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13日 · 現時本港私人普通科門診收費普遍逾300元若按350元計算每月到門診求醫一次一年醫療支出便達4200元假若每月就醫兩次一年醫療開支便會增至8400元意味如投保於一年內免自付費可到普通科門診就醫30次且保費低於4000元的門診保障已可鎖定一年的門診醫療開支然而目前市場上的門診保險保費差距可以很大以是次比較的門診保障為例一年保費可由388元至11,837元不等。 保費多寡主要受到自付額、一年保障診症次數及受保人年齡等因素影響。

  2. 2024年2月29日 · 最重要包括大灣區緊急門診大灣區豁免自負額及只需直接致電24小時客戶支援熱線投保人可啟動綠通服務於內地主要城市500多家三甲公立醫院使用門診預約服務/住院預約服務。 政府把7間位於粵港澳大灣區的醫療機構納入「長者醫療券大灣區試點計劃」,讓合資格的香港長者在大灣區使用醫療券時有更多選擇。 納入「試點計劃」的醫療機構包括5間提供綜合服務(全部均有提供牙科服務)的醫療機構和兩間牙科醫療機構。 政府預計各試點醫療機構今年第三季起陸續在「試點計劃」下展開相關服務,讓合資格香港長者可用醫療券支付費用,近170萬名合資格的香港長者將會因而受惠。 北上睇牙 紓港牙醫服務壓力.

  3. 2024年3月11日 · 現時公院急症室和普通科門診均免藥費專科門診則每種藥物收15元最多可處方16周藥量盧寵茂認為50元普通科門診拿這麼多藥急症室180元可照X光檢查還可以拿藥」,形容收費幾抵」,若市民小病時付出多些有助集中資源幫助大病患者。 他強調收費檢討首要考慮是醫療成本,其次是市民承擔能力、資源運用優次、照顧弱勢社群,「最終是社會接受程度」。 醫局另正檢討門診藥費. 范鴻齡昨日出席一個活動時稱,醫管局上年度藥物開支逾96億元,佔總開支逾一成,正檢討門診藥物收費制度。 他稱以往門診處方「需要時服」的藥物會開足16周分量,現已可減至原有的一半或四分之一,將探討能否將所有門診藥物限制於每次4周,其後覆配。 議員倡擴藥劑師開藥權限.

  4. 2024年4月2日 · 由此可見儘管不少僱主都有為員工購買團體醫療保險提供住院門診牙科等基本醫療保障但許多打工仔都明白隨着年齡增長身體出現問題的機會愈高且任職公司購買的團體醫保未必提供足夠保障根據10Life調查公司醫保一般只能為日間手術檢查或部分小病提供賠償逾八成的費用。 至於大病,如「通波仔」、癌症治療等,賠償率只有18.4%至32.4%,打工仔需要自行支付的金額可以超過14萬元。 因此,如想得到全面的醫療保障,打工仔可考慮在團體醫療保險之上購買一份俗稱Top Up的額外醫保。 所謂Top Up醫療保險,是指在原有醫保上加購另一份醫保,多數為填補公司醫療保險的保障缺口。

  5. 2024年5月13日 · 門診保險收費差距大 留意自付費 沈永年:買灣區現樓前留意物管質素 許健生:低空經濟 顛覆運輸行業 陳正犖:英倫銀行更接近減息 鎊匯料整固

  6. 2024年5月13日 · 【明報專訊】港股升勢停不了,上周恒指期貨已一度升破19,000點大關,無論藍籌、國企、科技還是小型股、低殘股全都相繼起飛。市傳中央減免港股通的紅利稅(股息稅)。消息令高息的國企紅籌大幅炒起,資金都憧憬稅率減免將吸引內地資金大舉湧入,提升高股息的國企、紅籌等估值。上周五急升 ...

  7. 2022年12月22日 · 明報專訊聯合醫務0722旗下聯合醫務中國前日與廣州市南沙區衛生健康局舉行共建南沙區穗港協作醫療聯合體項目啟動儀式」,宣布位於南沙國際人才港的金牌全科門診部開幕門診部標榜港式醫療服務患者除了可接受駐診醫生面對面問症亦可通過遠程會診服務連線香港醫生提供港藥及使用長者醫療券。 明報電子報訂戶登記. 如要讀取全文,請 按此訂閱或續訂 明報電子報服務。 現有訂戶請 按此登入 。 一個帳戶,即可穿梭三大平台——智能手機、平板電腦、桌上電腦,盡覽收費內容。 《明報電子報》功能: 今昔明報: 每日報章內容及昔日報章新聞* *桌面網頁版:最近10年. 《明報新聞》APP最近3年. 《明報電子報》APP:最近30天. 原版上載: 每日報章原版及昔日報章原版**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