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卡西莫多 (法語: Quasimodo , 法语发音: [kazimɔdo] )是 维克多·雨果 1831年的小说《 巴黎圣母院 》中的主要角色,得名于 卡西莫多星期日 (英语:Quasimodo Sunday) [1] 。 他天生 驼背 ,相貌丑陋,平日裡擔任 巴黎聖母院 的 敲钟人 (英语:Bell-ringer) 一職。 這個角色多次出现在电影和舞台上。 2010年,一名 英国 研究人员发现有证据表明在维克多·雨果写作《巴黎圣母院》的同一时期,确实存在一个驼背的 石雕 师,雨果甚至可能已经知道这回事了 [2] 。 在小說中. 象徵意義. 改編.

    Actor
    Version
    Angelo Del Vecchio
    Notre Dame de Paris revival ...
    David Bower (voice)
    2008 BBC Radio adaptation
    Der Glöckner von Notre Dame (1999 ...
    • 概览
    • 人物外貌
    • 人物经历
    • 性格特点
    • 人物评价

    维克多·雨果小说《巴黎圣母院》中的人物

    卡西莫多(Quasimodo),法国文学家维克多·雨果创作的长篇小说《巴黎圣母院》中的人物。卡西莫多是一位自身条件极差,但对浪漫爱情充满幻想的悲剧人物。

    卡西莫多长相怪异,从小成为弃婴,是副教克洛德收养了他。虽然外貌丑陋,但是他的内心却是高尚的。然而,卡西莫多的“美丽”根本不为人所知。可以说卡西莫多就是淤泥中的一颗夜明珠,周身涂满了肮脏的泥巴,很少有人剥泥见珠。因此,他的美丽欠缺的是适当的表现形式,无适当形式来表现的所谓的美丽只不过是海底乌金。

    (概述图来源:1956年让·德拉努瓦执导电影《巴黎圣母院》官方剧照 [11])

    他“那四角的鼻子,那马蹄形的嘴巴,那猪鬃似的红毛底下小小的左眼,那完全被一只大瘤遮住了的右眼,那像城垛一样参差不齐的牙齿,那露出一颗如象牙一般长的粗糙的嘴唇,那分叉的下巴,尤其是那一脸轻蔑、惊异和悲哀的表情……”(出自2002年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雨果文集(第一卷)》) [6]

    圣母院的敲钟人卡西莫多是个弃儿,长得其丑无比,又聋又哑,被克洛德收为义子。是夜,克洛德指使卡西莫多劫持爱斯梅拉达,被路过巡逻的王室弓箭队队长法比救下,少女由此对法比一见倾心。

    卡西莫多因劫持爱斯梅拉达在广场被捆绑鞭笞,口渴难忍,只有爱斯梅拉达走上前去送水给他喝,敲钟人感激不尽。克洛德趁爱斯梅拉达和法比幽会的晚上刺伤了弓箭队长,并嫁祸于少女,爱斯梅拉达被判死刑,克洛德在狱中对其威逼利诱,遭到拒绝。

    行刑之日,卡西莫多在刑场救下少女,把她安置在圣母院的密室避难,对她进行了无微不至的照顾。克洛德得知此事,诬陷爱斯梅拉达为女巫,鼓动教会不顾避难权强行将其逮捕。巴黎下层民众攻打圣母院试图救出少女。卡西莫多因聋哑无法弄清事情缘由,误把平民当作官兵,从钟楼上推下巨石,浇下滚烫的铅水,平民死伤无数。

    克洛德趁乱把爱斯梅拉达带走,欲说服少女委身于他,遭到拒绝后恼羞成怒,把少女交给了追捕而来的官兵。与此同时,长期呆在河滩广场边老鼠洞里的隐修女因爱斯梅拉达怀中掉下的绣花鞋认出她是自己失散多年的女儿,她拼死相救,未果而亡,爱斯梅拉达被官兵强行带走。

    卡西莫多虽然容貌丑陋,但是却拥有着非常善良的内心,他对美好的爱情充满幻想,但是由于长相丑陋,自小就被亲生父母所抛弃,所幸得到副主教克洛德的收养才顺利的正常。在生活家庭的影响下,他从没得到过家庭温暖,在没有遇到爱斯梅拉达前,他的人生只有教堂的大钟与自己的养父。虽然外表是丑陋的,但是卡西莫多一直都拥有着一颗善良的内心,他会勇敢的保护爱斯梅拉达,他深深的爱上了爱斯梅拉达,但是这种爱情不仅无法为他带来快乐,反而陷入了精神上的困惑,他唯恐自己的丑陋吓到爱斯梅拉达,在这种矛盾心态下,他的人格得到了升华。

    天津外国语大学国际传媒学院教授潘道正:事实上,从爱情悲剧的角度来看,卡西莫多形象的永恒魅力在于揭示了爱与丑之间永恒的矛盾及其悲剧性。

    陕西中医药大学人文管理学院副教授李莹波:卡西莫多是《巴黎圣母院》中的核心人物,这部小说的意识形态性正是由于他丑陋的外貌、独特的性格、举动,悲惨的经历而深邃。

  2. 卡西莫多 (法語: Quasimodo , 法語發音: [kazimɔdo] )是 維克多·雨果 1831年的小說《 鐘樓怪人 》中的主要角色,得名於 卡西莫多星期日 (英語:Quasimodo Sunday) [1] 。 他天生 駝背 ,相貌醜陋,平日裡擔任 巴黎聖母院 的 敲鐘人 (英語:Bell-ringer) 一職。 這個角色多次出現在電影和舞台上。 2010年,一名 英國 研究人員發現有證據表明在維克多·雨果寫作《鐘樓怪人》的同一時期,確實存在一個駝背的 石雕 師,雨果甚至可能已經知道這回事了 [2] 。 在小說中 [ 編輯] 象徵意義 [ 編輯] 改編 [ 編輯]

    Actor
    Version
    Angelo Del Vecchio
    Notre Dame de Paris revival ...
    David Bower (voice)
    2008 BBC Radio adaptation
    Der Glöckner von Notre Dame (1999 ...
  3. 同一時間加西莫多發現國王的軍隊殲滅「奇蹟宮殿」的乞丐王克羅賓與其眾手下以為他已經要獲勝但王家弓箭隊卻前來聖母院幫國王的軍隊清理羅姆人的街道加西莫多跑到愛絲梅拉達的房間去找人卻發現她已經不在房間裡面讓他有種不祥的預感

  4. 卡西莫多Quasimodo),法國文學家 維克多·雨果 創作的長篇小説《 巴黎聖母院 》中的人物。 卡西莫多是一位自身條件極差但對浪漫愛情充滿幻想的悲劇人物。 [2] 卡西莫多長相怪異,從小成為棄嬰,是副教克洛德收養了他。 雖然外貌醜陋,但是他的內心卻是高尚的。 然而,卡西莫多的“美麗”根本不為人所知。 可以説卡西莫多就是淤泥中的一顆夜明珠,周身塗滿了骯髒的泥巴,很少有人剝泥見珠。 因此,他的美麗欠缺的是適當的表現形式,無適當形式來表現的所謂的美麗只不過是海底烏金。 [2] (概述圖來源:1956年讓·德拉努瓦執導電影《巴黎聖母院》官方劇照 [11] ) 中文名. 卡西莫多. 外文名. Quasimodo. 別 名. 鐘樓怪人 [4] 加西莫多 [12] 飾 演.

  5. 1482年的巴黎 愚人节圣母院的驼子加西莫多被选为愚人教皇因为他是全巴黎长相最丑陋的人。 他被群众推举上王座并在全城游行。 葛林果是一名贫穷潦倒的诗人,他在愚人节推出神迹剧,但观众都只看游行不看他的戏剧。 身无分文的葛林果为了得到食物,尾随着一名吉卜赛街头舞女爱丝梅拉达,并为她的美丽所倾倒,但走到一个转角的时候,爱丝梅拉达却突然被加西莫多和圣母院副主教孚罗洛袭击。 葛林果想救她却被加西莫多打倒,后来误入了乞丐王国,而孚罗洛则逃走了。 王家的弓箭队队长菲比斯及时来到并捉拿了加西莫多。 当晚稍后,一帮乞丐和盗贼准备将葛林果吊死,但爱丝梅拉达出现摔罐并与他缔结四年“婚姻”,葛林果因此得救。 翌日,加西莫多被推上法庭,之后被判在格列夫广场接受两小时的酷刑。

  6. 2013年12月26日 · 加西莫多,(Quasimodo),也译为 卡西莫多 、伽西莫多,卡西莫多是当时社会穷苦大众的典型代表。 卡西莫多从小被父母遗弃在 巴黎圣母院 门口,他是一个有着“几何形的脸, 四面体 的鼻子,马蹄形的嘴,参差不齐的牙齿,独眼,耳聋,驼背,难听而忠厚的声音”的畸形儿,作者通过夸张的外貌塑造凸显出他的性格特点。 卡西莫多的人物形象有一个明显的变化: 第一阶段,他被克洛德收养,每天负责敲钟,为报恩,他对克洛德言听计从,包括去绑架埃斯梅拉达; 第二阶段,在遇到埃斯梅拉达之后,他真诚善良、忠实勇敢的本性被复活了,奋不顾身地去救处于危险中的埃斯梅拉达,并且不图任何回报,与克洛德、菲比斯的人物形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扩展资料: 《巴黎圣母院》是善良的无辜者在专制制度下遭到摧残和迫害的悲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