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申請人的住戶符合每月入息及資產限額每月工作不少於72小時每月工作不足72小時但不少於36小時可申領半額津貼)。 住戶每月入息及資產限額如下申請2016年2月起的津貼 [ 編輯] 申請2015年2月至2016年1月的津貼 [ 編輯] 每名年滿60歲的申請人如屬住戶申請住戶成員可獲增加35,000元的額外資產限額。 津貼金額 [ 編輯] 所有符合資格的申請住戶當中,每月工作不少於72小時的申請人,不論交通費用的多寡,一律可申領每月600港元的全額津貼;每月工作不足72小時但不少於36小時的申請人,不論交通費用的多寡,一律可申領每月300港元的半額津貼。 津貼會以銀行轉帳形式發放。 參考資料 [ 編輯]

  2. 工具. 香港消費券計劃 (英語: Consumption Voucher Scheme )是指香港政府於2021年至2023年推出的電子消費券計劃。. 根據2021年消費券計劃,每位於2021年6月18日或之前年滿18歲的合資格 香港居民 (限永久性居民和 單程證 赴港居民)也可以獲得價值港幣5000的電子消費 ...

  3. 自澳門政府公佈現金分享計劃後超過1萬1000人合乎資格領取澳門身份證人士均向 身份證明局 辦理證件,以冀望獲得澳門政府發放現金 [2] [3] 。 澳門政府分別在2008年7月4日、10日及16日以自動轉帳方式向有關受惠人士至其帳戶。 另一方面,現金分享計劃第一批劃線支票於同月14日起以出生年份分階段發放至受惠人士;最後一批劃線支票則於該年9月12日全部寄出 [4] 2009年度 [ 編輯] 澳門行政長官 何厚鏵 於2008年11月11日在 澳門立法會 發表 施政報告 時表示為了進一步向居民分享經濟成果以及對抗 金融海嘯 而面臨帶來的壓力和衝擊;施政報告中表示澳門政府將於2009年上半年作另一次發放一次性現金分享計劃,而分享金額原則上不會少於第一次現金分享計劃發放的金額 [5] 。

  4. ^若優惠前價格低於2,則只需以原價支付。 ^ 該計劃沒有涵蓋機場快線,從羅湖、落馬洲、馬場站出入之票價 [6],不過港鐵會自行支付於馬場站出入之票價,使長者及合資格殘疾人士同樣能以2票價出入 [7]。 ^ 不包括以「A」和「NA」開頭的機場巴士線、馬場路線、長途巴士新型服務(即P960及P968)。

  5. 1第一胎1萬元2第二胎1萬5千元3第三胎以上2萬元4第一胎為多胞胎者第一位獎勵1萬元第二位獎勵1萬5千元第三位()以上獎勵2萬元如第二胎為多胞胎者以第一位獎勵1萬5千元第二位()以上獎勵2萬元計算

  6. 關愛共享計劃 (英語: Caring and Sharing Scheme )是 財政司司長 陳茂波 於2018年3月23日公佈的一項計劃,向符合資格的香港居民派發最多4,000港的津貼 [1] 。 惟計劃推出後出現多種混亂情況,遭到各界嚴厲批評。 背景. 香港行政長官 林鄭月娥 於2017年的《 施政報告 》提出「理財新哲學」,即「在確保公共財政穩健的前提下,採取具有前瞻性與策略性的理財方針,為香港作投資,為市民解困」 [2] 。 財政司司長 陳茂波 於2018年2月28日 2018/19年度《財政預算案》 中宣佈因政府該年度財政盈餘豐厚,將推出一系列寬減措施與市民共享經濟成果 [3] 。 林鄭月娥稱讚《財政預算案》完全秉承了她的「理財新哲學」 [4] 。

  7. 香港繁體. 工具. 強制性公積金計劃 (英語: Mandatory Provident Fund Schemes ;簡稱 強積金 或 MPF ),是 香港 的一項退休保障計劃, 香港立法局 於1995年7月27日通過《強制性公積金計劃條例》,並在2000年12月1日正式實行。 除了少數人士獲豁免外,該計劃強制18至65歲的香港僱員參與。 僱主及僱員雙方共同供款以成立 基金 。 一般情況下,僱員要年滿65歲或提出特殊原因,才可取回供款。 質疑 [ 編輯] 強積金實行後,成效受到質疑,包括被指回報率不大理想,甚至可能錄得虧損,又被質疑行政費高、作為中介的金融機構成了最大得益者,以及對現時的老人無助等負面評價。 [1] 背景 [ 編輯]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