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9年1月14日 · 其中,村民在計劃的支持下,選舉及組織村內的防火及衞生大使團隊,由他們帶領及推動其他村民,制定及落實光板田村防災預警方案。 此外,透過舉辦防蚊和防火工作坊、增設相關應急設備、以及配置「危險及資源地圖」和「防災大富翁」等教育資源,村民的防災意識、知識和能力得到大大提升,有效鼓勵他們持續參與,共同保障社區安全。 Tags: NGO_Vulnerable. 香港聖公會麥理浩夫人中心(鄰舍層面社區發展部) 光板田村社區防災能力建設計劃 根據政府現行政策,寮屋屬可獲暫准存在的「違例構築物」,因此投放在改善居住環境、安全及衞生情況的資源相對有限。 惡劣環境容易引致傳染病爆發的風險;而防災設施不足,令居民在危急情況下未能適當自救。

  2. 此政策簡報屬香港災難防護應變教研中心五年計劃的相關研究項目,概述香港特別行政區現行三層式緊急事故及災難應變系統,又指出雖然香港過去曾受流行病威脅,公眾防護意識仍見薄弱,基本急救訓練及災難防護工作的參與度亦有不足。 此政策報告作者提出多項建議,鞏固災難防護系統,培訓具專業能力及知識的災難管理人才,從而減少不能預計災難帶來的損失及傷痛。 這些建議包括增強相關持分者制訂突發事故應變方案的參與度、為他們提供災難預防的知識及技術、向社會向界提供相關資訊、舉行災難演習,以及提供心理社會相關服務。 如有建議或查詢,請電郵至 hkjcdpri@hkam.org.hk 。 Tags: policybriefs. 30/10/2019.

  3. We focus on the need for competencies on knowledge, skills as well as attitude to reduce disaster loss and suffering. Join us in our training and exchange activities to build a community of practice in disaster preparedness and response.

  4. Findings and interpretations. Hong Kong’s integrated disaster resilience scored 4.2 out of 5, indicating a satisfactory performance of the integrated performance of disaster resilience. These findings indicated that Hong Kong was largely disaster resilient in the following context: However, this study also identified some areas for improvement.

  5. 2016年1月11日 · This policy brief is a part of the related research of the HKJCDPRI 5-year project. It outlines the existing emergency and disaster response system, a 3-tier system currently operating in the Hong Kong Special Administrative Region (HKSAR).

  6. 2016年5月14日 · 香港賽馬會災難防護應變教研中心社區計劃項目經理Angel Ng女士,在與香港理工大學及北京師範大學合辦的科學環節,發表題為「建設具抗災能力的安全城市」的演講 。 兩岸四地防災減災暨永續發展大學聯盟代表合照留念。 香港賽馬會災難防護應變教研中心社區計劃項目經理吳惠玲女士,發表題為「建設具抗災能力的安全城市」的演講。 香港賽馬會災難防護應變教研中心加入兩岸四地防災減災暨永續發展大學聯盟,其他成員包括香港理工大學、四川大學,以及內地、澳門及台灣五所大學。 聯盟旨在大中華地區促進災難相關的知識交流,並合辦災難防護及可持續發展學術課程。 香港賽馬會災難防護應變教研中心在啟動活動中,分享香港從社區做起、由下而上的抗災能力建設工作。

  7. 全球暖化是不爭的事實,隨著氣候危機惡化,類似超強颱風「山竹」所帶來的風暴潮可能在本世紀中變成十年一遇。綠色和平參考香港天文台兩項研究,指出若溫室氣體排放趨勢不變,2051至2060年香港的平均海平面高度或較1986至2005年的平均水平上升近0.6米;而在相若的海平面升幅下,颱風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