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3月19日 · 2021-03-19 Steven Cheung. 拼多多(NASDAQ:PDD)剛公布去年全年業績,但創辦人黃崢卻拋出一枚核彈,宣布辭去主席及退出董事局,觸發股價急跌最多12.8%。 更多內容 拼多多是好股但現在就是太貴 、 拼多多在2021年有3大股價推升動力. 黃崢退任震撼市場. 其實,拼多多並非首間創辦人辭職的中資科技股,參考阿里巴巴(SEHK:9988及)主席兼行政總裁馬雲後股價走勢,短線有影響但長線股價卻再創歷史新高。 拼多多在創辦人退休後能否保持不敗在於繼任人陳磊如可繼續發揮狼性基因。 同日是拼多多公布第四季業績的大日子,去年第四季拼多多會計準則虧損為13.8億元人民幣,按年減少21%。

  2. 2020年9月28日 · 2020-09-28 The Fool. 內地餐飲市場一哥百勝中國 (SEHK:9987) ( NYSE:YUMC) ,上半年未受疫情影響,繼續有錢賺;可惜回流本港上市卻出閘失利,首日掛牌全程潛水。 相比之下,業績見紅的火鍋股海底撈 (SEHK:6862)表現凌厲,9月以來屢創新高。 究竟為何呈現兩極走勢? 百勝中國穩健取勝 惟乏驚喜. 疫情反覆持續,餐飲股上半年能維持盈利是極少數,百勝中國便是其中之一。 上半年純利1.94億美元,按年倒退52%。 單計第二季純利1.32億美元,減少26%;經調整每股攤薄盈利35美仙,下跌24%,如扣除美團點評 (SEHK:3690)的投資收益,跌幅為34%。 百勝中國過去幾年以每日新增至少2間分店的速度擴張。

  3. 2019年4月11日 · 大新金融集團 (SEHK:440)是大新銀行 (SEHK:2356)的母公司,後者為香港僅存兩間由本地家族獨立控制的持牌銀行之一。 鑒於上行因素足以抵消下行因素,大新金融目前的估值吸引,有利可圖,值得各位投資者留意。 近期股價表現疲弱. 2016年6月,大新金融公佈以80億元(港幣•下同)出售其香港及澳門的人壽保險業務,其股價隨後於2017年一度升至65.55元。 在完成該項交易後,集團派發特別股息每股6.6元,總計22億元,僅佔出售所得款項的27.5%,派息令人失望。 此後不久,其股價一路下行,更曾於2019年1月跌至37.35元低位。

    • 續升還看中港經濟數據有否改善
    • 美國最新公佈通脹率創今年新低
    • 通脹顯著回落聯儲局加息非主因

    然而,對港股能否帶來持續上揚動力,仍有待觀察。皆因觀乎恒指於周二收報19,596點,未能重上19,600點或以上收市,後市需見連續兩個交易日或以上收高於19,600點,方能確立有續升動力。當日大市成交金額約1,241億港元,暫為12月最低成交額,若見回到1,000億至1,200億元之間,要有今次升勢暫告一段落的心理準備。就算中港通關落實,只能對港股帶來三數日的刺激,能否見持續上揚,還看中港經濟數據有否改善,才是大量資金流入港股的信心關鍵。留意當晚夜期一度高見20,168點,創8月31日以來新高,理應昨日恒指上試20,000點可冀。

    夜期高企時美股道指處於34,600點之上,大升超過600點,是受到公佈的美國11月居民消費價格指數 (CPI) 為7.1%所刺激,既較10月的7.7%明顯回落,亦較市場預期的7.3%為低,創今年新低,令市場對本週聯儲局將會減慢加息步伐的預期升溫,美國國債孳息率見下跌,帶動美股大升。但見道指升幅不斷收窄,甚至於中段時間出現倒跌,最多跌114點,最終收報34,108點,僅升108點。若以當日高見34,712點計起,道指最高位下行逾600點,筆者認為美股升幅顯著收窄與市場對上述CPI解讀有關。

    CPI創今年新低故此可歸因於過去四次聯儲局議息均加息3/4厘;但值得考量這是否令CPI降至7.1%的主因。現時市場關注明年美國會否陷入經濟衰退,對當地居民而言更有切身關係,所以也存在11月因居民不敢進取消費導致物價回落,代表CPI顯著回落為美國經濟衰退預期的升溫訊號,於是美股強勢在周二開市不久便消失,拖累港股夜期是倒跌24點,收報19,665點,證明昨日恒指僅高見19,859點,未能上衝至20,000點有跡可尋。猶幸昨日大市成交額約1,364億港元,較周二約1,241點為高,重燃投資者對港股後市造好信心。 大市成交額於1,200億至1,500億元之間屬健康水平,突破1,500億元視為交投活躍訊號,故此要是今年餘下日子成交額僅保持在上述健康水平,顯然不足以令恒指企穩在20,000點之上,極其量...

  4. 2020年3月30日 · 業績出爐,2019年長和的股東應佔溢利按年增加2%至398億元港幣,末期息派每股2.3元,全年派息3.17元,與2018年相若。 上述均與市場預期差不多,由於負面因素已於較早前已在股價反映,加上超人「發功」,股價在放榜日後急速反彈。 電訊業務成新亮點. 長和核心業務包括港口、零售、基建、能源、電訊等,基本上都是無甚增長空間、只守難攻的行業,每年能擠出單位數增長已經十分辛苦,這亦是為何市場多年來不看好長和的一大原因;再加上長和不少投資在英國及歐洲,這些經濟體增長有限,還需面對收縮的風險;這樣的區域部署令集團前景更欠生氣。

  5. 2021年6月23日 · 2021-06-23 Steven Cheung. 週一(6月21日)越秀服務(SEHK:6626)結束首次公開招股。 同日由中駿商管(SEHK:606)展開首次公開招股。 中駿商管由中駿集團控股(SEHK:1966)分拆出來的物業管理公司。 其他IPO分析: 歸創通橋IPO必抽的兩個理由 、 奈雪的茶IPO背後兩大致命傷 、 越秀服務IPO 市盈率40倍仍值得認購嗎? 、 和醫藥IPO招股上市 值得認購嗎? 更多相關內容: 抽新股賺錢必要知5大要點及抽孖展利弊分析 、 【零基礎學投資】什麼是股票? 點參與IPO抽新股? 近年中駿商管發展非業主增值服務的業務,當中包括交付前檢驗服務,涉足驗樓師詹濟南的工作,成為小小的增長亮點。

  6. 2021年5月20日 · 該項目其實是港鐵的竹坑站物業發展項目計劃「港島南岸」的第一期項目,未來尚有五期發展,而這些項目的物業發展權均由港鐵批出,事成後不但可以分紅,分佔發展商的售樓收益,更有望成為項目的管理公司,賺取更長線的管理收入。 單論今次的「港島南岸」項目,預期涉及逾5,000個單位,項目更計劃建設港島南最大的商場「THE SOUTHSIDE」,預期會配合住宅項目入伙時間落成,屆時又可以為港鐵帶來穩定的租金收入。 「物業+鐵路」模式. 港鐵表面上是一間鐵路營運商,但其實早已轉型,多年前提出的「物業+鐵路」模式持續推進,收益結構亦已顯著優化。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