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2月22日 · 2020-02-22. 心有靈犀. 標籤: 應酬 紅樓夢 自尊心 說好話 說話. 與其說些言不及義的場面話,不如真心關懷人家,真心話永遠是最好的話。 (Shutterstock) 現在過年的氣氛愈來愈淡了,今年更因為新冠肺炎的關係,街上沒行人,學校也取消了團拜和春酒,年味就更淡了。 但是過年是我們中國傳統的文化,幾個要好的同事便相約在開學前來我家包餃子充當小春酒。 在吃餃子時,一個同事嘆氣說:現在老師真難為,要負責學生一生,即使畢業結婚生子了,學生不好,還是老師的錯。 大家聽了很好奇,怎麼會呢? 這未免太離譜了。 原來她的一個學生嫁給了她表姑的兒子,她的姑媽身體不好,所以對不吉利的話很忌諱,尤其過年的時候。

  2. 2020年3月16日 · 不抽菸,是保護身體不受傷害;不飲酒,是希望常保心智清醒,不至說錯話、做錯事。. 作者: 釋證嚴. 2020-03-16. 三好三願. 標籤: 喝酒 因緣 孝順 守戒 家庭 抽菸 素食. 一切生靈皆於六道輾轉受生。. (Pixabay). 《父母恩重難報經》裏有一段故事:有一天 ...

  3. 2018年7月16日 · 中心秉承北宋張橫渠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的精神凝聚社會各界力量建構民間公共平台致力向香港青年老師公眾人士宣揚中華歷史文化涵養香港情懷培育家國觀念開拓國際視野

    • 「終‧生‧大事」生命教育項目成果分享會
    • 拓寬生命教育的視野 加深對生命的理解
    • 在學校有效推動生命教育的策略
    • 結語

    在華永會及各界的支持下,項目於2022年5月13日舉行網上成果分享會,超過300位教育界同工、社工及家長透過網上會議及社交平台,一同見證項目的豐碩成果。分享會上,學者專家、項目參與者(學生、教師及家長)分享他們對是次項目成效的回饋,從不同層面總結項目成效。 分享會的兩場主題演講分別是殯儀服務社企「一切從簡」創辦人伍桂麟先生,以及香港中文大學教育學院教育行政與政策學系謝均才教授,他們從推行生命教育的實踐層面和理論層面,引發大家思考推行生命教育的各種可行方法。

    第一場主題:推動生死教育的經驗及體會

    伍桂麟先生是香港生死學協會創會會長和香港撒瑪利亞防止自殺會顧問,當選「2019年香港十大傑出青年」,2020年獲得「香港人道年獎」,2021年入圍「香港精神獎」。何謂「生死教育」?伍先生指出「生死教育」是以死亡和生命為主題的教育,認為生死教育是一門綜合學科。每個人在不同的人生階段,需求或追求會有所不同,而通過生死教育,可助人自助,啟發大眾正視對死亡的恐懼,讓自身或他人能過渡死亡所帶來的悲傷,並提高全人「身、心、社、靈」的發展,達致「從死看生,活好當下」。 讓實習生參與生前告別禮,學習生前規劃,體驗生命的無常,人生的寶貴。 在疫情期間,伍先生特別強調新冠確診者及照顧者需要的不單是健康和醫療資訊,其實社福資訊與及心靈和情緒的支援,以至生死教育同樣重要。例如,殯儀社企「一切從簡」為正修讀老年學或護士課程的學生提供職場的實習機會,讓學生跟輔導員學習如何做一個陪伴者,協助跟進殯葬儀式,參與「遺物轉化工作坊」把遺物大改做,如衣服變枕頭,水杯變相架,協助喪親者告別傷痛等。因受疫情影響,不少喪親家庭改用網上殯儀直播儀式。伍先生協助基層家庭妥善處理離世者的殯葬事宜,使家屬得到安慰。另一方面,幫助獨...

    第二場主題:以學者角度回應生命教育的意義

    「終.生.大事」生命教育項目分兩個階段進行,從第一階段「認識生命」和「愛護生命」開始,到第二階段的「頌揚生命」及「善亮人生」,是次成果分享會是第一個階段的完結。香港中文大學謝均才教授肯定宗教教育與心靈教育中心過去兩年在第一個階段的實踐,他很欣賞項目能夠以多元主題及創新手法,結合不同媒體,為年輕人提供生命教育。 謝教授表示,第一個階段以「識死.惜生:生命教育活動系列」為題,正好指出「生命教育」的起始點。第一年重點是「認識生命」,以「宗教角度」邀請多位宗教領袖和代表,討論生命的定義和不同宗教、文化對生死的看法,引領人們思考人生的意義,了解生命的最後歸宿,讓年輕人深度地認識生命和死亡。第二年重點是「愛護生命」,從「醫護角度」出發,透過一眾醫護人員的救援故事和感人的生命故事,讓人反思生命的可貴,珍重每個寶貴的生命,學懂關心身邊的人和事,欣賞自己及他人的生命,好好活在每個當下。 我們如何開展、推行或優化生命教育?如何頌掦生命?如何善亮生命?謝均才教授回顧生命教育的歷史,指出生命教育最初是由澳洲傳來,初期主要關注青少年自殺、濫藥、酗酒等問題,80年代起澳洲漸漸把這概念推至其他地方,後來華人地...

    謝教授鼓勵教育同工在規劃生命教育時,可參考由李子建教授及其團隊在「終.生.大事」項目中歸納出的「生命教育計劃具體建議」,以提升生命教育的成效。 1. 計劃要有理論基礎,目標要明確,能配合人生不同階段的成長需要,並適時調整策略; 2. 深化生命教育的類別與層次,留意生命教育除關注個人的成長及死亡的課題外,還涵蓋生活的不同層面、遍及整個人生的歷程,範圍至人與社會及環境的互動; 3. 鼓勵跨界別不同團體專業機構及社區組織間彼此合作,連結不同持分者,加強溝通,凝聚社群力量,發展專業知識和資源,齊心建立交流平台,回應青少年的成長需要; 4. 促進家校合作,推動跨代共融,從家庭層面推動生命教育,凝聚不同世代,增加相互溝通和了解,強化親子關係,和諧共處 。

    生死教育讓人反思人生的終極意義,尋求永恆的生命價值,處理「我為何而活?」這課題。人的壽數有限,要珍惜生命,建立正確的價值觀,努力從容面對和處理各種未完的心願,學習在不斷超越中取得平安和喜樂,逝者安詳、生者安寧。在有限的人生路上,一齊喜悅地活出無限的信心、希望和愛吧! 我們期待「終.生.大事」生命教育項目計劃的第二階段能夠在不久將來成功開展,因應「我應如何生活?」及「我如何能活出應活的生命?」這兩個課題,在項目第一階段的生命教育基礎上,將把焦點定為「生涯規劃及終生學習」,希望進一步為年輕人提供更豐富多元的生命教育。 有關「終.生.大事」生命教育項目計劃的內容,可參考網址:https://www.eduhk.hk/crse/tc/project/「終‧生‧大事」計劃/ 延伸閱讀: 1. 李子建:...

  4. 2019年3月30日 · 2019-03-30. 明心明僧. 標籤: 人品 家人態度 莊子 詩經. 父母須理解孩子真正的需要,不要將自己的想法強加到孩子身上。 (Shutterstock) 每個人都是浮在生命之海上的一葉扁舟,家人是舵,是槳。 每個人都是飄在未來天空中的一隻風箏,家人是線、是繩。 家,是出發點與目的地;家人,陪伴你生命的最初與結束。 家人,從不佔用你過多的精力,一直在那兒,不管你走到哪裏。 對待家人雖無需費心,但不能不用心。 對待家人的態度,是你最真實的人品。 懷感恩之心. 老話常說「滴水之恩,湧泉相報」,對於外人的一點幫助,我們尚且心存感恩,面對家人日復一日的支持與幫助,怎能不常懷感恩之心呢? 生活需要一顆感恩的心來創造,也需要一顆感恩的心去滋養。

  5. 2022年12月2日 · 退休之後江澤民依然備受國際媒體高度關注香港的電視台曾經發生誤報這位前領導人去世事件這一切都已成為香港人的集體回憶。 美國華盛頓大學教授沈大偉(David Shambaugh)在《外交事務》雜誌撰文稱江澤民是一位「被低估了的領導人」,其實 ...

  6. 2022年11月4日 · 一眾嘉賓舉行開幕儀式。 葉劉淑儀:七人欖球賽是放寬防疫措施的考驗. 葉劉淑儀表示本周可謂盛事之周」,多個國際級論壇及七人欖球賽在香港舉行意味香港經濟正在復甦她指出國際金融領袖峰會的順利舉辦令人十分感動即使美國政客打壓依然有許多國際友人出席表達支持也表示很高興能夠回來香港包括瑞士國際結算銀行領袖這有賴香港深厚的基礎。 她又形容,有朋友無法到場是舉辦盛事常有之事。 她又稱讚金管局邀請中央財金官員來港說明中央財金政策,雖然中共二十大報告內容詳盡, 但不少人都忽略了新時代下中國的財金政策,如人民銀行行長易鋼便解釋了中國經濟現時 走向高質量發展、堅持改革開放,請大家不用擔心。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