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www.hkjcdpri.org.hk › zh › train-trainer-programme-disaster校園計劃 | HKJCDPRI

    為鼓勵公眾更多參與建設防災能力,教研中心針對本地幼稚園、小學及中學設計各類防災教育計劃,並以此為共建安全社區的策略。 幼兒防災教育計劃 教研中心致力推動將防災融入本地學前教育的校本課程,並提供相關教學培訓,以支援老師設計課程、規劃課堂、編寫教材及評估成效。

  2. 為幫助學生進一步掌握從話劇中學習的知識,我們向每位參與的同學送上一本精心設計的小冊子,當中包括重要的防災資訊、填色遊戲、找錯處、迷宮和有獎遊戲,希望同學能寓學習於娛樂。 同學們認為小冊子內容有趣。 自超強颱風「天鴿」及「山竹」來襲、社會事件和2019冠狀病毒病爆發後,香港市民的防災意識已見增強。 由於兒童較成年人脆弱,災難更容易對他們的身心造成負面影響,因此讓他們在學校接受有關災難的教育相當重要。 香港賽馬會災難防護應變教研中心有見為小學生製作的第一個防災教育劇場「防災小將 Get Ready!」取得成功,因此特別與劇場工作室合作,推出另一套名為「防災生活 由細做起」的話劇,繼續教育兒童各種災難,讓他們了解及學習有關災難風險和應變的知識。 今年夏天推出話劇「防災生活 由細做起」。

  3. www.hkjcdpri.org.hk › about-us-1About Us | HKJCDPRI

    Who we are. The Hong Kong Jockey Club Disaster Preparedness and Response Institute (HKJCDPRI) was set up in 2014 with the generous donation from The Hong Kong Jockey Club Charities Trust. Housed in and led by the Hong Kong Academy of Medicine, the HKJCDPRI aims to build a prepared community in Hong Kong to respond to disasters.

  4. 2019年12月23日 · 26/05/2021. 網上講座:預防及應對災難之「Fact Check你要識! [This article is only available in Chinese.] 隨着網絡及各類新媒體普及,市民每天於不同的平台上接收大量的訊息。 然而,資訊氾濫的同時,很多消息的來源及真確性往往無從稽考。 事實上,每逢天災、人禍、瘟疫等,各地都會出現各式各樣... 更多詳情. 2020. 22/05/2020. 「有關風災對不適切居所居民影響調查」發佈會將於5月24日舉行. 「無惘。 知災」舊區居民社區教育計劃」為教研中心的防災能力建設計劃2018-2019的計劃之一,其中的「有關風災對不適切居所居民影響調查」已於2019年5-7月順利進行,並成功訪問了104位居於... 更多詳情. 2019.

  5. 香港中文大學CCOUC災害與人道救援研究所聯同香港賽馬會災難防護應變教研中心現針對中學通識教育課程舉辦短期教師知識增益課程由具多年前線救災及專業教學經驗的講者與中學教師討論近期的全球衞生及災害議題分析香港受威脅的情況及說明國際

  6. 11 September, 2019 Wednesday. 得獎小朋友於才藝比賽展現防災知識. 一直以來,香港賽馬會災難防護應變教研中心都鼓勵小朋友多關心身邊事物,細心留意潛在危機,遇到災難時,要懂得如何保護自己之餘,也要關懷他人。 只要細心學習,每個小朋友都可以學懂防災! 為激發小朋友的學習興趣,香港賽馬會災難防護應變教研中心特別舉辦「防災達人創作比賽」,活動已於7月31日完滿結束。 此外,教研中心本年度更透過 歌曲「防災小將」, 提醒小朋友災難可以隨時發生,並引導小朋友建立面對災難時應有的正面和正確態度。 在比賽中,小朋友運用創意表達防災要點。 參賽作品超過280份,我們特別邀請以下評審選出各組別的優勝作品。 專業評審團隊: 「防災達人」填色比賽得獎名單. 初小組. 冠軍:麥馨月.

  7. HKJCDPRI is based at the HKAM, and partners with CCOUC, HKU and Harvard. We focus on the need for competencies on knowledge, skills as well as attitude to reduce disaster loss and suffering. Join us in our training and exchange activities to build a community of practice in disaster preparedness and response.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