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4年9月26日 · 閱讀白話﹕潘步〈描不下的身影〉. 【明報專訊】 (第1段)執拾舊書本的時候,偶然看見爸爸留下的《全唐詩》,那黯綠色的封面在柔弱的燈光下,愈發顯得蒼老;書背上「全唐詩」三個大字,也因為日子太久,殘褪得幾乎看不見了。. (第2段)我已記不起 ...

  2. 疑病症的症狀包括. (一)長期對患嚴重疾病或健康問題有強烈的恐慌. 或擔憂; (二)有輕微的症狀或感覺就會擔憂患嚴重的疾. 病; (三)因同一症狀重覆多次求診、或接受複雜的檢. 查、甚至動手術; (四)經常轉換醫生:若一位醫生告知沒有患病,但. 患者並不相信而尋求其他醫生的意見; (五)不停與親友談及症狀或可能患的疾病; (六)執著於搜集有關健康的研究報告及資訊; (七)經常自我檢查身體,查看有沒有出現問題,例. 如腫塊、痛處等; (八)經常自我檢查生命體徵 (vital signs),例如血壓、 脈搏、呼吸等; (九)聽到或看到有關某一疾病的資料就對號入座以. 為已患這病。 不是每一位擔憂自己健康的人都是患疑病症,當感覺到某些症狀而醫生未能作出明確的診斷確能令人擔憂。

  3. 【明報專訊】近來香港緊隨內地腳步大談夜經濟,一邊戮力糾正東九消費重地觀塘工廈,一邊政界紛紛尋覓夜市場地——卻很少談論疫前的不夜城為何面目全非。 是往者不可諫? 不過歷史的意義就是教訓,如果目光放遠一點,看看夜對古人的意義,又會否多一點思考空間? 夜話. 「日出而作,日入而息。 鑿井而飲,耕田而食。 帝力於我何有哉? 」被譽為詩歌之始的〈擊壤歌〉,述說遠古和平得不問執政者的生活。 在古人眼中,作息應跟從太陽,畢竟彼時物質不豐,夜間照明是奢侈品,早期典籍的「燭」不是見於禮儀就是貴族生活。 古代朝廷亦很早上班,《詩.雞鳴》謂「東方明矣,朝既昌矣」,日出時百官已齊集,直至明清仍主要是卯時 (清晨5至7時)上朝,而有「點卯」一詞。

  4. 2023年9月12日 · 書到用時:情人怨遙夜——讀胡燕青《蝦子香》. 【明報專訊】書評段落重點: (圖) (1)和以往的《小板凳》、《更暖的地方》等散文集不同,胡燕青《蝦子香》的題材內容很不集中,既沒有統一或相近的主題,篇幅長短參差,甚至每篇文章背負的情緒 ...

  5. 2024年4月25日 · 據網傳影片,有眾議員問尼爾森,「中國在月球背面做了什麼?. 你有什麼見解嗎?. 」尼爾森回答:「 (中國人)將在月球背面發射一個著陸器,也就是始終處於黑暗中的一面,我們不打算去那裏。. 尼爾森認為「月球背面」始終黑暗的言論,被不少網民 ...

  6. 2024年1月19日 · 夜巡》 (The Night Watch,1642)是林布蘭最聞名遐邇且規模最大的作品,在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 (Rijksmuseum)展出。 傳統人物肖像多為靜態畫,林布蘭打破常規,畫出《夜巡》,成為首個繪製全體民兵隊 (civic guard)動態模樣的畫家。 畫面中民兵隊長柯克 (Captain Cocq)穿著黑色制服,對隊員發號司令。 林布蘭利用光影加強畫中細節,如隊長的手勢、背景的小女孩等。 小女孩是林布蘭創作的虛構人物,身上掛着的雞、彈藥和槍械皆是民兵隊的象徵。 4個世紀以來,《夜巡》至少經歷25次修復,2019年阿姆斯特丹國家博物館展開「夜巡行動」 (Operation Night Watch),再全面修復《夜巡》。

  7. 2014年10月15日 · 篇章名句﹕黑夜與光明. 黑夜給了我黑色的眼睛 我卻用它尋找光明. 【明報專訊】這首只有兩句的詩,名為〈一代人〉,此詩在近日香港「雨傘運動」中被示威者或支持佔中者傳用,以表述事態現况及他們的期望。. 〈一代人〉由當代朦朧詩派代表人物顧城所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