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化學原理啟迪117. 1. 粒子的移動內含「移動速率與方向」和「質量」二種力量,而粒子平均速率uavg計算的的原理如下. 2. 推動粒子運動的能量「8kBT」扣除掉「質量m」(÷m),再還原成撞擊與反彈2個半徑的推力(÷π):「8kBT/πm」,就是粒子移動速率對牆壁的撞擊力 u² ...

  2. ( KE ) avg = 3 / 2RT 注:在這裡 ( KE ) avg 代表在特定溫度下( K 絕對溫度) 1m ole 氣體的平均、隨機、直線移動的動能。3. 要改變理想氣體的動能的唯一方法是改變它的溫度。讓 1m ole 理想氣體的能量改變達到溫度變化 ΔT,需要耗費的能量是:

  3. PV/n=RT=2/3(KE)avg 3. 所以: (KE)avg=3/2RT 4. 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關係式。它把氣體的絕對溫標的意義,重點凸顯出來了:絕對溫標是氣體粒子隨機運動的一個指數,溫度愈高,移動得愈快。Steven S. Zumdahl 《化學原理 Chemical Principles 》 0

  4. 從 Maxwell-Boltzmann 分佈曲線定律 f (u) 還能得到另一種氣體粒子速率: 平均速率 average velocity 或簡寫 U avg,平均速率來自於以下的公式: 因此,對理想氣體中的粒子,我們有三種方法來描述標準速率; 均方根速率 the root mean velocity 、 最可能的速率 the most probable ...

  5. 3/2(PV/n)=KE avg 或 (PV/n)=2/3(KE) avg 9. 容器裡的粒子的「溫度 T 」與「平均動能 KE 」的關係,首先,把粒子 抽象的溫度 ,轉換成具體的粒子 對容器施加的「總體壓力」 ,這要用到「常數 R 」。

  6. 簡而言之,粒子的碰撞率 Z A 的大小,直接等比於(取決於)粒子的平均移動速率 u avg、碰撞面積 A、每單位體積的數量 N/V : Z A ∞u avg ×A×N/V 12. 特別注意 Z A 的單位來自於以下的關係: (m/s) × m 2 × (particles 粒子數量)/m 3 →(particles 粒子數量)/s

  7. 分子間的碰撞intermolecular Collisions. 分子動力模型,並沒有把氣體分子間的碰撞納入計算。. 因為分子動力模型中的氣體粒子運動,符合理想氣體的行為,所以我們做出結論認為,當氣體的表現符合理想的時候,分子間的碰撞,顯然不會對氣體的壓力、體積或溫度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