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3年8月1日 · 臺中賴姓男高中生繼承5億的房地產,卻在與夏姓男子同婚後的幾小時離奇墜樓死亡。 此外,賴姓高中生法律上的阿公,可能其實是他的生父,也因此讓整個事件,增添許多的討論熱度。 那麼我們就來根據這起事件探討誰可以繼承這5億遺產,看看這5億遺產該怎麼分? 依照民法1138條規定,遺產繼承人除配偶之外,繼承順序從第1到第4順位稱為血親繼承人。 因為有先後順序,所以當有前一順位繼承人時,後一順位的繼承人就沒有繼承權。 遺產繼承人,除配偶外,依下列順序: 第1順位:直系血親卑親屬: 包括:婚生子女、經過合法收養的養子女、非婚生子女。 以親等近者為先,因此若子女已繼承財產,那孫子女就沒有繼承權。 要特別提醒一點,非婚生子女對生母有直接繼承權,對生父則必須經過認領或撫育才有繼承權;另外,繼子女亦無繼承權。

  2. 2020年9月1日 · 投資移民. 資格: *須在臺灣投資至少新臺幣600萬元(約港幣158萬元)。 *每年最少聘請2名臺籍員工。 *實質營運及申報稅務至少3年(註:過往僅實質營運1年即可)。 *於每屆會計年度終了後6個月,檢送投資事業經會計師查核簽證之財務報表及僱用員工人數送交投審會備查。 *無犯罪紀錄。 *通過體檢。 流程: 1.投資人可以選擇新設立公司、投資現有公司或購買現有公司。 *須注意公司營業項目是否為投審會認可外國人可投資的營業項目。 2.撰寫投資計畫書,並提交申請書向經濟部投審會申請投資。 3.投資申請獲准後,開設公司銀行帳戶,並將資金匯至臺灣帳戶(至少新臺幣600萬元)。 4.辦理設立公司登記及辦理稅籍登記。

  3. 2022年4月1日 · 特輯內文. 臺灣老化速度「世界之最」 文 倪偉晟. 通過.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22 年 4 月 1 日. 0. 3089. 從高齡社會到超高齡社會,臺灣預計只需花費7年的時間,人口老化速度堪稱世界之最,是什麼原因造成臺灣面臨「愈來愈老」的情況? 未來又將帶來哪些影響及挑戰? 21世紀的今天,當我們穿梭在熙攘的街道,或是搭乘交通運輸工具時,時常為了不錯過任何一條最新的訊息或消息,低著頭使用電子產品。 你是否已經很久沒有抬起頭,看看周圍的人群、留意環境的變化? 此刻,你可能會突然驚覺,柱著拐杖、步履維艱的年長者變得更多了,青年父母帶著孩童出遊的場景變少了,而這些「現象」都代表著臺灣當前棘手的難題──人口老化速度不斷攀升。

  4. 2019年11月1日 · 這是規劃財富傳承中,最常見也是最大觀念及認知落差,最好的財富傳承規劃方案必須要保障到2個部分:第一點是保障資產的收入,第二點是保障資產,其中資產又包含2種,一種是人力資源,一種是實質物產。 「人」是創造實質物產價值的主體,所以在規劃財富傳承方案時,計算和評估人的價值是關鍵之一。 此外傳統上,我們認為「資產累積、資產保值、資產分配」是最重要的3件事,卻沒看清本質。 許多高資產客戶都面臨「富資產、窮現金」,當面對事故需要現金周轉或度過難關的時候,而被迫出售心愛的資產,變現支付各項費用,這就是沒有連續收入所產生的問題,可見收入比財富的影響更加重大。

  5. 2019年10月1日 · 帕金森氏症是僅次於阿茲海默症,為全球第二常見的慢性中樞神經系統退化性疾病,目前全球約有800萬餘人罹患此疾病,且多發病於65歲以上的老年族群。 根據聯合國資料統計,美國每年約有5萬人確診罹患帕金森氏症,目前約有100萬人患有此疾病,雖然仍無法完全根治該疾病,但只要能及早發現及早接受適當治療,搭配規律運動並保持樂觀心態,相信仍可維持良好的生活品質,達到延緩疾病惡化的效果。 但值得注意的是,帕金森氏症並非失智症,但有3~4成的帕金森氏症患者,會出現失智症的症狀。 隨著人口老化的比例愈來愈高,加上平均壽命的延長,民眾若能及早替自己規劃醫療險、長照險、失能險,相信能為自己在晚年多一份保障,贏得有尊嚴的生活。 長壽風險加劇,加強自益型保單為當務之急. 「大量」增員「人才」,善用公司與團隊系統.

  6. 2017年9月1日 · 797. 「我們有夢想,從剛開始在杜拜首次拿到IDA百人,我們就在台上說出訂下的五年目標計畫,也就是要拿到千人IDA。 」宏利保險行政區域總監、宏星集團創辦人謝國煇說,經過了兩年的持續努力,今年已經是第三次,且是第一次突破200人的IDA團隊,其中有15位是白金獎、超過40人以上是銀龍獎,顯示他們訂的目標不單是人數要多,且平均水平更要高。 謝國煇表示二 一七年的目標要超過300人以上,到二 二 年很有希望突破一千人IDA,還有一個目標是超過100人是白金獎,超過一半是銀龍獎會員。 才能體現團隊的平均力量與培養的平均素質。 謝國煇說從100人得到IDA的時候,就去想1,000人,為了達到這個目標,從年會回到團隊後,就要開始去做很多事情,做一些事情突破,則要敢夢敢不同。

  7. 2018年7月1日 · 國際視野. 二 一六年臺灣骨折傷患 逾27萬人. 文 崔浩風. 通過.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18 年 7 月 1 日. 0. 2537. 只要受到外力撞擊,都有可能造成某個部位的骨頭折斷甚至粉碎,骨折可說是民眾遭逢意外時最容易出現的情形。 根據衛福部統計數據,二 一六年不分門住急診,臺灣骨折就診人數共計27萬1,480人,其中10萬2,431人是前臂骨折,二 一五年僅是骨折與脫臼的住院手術就有13萬7,094件。 又據香港醫院管理局資料,二 一六年香港骨折患者共計4萬598人,其中2萬3,331人是四肢骨折。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