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6月14日 · 相信所有懷孕媽媽都有一個願望就喺BB身體健康懷胎十月為咗了解BB同媽媽嘅情況其間有大大小小嘅檢查要做其中一項就喺預防新生BB乙型鏈球菌B型鏈球菌篩查一齊嚟睇下乙型鏈球菌究竟喺咩啦繼續閱讀: https://bit.ly/2LEZkyq

  2. 2022年12月29日 · 醫管局與衞生署近日公布乙型鏈球菌的相關研究發現本港約有20%孕婦帶菌胎兒一旦受感染輕則器官出現問題重則可引致死亡當局自2012年本港推行乙型鏈球菌拭子普及篩查若發現孕婦帶菌她們分娩時將接受靜脈抗生素注射這安排成功令胎兒的早發性病發率從每1,000名的1.03名減至現時的0.26名跌幅達75%證明確有成效。 孕婦分娩時可傳染胎兒致早發性感染. 乙型鏈球菌俗稱B鏈,去年10月本港曾爆發感染,40天內曾累計出現79宗個案。 B鏈是最常見引致新生兒嚴重早期感染的病菌,引起的嚴重發病和死亡率約5至10%,常見寄居在人類腸道、泌尿和生殖系統。 目前約有20%孕婦的陰道或直腸拭子樣本帶有該菌,若在孕婦懷孕後期,可能在分娩時,經產道將細菌傳給胎兒,釀成早發性感染。

  3. 2021年10月21日 · 港聞. 社會新聞. 乙型鏈球菌一文看清病徵感染途徑 專家警告死亡率可高達30% 撰文:鄭翠碧. 出版: 2021-10-21 17:31 更新:2021-10-22 15:26. 本港爆發乙型鏈球菌」,40天內累計出現79宗個案患者由一個月大至96歲他們受感染後出現敗血症腦膜炎化膿性關節炎等併發症當中更有7人已經離世。 有專家透露,部份病人曾經接觸淡水魚,例如任職魚販、廚師,但亦有人僅在進食生滾粥、魚腩粥後受感染,多名專家直言情況不尋常。 「乙型鏈球菌」到底是「何方神聖」? 有甚麼潛在的感染途徑? 死亡率可以高達三成? 下文將一一闡述。 + 3. 一.感染途徑. 乙型鏈球菌是一種常見寄存在人類腸道、泌尿和生殖系統的細菌。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3年6月7日 · 一般發生在嬰兒出生後數小時內,症狀包括: - 呼吸道出現問題,心率和血壓不穩定. - 腸道和腎臟出現問題. - 最常見的是肺部感染,血液感染(敗血病)和腦膜炎. 晚發性的感染. 新生兒的晚發性感染並不常見,一般發生在嬰兒出生後一周或幾個月內. - 常見的症狀是腦膜炎. 乙型鏈球菌測試如何進行? 在約35-37周妊娠晚期,孕婦可接受「乙型鏈球菌拭子普及篩查」,篩查過程十分簡單、快捷,並不構成任何痛楚,只需採低陰道及直腸拭子樣本,然後送到化驗室進行培菌和敏感測試,報告一般會於數日後交予您的醫生。 因為乙型鏈球菌存在人體內的時間不定,故孕婦早期的樣本結果並不能反映生產時的狀況,因此在接近分娩期間,約35-37周妊娠晚期進行拭子測試最為準確。

  6. 2023年2月16日 · 35-37周乙型鏈球菌篩查乙型鏈球菌是一種常見寄存在人類腸道泌尿和生殖系統的細菌約20%的懷孕婦女的陰道或直腸拭子樣本可找到此細菌受乙型鏈球菌寄存的孕婦在分娩時新生兒有機會經過陰道而受到感染

  7. 2024年4月10日 · 7歲女突染A型鏈球菌 身體變紫開刀9次手腳截肢 醫生指已現惡菌. 撰文:田中貴. 出版: 2024-04-10 01:38 更新:2024-04-10 01:38. 17. 感染A型鏈球菌後果可大可小美國1名7歲女童突然感覺不適整個身體呈現紫色而且出現腫脹父母趕忙將愛女送院醫生經診治後證實女童感染A型鏈球菌甚至引發敗血症醫生1個月內為她進行9次手術當中包括4次截肢雖然女童失去雙手雙腳但成功脫離危險期暫時未知感染原因面對長遠復康之路家人公開籌款希望有熱心人幫忙讓助他們度過經濟難關。 當地醫生指任何人都有機會感染鏈球菌,而近日美國出現一種更具侵襲性的A型鏈球菌菌株,提醒民眾多刻洗手,以減少受感染機會。 7歲女童維多利亞和家人感情要好。 (網上圖片)

  8. 2023年12月25日 · 與處理及食用淡水魚有關的侵入性乙型鏈球菌GBS個案9月起在本港開始急增集中在新界東醫院聯網涵蓋沙田大埔和北區)。 基因檢測發現新界東有8宗帶有侵入性乙型鏈球菌ST283),其中2人因此離世衞生防護中心昨日24日表示8宗個案中有7人曾到俗稱上水天光墟的石湖墟農產品分銷點購買淡水魚當中7人曾接觸過淡水魚有1人更曾食用未經煮熟的鯪魚。 有傳染病醫生表示,手部有傷口在接觸生的食物時易受感染,起初病症是「沾寒沾凍」,若不及早求醫可能引起拼發症,嚴重的可致死亡,呼籲市民煮熟食物才進食。 侵入性乙型鏈球菌可致長者等高危人士引發敗血症,2021年曾在香港爆發,導致至少7人死亡。 有傳染病專科醫生稱,近期接獲的病例增加,認為或已在港重新爆發,呼籲市民煮食時保持衞生及煮熟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