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7月29日 · 這不僅是江旻憓個人的首面奧運獎牌,也是香港劍擊隊連續兩屆奪冠的歷史性時刻。 照顧者悲歌|觀塘雙屍命案「以老護老」再生悲劇! 82歲高齡母患病長期臥床,60歲兒子照顧不慎雙亡。 在張家朗於東京奧運奪冠的3年零1日之後,女子重劍「世界一」江旻憓(Vivian)亦在巴黎刺下港隊歷來的第三面金牌。 在2017年和2019年曾兩次為她膝頭十字韌帶施手術的中大醫學院副院長 (內地事務)暨矯形外科及創傷學系系主任容樹恒,亦在巴黎大皇宮奧運場館現場見証整個奪金過程,心情難掩興奮和激動。 江旻憓兩次以手術修復了斷裂的韌帶,容醫生笑言,Vivian是他手術過的千名病人中唯一一位奧運金牌得主,也是唯一一位在兩次韌帶斷裂後都取得出色成績的選手。

  2. 2022年3月9日 · 香港醫學會傳染病顧問委員會聯席主席、感染及傳染病專科醫生曾祈殷近日接受Medical Inspire訪問,指出市民不應盲目搶購某些牌子的成藥,坊間有多種含「撲熱息痛」(Paracetamol)的藥物,同樣具有退燒,止痛的作用。 曾祈殷醫生接受訪問時指有許多途徑可以處理喉嚨痛,市民毋需盲搶成藥。 圖片來源:Medical Inspire. 喉嚨痛多途徑處理 毋需盲搶成藥. 曾醫生建議,萬一市民無藥在手,可用天然蜜糖加厚切檸檬沖水凍飲,但要注意蜜糖可能會引致部份人士過敏。 服食喉糖、用漱口水或鹽水,每天漱口3至5次,也能舒緩喉嚨痛問題。 至於流鼻水及鼻塞,市民可以到註冊藥房,購買滴鼻藥水或抗敏感藥物舒緩症狀。

  3. 2022年1月25日 · 763. 內地廣東24歲女子陳琳瓊,於前年確診患上鼻咽癌,其後更與男友分手,不過面對重重打擊的她未有被磨難擊倒,反而決心振作起來,接受治療。 患病後她明白到時間寶貴,於是決定報考研究所,希望能「想讀博士班,研究我喜歡的專業和領域」。 根據《搜狐新聞》於本月6日的報道指,陳琳瓊在2019年一次發燒後,開始經常咳出血絲,於是她在去年1月到醫院檢查,結果被確診患上鼻咽癌。 在住院接受治療期間,她經常感到沮喪,也羨慕別人多采多姿的生活。 她表示「3天拔了4顆智齒,化療後還有放療,3次化療,30多次放療……嘴巴里都是潰瘍,脖子也開始潰爛。 」後來她在社交平台寫下自己的「抗癌日記」,尋找跟自己經歷相似的網友,傾訴內心感受。 陳琳瓊確診患上鼻咽癌前的生活照。 網上圖片.

  4. 2019年11月8日 · 我是一個困在自己身體裡的囚犯。 我無法說話,頸部以下動彈不得。 我被診斷為閉鎖症候群的患者,這種症狀我先前在《潛水鐘與蝴蝶》(The Diving Bell and the Butterfly)裡讀到過,「症狀」一詞根本不適合形容一個人的整個人生被撕碎的情況。 Photo from Internet. 眨眼管理人生. 失去身體及說話能力後,王樂怡能依靠的,只有自己的堅強。 她開始每天復健,再怎麼疲倦或生病,總是不屈不撓地追求康復。 王樂怡控制「眼皮」管理家庭及事業。 她聘請了15個助理和看護,看護負責照顧她和家庭,助手幫助她處理郵件、打理業務。 她通過眨眼拼出英文字母,助手和看護為她「翻譯」成文字,與外界聯繫。 善心藝人|古天樂領導演藝人協會關注學生情緒健康,宣布School Tour計劃。

  5. 2020年10月5日 · Oct 5, 2020. 1,669. 2020 年十大傑出青年的得獎名單在周六(3日)揭曉,七位得獎者來自不同屆別。. 醫學界方面,骨科醫生吳家榮及兒科醫生曹蘊怡得獎。. 吳家榮醫生年少時患上骨癌要截肢,其後立志成為一位醫生,勉勵其他傷健人士。. 曹蘊怡醫生年幼時體弱 ...

  6. 2022年2月22日 · 據美國媒體CNN(Cable News Network,有線電視新聞網)2月22日的報道,Jane的家人在一份聲明中證實,她與癌症對抗四年後,最終於今年2月19日去世,享年31歲。 「我們,她的家人,對她的逝世和難以想像的損失感到震驚。 Jane一直與癌魔對抗。 圖片來源:IG@_nightbirde. Jane去年在全美一叮中進行了一次令人驚嘆的演出,演唱了一首名為It’s OK的原創歌曲,引起了許多人的注意。 在該次表演中,她以樂觀的態度說自己過去幾年沒有工作,因為要一直對抗已經擴散到肺部、脊柱和肝臟的癌症。 Jane:「你不能等到生活不再艱難時才決定要活得快樂。 」 圖片來源:影片截圖. 「你不能等到生活不再艱難時才決定要活得快樂。

  7. 2020年2月14日 · 新冠狀病毒疫情影響之下,社會衍生了一片驚惶不安。 當年就香港沙士患者的 硏究 ,發現在康復後30個月後,有過半數曾經或仍然患有情緖病,當中四分之一人患有創傷後壓力症候群,一成半患有抑鬱症。 更令人擔心的是,本港2003年65歲以上的 女性自殺率上升 。 因此,是次疫症對社會的精神健康影響,不容忽視。 那麼,我們面對當前的不安及困難,有甚麼方法可以積極地照顧心理健康呢? 畢竟,平常大家常用的減壓方法,例如家庭、社交及宗教聚會、健身、到商場購物、打麻將、卡拉ok等等,在這非常時期一律要暫停。 前文 討論過惶恐的心理狀態;其相關的身體感覺、情緒、思想模式、行為傾向。 它們是同時出現及相互影響的。 從認知行為治療的角度看,我們可以對應惶恐的特徵,在日常生活作出一些行為上的改變,從而改變自己的情緒。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