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醫生: 王紹宏醫生. 撰文: 陳秀清. 計劃生育或準備迎接新生命的準父母,必然想將最好的留給下一代。. 子女若能遺傳到父母的優良基因,固然值得欣喜,但有沒有想過,父母若帶有遺傳病隱性基因而不自知,這些有可能引發嚴重疾病的基因,亦會同時遺傳給下 ...

  2. 戴醫生解釋,家族史是指倘若父母親是老年癡呆症患者,第二代患上老年癡呆症的機會較非老年癡呆症患者的第二代有高一點點風險,但並非表示此病帶有遺傳傾向。

  3. 醫生: 李偉生醫生. 撰文: 張少萍. 疾病與孤單無助,很多時候像孖公仔一樣,形影不離。. 而面對血友病這個遺傳疾病,單以個人力量與疾病相對,戰鬥力似乎很單薄。. 正所謂「團結就是力量」。. 抗病也是一樣,儘管血友病至今仍沒有根治方法,但團結同路人 ...

  4. 感念母校,未忘舊情,李永堅直到現在仍跟英皇書院有所聯繫。參與學長計劃四年,仍揚言要繼續參加回饋母校。「最重要是能夠幫助有志成為醫生的年輕人,讓他們服務廣大的香港市民。這是我讀醫的心願,希望我將來也有繼承者。

  5. 2011年07月號. 醫生: 馬繼耀醫生 (風濕科專科) 走出紅斑陰霾 組織完整家庭 撰文:羅漪雯. 執子手以後,能跟所愛孕育一兒半女,想必是很多新婚夫婦的期望。 可是對紅斑狼瘡症病人來說,懷孕所冒的風險很大。 幸而隨醫學研究的發展,紅斑狼瘡症與懷孕的關係亦漸被醫學界瞭解。 如 風濕科專科馬繼耀醫生 道:「懷孕引致病情復發的可能性很低,不會因此而建議病人不去組織一個完整的家庭。 在醫學昌明的時代中,紅斑狼瘡症孕婦能成功誕下嬰兒的機會有所增加。 現時約有過半數病患孕婦能正常懷孕並生產,另有25%病人胎兒出現早產;然而仍有10-20%紅斑狼瘡症孕婦出現自然流產或人工流產。 馬醫生強調,進行人工流產的機會很微,一般都是在病情況很惡劣才會考慮。 適合懷孕的紅斑狼瘡病人須符合以下情況:

  6. 期數: 2016年07月號. 醫生: 陳沛然醫生. 撰文: 陳秀清. 沸沸揚揚的公營醫療,總如翻滾的熱鍋,難得安寧。. 先是流感高峰求診人數及病床爆滿,然後是瑪麗醫院懷孕約30周的外科護士夜更期間腦中風一度命危,還有議員涉濫用特權插隊切除耳部瘜肉……但凡牽涉 ...

  7. 醫生: 李家榮醫生 (養和醫院風濕病科中心主任) 撰文:陳秀清. 類風濕性關節炎約影響全球1%人口。. 本港的發病率為平均每1000人便有3至4人,男女患者比例約為1比3,發病高峰年齡為40至60歲,但不可一概而論。. 養和醫院風濕病科中心主任李家榮醫生 指出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