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黃醫生表示應力性骨折的康復時間長約6至8周,隨時影響手比賽,因此提醒大眾鍛鍊要適量,勿操之過急。 黃醫生又指出熱身不足會令肌腱拉傷,甚至撕裂,同樣不能輕視。

  2. 骨科專科楊揚醫生指出,認知自己的腳型及揀選適當之跑鞋相當重要,部分原因在於長期使用不適合跑鞋,而導致跑姿出現問題而受傷的。 減少受傷情況可使用矯型鞋墊及進行跑姿分析,找出問題所在位置去解決。

  3. 長跑賽前練習是為了鍛鍊筋腱肌肉的柔韌性、持久性及強度。 骨科專科楊揚醫生 指出,首次練習跑步者,首要注意身體狀況,確定有否患有心臟病、哮喘等長期病患,亦需評估心肺功能。 「心肺功能較差者,便需由低量開始,如由跑15分鐘開始,然後慢慢延長每次練跑時間。 跑步教練建議每星期增加10%跑量,包括距離、速度。 亦即跑全馬者,半年前已需開始練習準備,讓心肺能配合相應的肌肉、體能需要。 筋腱拉力過大易致骨刺. 長跑最容易傷及的是下半身最強的筋腱 ─ 阿基里斯腱。 「尤其是跨欄運動,因跑手需提起後腿向前跨過鐵欄,當中的拉力比跑步更大,長期會令筋腱及肌肉的接駁位置產生骨刺,患者的筋腱會發炎、水腫,甚至失去彈性,影響活動能力。 運動傷患中,足底筋膜炎亦甚為普遍。

  4. 視障馬拉松運動員. 梁小偉 (Gary) 梁小偉 (Gary),44歲,視網膜色素病變病患者,從小以經有夜盲症,直到2009年中開始完全失明;從五光十色的環境,走進了地獄之中,當時除了用酒精麻醉自己外,更在家中頹廢了八個多月,從事屋苑物業管理10多年,一時間變為 ...

  5. 戶外運動起源於耐力賽(Endurance Racing),因此對耐力運動員的身體素質要求十分嚴格。. 由於活動或者比賽的時間、路程一般都比較長,運動員的耐力尤其重要。. 1、下肢力量是運動員完成全部活動或者競賽的基礎,走、、跳躍、踏單車等,均需要下肢力量 ...

  6. 在開始設計訓練計劃前,首先要定立目標,這個目標應該是具挑戰性,而可以應付得來的。. 以跑步為例 (對,跑步是有學問的),如初學者,就可以定立3個月內完成5公里為目標。. 就如駕駛前要知道目的地一樣。. 定立目標的目的,除了令自己知道訓練的方向外 ...

  7. 自我按摩. 當每次比賽或高質量的訓練後感到肌肉酸痛,很多時候大家都會自我按摩來作舒緩。 自我按摩的好處是可以針對個別不適的位置增加治理的時間、控制合適的力度及費用全免。 但缺點就是並不是整個身體都可自我按摩,很明顯如背部、後腰、大腿後面等部位就需要假手於人了。 今次想介紹兩個與手常用的按摩技巧,希望能幫到大家: 上則標題: 運動員的動力. 下則標題: 耐力運動員訓練(一)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