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13年11月13日 · 在協助上,「醫療模式」會評估傷殘人士的醫療需要、監督相關機構是否滿足了他們醫療上的需要、以及實施治療計劃;「社會模式」的著眼點則不只是治療,它講的是在一般服務上的支援,如交通、教育等——醫療模式往往會因為一個人「不能醫治 ...

  2. 2013年8月7日 · 康復服務發展至今可分為三個階段 (Butterworth, 2002)。第一個階段是醫療模式 (Medical Model) 的服務,智障被視為個人的缺陷和異常,以診療、院護和隔離主導服務。

    • 「傷健共融」理念的引入
    • 為甚麼要推動「傷健共融」
    • 「傷健共融」的實踐
    • 「傷健共融」的推行
    • 延伸問題
    • 資料來源

    「傷健PHAB」意指傷殘(Physically Handicapped)與健全(Able-Bodied)人士,並將二者結合為一,正正反映著傷、健融合的理念。 傷健概念於1970年10月引入香港。當時,英國傷健運動(PHAB Movement)創辦人瑪利羅便臣女士(Mary Robinson)應英聯邦信託基金會邀請訪問香港,宣揚傷健精神。羅便臣女士認為,要在香港推行傷健運動,應該從介紹「傷健概念」──「傷健本平等,機會非憐憫 (Opportunity Not Pity)」予香港社會作為開始,讓各界社會人士了解傷殘人士的真正需要,改變部份人士普遍對傷殘人士的錯誤觀念與成見,及使其承認人類生而平等的事實。不過,最值得強調的,卻是透過提供自身實踐的機會,去改變這個不完善的社會,改善對傷殘人士的待遇 ...

    平等機會委員會(平機會)的《公眾對殘疾人士的態度基線調查2010》指出,雖然香港市民一般認為平等機會是重要的,但對殘疾人士的負面標籤、定型觀念和偏見仍然普遍。從2012年平機會公布的投訴個案中,57%是關乎殘疾歧視的,當中不一定是設施的問題,不少的根源是與管理設施、提供服務及督導人員相關。殘疾人士與健全人士的社交距離仍然嚴重,而要改變這些負面態度實在刻不容緩。 事實上,推動「傷健共融」是在維護社會的公義,是我們都相信「每個人都是平等」這普世價值的實踐。透過共融的環境,社會才能夠真正教育公民互相接納和尊重。

    「傷健共融」的實踐可分為四個層次: 要體現到「傷健共融」的基本價值,實體環境的協調固然需要繼續,心靈上的工作亦應全力啓動。惟有改變態度,減少偏見,才能建構真正「傷健共融」的社會。因此,是時候從傷、健人士並肩參與(Attendance & Participation),邁向推動傷、健人士的雙向交流(Interaction),彼此走近對方,建立友誼,在相處中互相了解,繼而達致互相尊重、欣賞和勉勵(Interdependence)。

    推行「傷健共融」的工作,無論是精心設計的共融活動,或在主流社會服務中融入傷殘人士,均應該致力創造交流的平台,帶動傷殘人士融入社區,逐步拉近與健全人士的距離,建立起自然、和諧、共融的鄰里社區生活。香港應該重點發展以下工作,以實踐更高層次的「傷健共融」理念:

    問題一 您有和傷殘人士接觸和交流的親身經驗嗎?試分享一次您的體驗,想想自己對「傷健共融」的態度在哪一個層次。 問題二 試致電一般青少年服務、家庭服務中心或其他服務單位,告之您是一位傷殘人士,欲參加他們的活動,看看他們的回覆如何。您認為他們的處理符合「傷健共融」的理念嗎?為甚麼? 問題三 您知道甚麼是「通用設計(universal design)」嗎?「通用設計」的基本原則是甚麼?試舉例日常生活中見到應用了「通用設計」的設施。

    平等機會委員會《公眾對殘疾人士的態度基線調查2010》報告
    Fullwood, D. (1992). Chances and choices, making integration work. Sydney: MacLennan & Petty
  3. 而且醫學模式主張透過醫療復康的介入方法,去「治療」或「糾正」殘疾人士所面對的問題和困難,令無法通過復健來恢復身體功能的人,反而長期處於有障礙的生活。

  4. 2013年11月13日 · 相關文章. 傷健共融,一個宏大的理想,理念看似簡單人人懂,然而實踐起來殊不容易。. 與傷殘人士溝通,態度、了解和行動同樣重要。.

  5. 2013年8月7日 · 什麼是肢體傷殘? 我們平日最常見的肢體傷殘人士是需要乘坐輪椅的。 其實,肢體傷殘有很多不同類型,齊來認識一下肢體傷殘的特殊需要。

  6. 2014年8月5日 · 如何透過伸展運動提升有特殊需要人士的體適能及態度. 有時候,智障人士可能會出現不適當的行為,這些行為可能會令家長和老師感到困擾。. 如何處理這些行為?. 來看看以下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