元保障額的危疾。

  5. 2020年12月7日 · 育有一子一女的楊小姐,6年前在一次例行身體檢查中發現異樣,毫無預警地確診肺癌4期,病因為基因變異。 那時對病症缺乏認知的她,連最基本的咳、心口痛等病徵都無出現,卻突然被告知患癌,心情複雜。 「心想死啦,網上資訊、報道常常都說末期肺癌的話,可能得半年多命,好驚好快會惡化。 最初使用第一代口服標靶藥治療,眼見病情受控,楊小姐放下心頭大石、更覺安心。 但一年多後開始出現抗藥反應,肺部積水、腫瘤變大。 其後需改用第三代標靶藥,效果佳、能控制病情,副作用負擔亦不大。 習慣了之後,楊小姐好快就回復正常生活,也可周圍去玩和上班。 不過,第三代標靶藥需自費服用,每月藥費高達5萬元,幸而有保險可索償部分費用,自費10個月之後就能加入藥物資助計劃。 「我好幸運有得索償,否則惟有選化療,每月5萬元真的太貴了。

  6. 2020年5月7日 · 當受保人患上危疾時,危疾保險會作出一筆過賠償,但現在,部分保險公司甚至推出持續癌症治療保障,讓受保人於醫癌期間,可額外得到賠償。 隨着醫學進步,癌症未必是不治之症,不少患者可透過藥物(如標靶藥)去延續壽命,但這些藥物可能非常昂貴 ...

  7. 2020年11月16日 · 被網民稱為連登討論區財經台燈神的網絡紅人「媽咪麵」,日前在其Facebook專頁圖文並茂發帖,稱確診末期腦,由於要使用新治療方法,貴用高昂,於是在網上發起眾籌治療費,熱心網民獲悉後,紛紛響應捐款。 「媽咪麵」在個人社交媒體 專頁 稱,今年5月突然暈倒,之後發現腦生膠質瘤,6月初病情惡化,並進行手術,幸手術成功,順利切除大部分腫瘤,並康復出院。 但其後收到醫院的報告指,證實患上末期腦癌。 在最近的磁力共振(MRI)的報告中,幸好腫瘤並未有惡化,所以他與同屋企人決定嘗試兩種新的治療方法,但療程費用高昂,療程合共要數百萬元,迫於無奈先發起今次眾籌。 「媽咪麵」的事件曝光後,引起不少網民對危疾保險的關注,今次由10Life創辦人兼資深精算師倫凱恩來解說危疾保險的疑惑。 1. 危疾保險VS醫療保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