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相關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1月10日 · 足底筋膜plantar fascia是足部最長的一組韌帶由腳底跟骨calcaneus像魚網延伸至前掌的5隻腳趾靜態站立時足底筋膜配合腳骨和肌肉承托起內足弓foot arch)。動態走路時足底筋膜又會隨着走動時伸展和收縮讓身體可以更有效率地移動重心

  2. 2024年3月25日 · 物理治療師劉迪喬表示,「小腿肌肉與跟腱延伸至腳跟繼而連接足底筋膜及足弓久站或長時間行走會令小腿肌肉過度繃緊足底筋膜從而被拉緊導致足弓變得扁平」。 建議平日每2至3小時,做5次大約30秒恆常小腿伸展運動,讓小腿肌肉適時放鬆,減少腳痛出現。 另外,透過運動可強化腿部肌肉,增強對足弓的支撐。 劉迪喬指,脛後肌(tibialis posterior)及屈指長肌(flexor digitorum longus)是支撐足弓的重要肌肉,其失能會令足弓倒塌,導致各種痛症,針對訓練該兩組肌肉,長遠能達到鞏固足弓之效。 [健康] 相關字詞﹕ 每日明報-副刊.

  3. 2021年8月16日 · 足底筋膜是位於腳掌蹠骨與跟骨之間一片扇形筋膜組織平常行走時這片組織承受體重使蹠骨與跟骨分離的拉力當長時間足底筋膜壓力過大時就會出現足底筋膜炎徵狀如足跟刺痛長時間站立和行走會加劇痛楚等情况。 膝關節炎 腰背痛. 穿著高跟鞋除了影響足部問題,亦會影響身體其他關節。 穿高跟鞋時,腳跟被撐起,小腿後側肌肉(腓腸肌)長期處於收縮狀態。 久而久之,足踝關節活動幅度下降,而向足背方向的屈曲會受到更大限制。 身體為了維持平衡,其他關節會作出不自然的調節,例如加重膝關節負荷,引發膝關節炎和關節僵硬疼痛腫脹等問題。 髖屈肌亦會變得繃緊,導致盆骨前傾,造成腰椎受力不平均,增加腰背痛風險。 在無法避免要穿高跟鞋時,以下方法可以減少不適和痛症: 1.為高跟鞋配置軟鞋墊,協助分散足部壓力.

  4. 2020年1月27日 · 明報專訊治療足底筋膜炎要從多方面着手在炎症嚴重時需要調整運動量減少長時間站立或走路讓發炎的筋膜有機會自我修復醫生會處方口服止痛藥主要以非類固醇消炎止痛藥為主部分病情嚴重的患者可接受類固醇注射以紓緩疼痛

  5. 2021年4月26日 · PAST ARTICLES. 足部訓練伸展縮足 減緩足弓老化. 文章日期:2021年04月26日. Share. (李祖怡攝) 【明報專訊隨年齡漸長長者足部肌肉變弱足弓容易塌陷走路易累。 養和醫院足病診療師陳家倫示範4式足部運動,訓練小腿和足底肌肉,減緩足弓老化。 第一式:張開腳趾. 目的:鍛煉腳趾肌肉力量. 步驟: 1.坐下,雙腳輕放在地上. 2.將5隻腳趾抓緊再用力張開 ,可單腳做或雙腳同時做. 3.維持5秒,重複5下. (日後按能力,次數漸加至10、15、20下) 第二式:縮足運動. 目的:鍛煉足底肌肉. 步驟: 1.腳掌平放地面,用力縮短腳趾和腳跟之間的距離. 2.維持5秒再放鬆,重複5下. (日後按能力,次數漸加至10、15、20下) 注意:腳趾不要向內抓,趾尖向前.

  6. 2021年4月26日 · 張穎愷和團隊曾邀請499名60歲以上長者參與研究,利用三維激光掃描機,量度及分析他們部的尺碼和形狀。研究發現,華人中長者的趾圍和腳跟都較一般成人大,但前部和後部未有按比例增寬,長者因此難以購得符合腳形的鞋子。

  7. 2020年12月15日 · 想預防部傷患,一對合適的行山鞋固然重要,但藍芳認為長遠而言,最佳方法是提升自身的肌力,特別是大腿及臀部肌肉。 因為它們夠強的話,可以帶動雙腿活動,幫助腳掌減少用力和勞累,自然有助預防部受傷。 以下她推介3招肌力訓練,以及1項伸展小腿運動。 1. 負重深蹲. 做法:站直,雙腳稍闊於肩,雙掌托起啞鈴一端,慢慢向下坐,至膝屈曲約90度,返回開始姿勢。 20至30次為1組,做4組. 目的:鍛煉背、腰、臀、大腿及核心肌肉. 注意:新手可先不負重,待有一定體能才負重,慢慢增加重量,女士最好達5公斤,男士則10公斤或以上。 上身保持挺直,重心別集中在腳踭,應平均分佈在整個腳掌。 眼望向正前方. 2. 踏級抬腳. 做法:右腳放在梯級上用力踏上去,左腳向後踢貼近臀部,之後慢慢返回地面,至左前腳掌觸地。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