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8年2月9日 · 四個關鍵字思考 」。 在下半部,「 Productivity Planner (生產力計劃表)」設計了一個類似日記的欄位,讓我們寫下執行的心得、延伸的任務、待解決的問題。 最後,「 Productivity Planner (生產力計劃表)」還有一個「今日生產力評分」,讓你為今天的自己打個分數,每天累積,看到自己的成長與改變。 這是一份很有想法的「 Productivity Planner (生產力計劃表)」,尤其如果你常常面對一堆做不到的待辦清單而備感壓力時,其實這份範本,可以改變我們做事的方式,找回真正有產值的計畫方法,更重視目標的累積過程,也幫助我們克服拖延。 有興趣的朋友,可以試試看,去下載 「 Productivity Planner (生產力計劃表)」免費範本 。

  2. 2022年7月18日 · 1. 建立約定. 人與人之間最能彼此產生動力,如果我想要養成早起習慣、閱讀習慣,或是想要開始改變飲食、運動流程,不如跟朋友、家人做一個小小約定,這時候採取行動的機會更大,也更容易採取行動。 例如我之前分享過的「 有效養成健康生活習慣的一則 Evernote Notion 覆盤筆記範本下載 」,幫我拆解出自己每天只要先做一個小運動的行動清單後,雖然看起來簡單可行了, 但為了提高達成率,我就跟老婆、小孩約定要一起實踐這個小小運動行動清單,並且每週看看結果來彼此獎勵 。

  3. 2020年6月17日 · 不需額外設定,也不需安裝外掛,電腦、手機皆可離線, 在離線狀態下打開「 Pomodor 」,依然可以運作,也可以計時,並且統計分析都會繼續累積。 如果之前有登入帳號同步資料,那麼等到連上網路,離線時的資料都可以順利同步。 下圖中,右上方可以看到一個[沒有網路]的符號,表示目前是離線使用的狀態。 計時、通知與設定分類: 「 Pomodor 」一進入網頁,就可以看到計時器,按下計時,就開始第一個番茄鐘循環。 如果想要讓追蹤統計的分析更有效,可以為不同工作類型設定不同標籤,方便我們追蹤在哪些專案工作上花了多少時間。 要注意的是, 計時開始後,不能重新整理網頁,一旦關閉或重整網頁,剛剛的計時就失效。 而當計時結束後, 搭配 Google Chrome 瀏覽器,電腦與手機上都會彈出通知卡片。

    • 公務員加薪1
    • 公務員加薪2
    • 公務員加薪3
    • 公務員加薪4
    • 公務員加薪5
  4. 2022年11月25日 · 開啟時鐘內建的番茄鐘工作法模式. 讓我們先在 Windows 內建的應用程式中搜尋「時鐘」,打開這個內建工具。 如果有更新到正確版本後,就能在「時鐘」裡看到這個「專注工作階段」的分頁。 在「專注工作模式」鬧鐘裡,可以設定 15 分鐘、 30 分鐘、 一個小時等等不同的專注時間,按下計時,就會幫助我們進入專注提醒模式。 如果設定的專注時間很長,還會自動幫我們進行休息時間的規劃。 我們還可以在「每日進度」中,設定每天想要達到的專注時間總長度 ,搭配上述的專注計時功能,可以讓我們追蹤每一天的工作時間利用。 在專注計時器的右上方有一個「彈出置頂」按鈕 ,點擊後,可以把計時器常駐在桌面最上方,這樣我在使用其他軟體工作時,也能隨時看到目前要保持專注時間的提示。

  5. 2015年1月10日 · 所以今天這篇文章,就一起把我這次回顧整理的番茄鐘工作法工具整理出來,提供需要的朋友參考,這 10 個好用的、各有特色的番茄鐘工具包含電腦端、網頁端、 Android 與 iOS App,相信可以滿足不同需求的使用者。 2015/8/18 新增: 幫 Evernote Trello 奇妙清單加上番茄鐘的 PomoDone. 什麼是番茄鐘工作法? 他的基本原則是我們可以用最高強度專注在一件事情上 25 分鐘,例如看書、背誦、寫作、思考或各種工作任務;然後讓自己精神放鬆 5 分鐘,例如站起來走走、逛逛網頁、聊聊天。 只要一直重複這個循環,可以讓自己抓緊時間並維持最高專注力。

    • 公務員加薪1
    • 公務員加薪2
    • 公務員加薪3
    • 公務員加薪4
    • 公務員加薪5
  6. 2020年3月16日 · 小活動、小課程就不算在內。 還有各種辦公室的額外瑣事需要處理。 接下來,就看看怎麼用 Notion 來完成工作專案的建立。 你也可以參考我分享的「 職場專案管理 Notion 實例頁面 」,看看實際的範例,對照下面的圖文教學,會更加清楚。 一,用一頁筆記,管理職場所有專案與雜事. 我會建立「一頁筆記( Page )」,就在這一頁筆記中,延伸多個層次,來管理所有職場上的事情。 為什麼所有職場上的事情,都從「一頁筆記」開始延伸管理,而不是一開始根據專案分成多頁筆記呢? 我的想法如下: 雖然職場上的專案、任務非常多, 但既然都是「同一個公司內」的工作,彼此也會有相關。 做為一個工作者來說,要安排的就是公司內「所有工作」的流程與時程, 所以應該統一管理,並且可以排程。

  7. 2018年9月21日 · 如果你還不是很理解,可以參考我下面的四個整理邏輯。 一,建「目錄頁」 可能因為我的正職工作是編輯,所以對我來說, 要快速看出重點資料、展示工作流程、打開關鍵檔案的方式,就是建立「目錄索引」 。 (可參考: 編輯教你整理一本書最快的索引筆記法,紙筆記可用 ) 在 Google 雲端硬碟中,傳統資料夾再怎麼分類,還是容易因為不斷增加的檔案,而漸漸的顯得混亂。 但是因為在 Google 雲端硬碟中的每一個檔案、文件與資料夾 ,背後其實都是一個網頁,都有一個專屬網址連結 。 所以我可以為這些檔案、文件、資料夾建立一個「專案目錄頁」(可以用 Google 文件,或是 Google 試算表),根據專案的邏輯,把重要的檔案、文件、資料夾的網址連結,變成目錄索引,就像下圖這樣。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