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1日 · 2024 年 3 月 1 日. 0. 4904. 為什麼有許多保險業務員不斷與客戶聊天、面談,卻總是難以發現客戶的需求和痛點,與成交隔著咫尺之遙? 安聯人壽鋒鼎通訊處業務經理雨倫在面談時透過「數據」勾起客戶的憂患意識,使用「故事」分析實際的規劃作法,理性與感性兼具地為客戶服務,打造客製化的服務方式。 「經營客戶時,我發現客戶很喜歡分享,最討厭別人左右他的人生。 」雨倫談到面談簡報的經驗時如此說道,她認為銷售時的重點是要多花時間找到客戶真正的需求,因此會藉由報章、雜誌、各大平臺所製作的報告手冊,以及公司提供的調查資料來開啟話題,引起客戶興趣。

  2. 2023年7月1日 ·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23 年 7 月 1 日. 0. 937. 今年38歲的南山人壽元捷通訊處處經理高翊紘,談及對Z世代的特質和領導時坦言:「這不是一個很容易的課題,因為我們很難找到一個年份,就將族群的特質隔開。 」在平均年齡不到30歲的元捷通訊處,世代間的性格就好比光譜般,既有世代融合的特質、也有各自獨特之處。 在元捷通訊處,夥伴年齡恰好交界於Y世代(1980年後出生)和Z世代(1997年後出生)間,換算成年齡,夥伴年紀皆約莫落在20、30歲。 而在通訊處裡最年長的高翊紘處經理,就像大家的兄長般地照顧通訊處的年輕夥伴。 問起高翊紘,Y世代和Z世代之間,究竟有哪些共通的特質? 又該如何與夥伴共同扶持、成長,才能打造出一個高向心力的團隊?

  3. 2020年2月1日 · 1082. 許多業務團隊面臨組織老化和產能低問題,兩者相互惡性循環導致保險公司低估業務團隊的重要性。 即時發現團隊問題,運用全方位蛻變方程式,保持團隊活躍,績效及產能也能相應提升。 現今保險業已是八 後與九 後活躍的時代,卻有不少團隊來不及建立新生代領導人,近年來陳虎院長在8個國家協助許多保險公司蛻變,避免組織老化而產生問題。 陳虎指出,保險公司的經營要點有4:股東、內外勤員工、客戶及社會,每一家保險公司的經營目標必然都是做大、做強、做精,不論是做規模、做品牌,抑或是做績效,都要考量以上4點。 經營方向也跟著時代不斷演變,從過去著重規模,逐漸到市場份額,以及公司的利潤等,而如今保險公司的經營轉向重視內含價值。

  4. 2023年7月1日 · Advisers財務顧問雜誌.com. - 2023 年 7 月 1 日. 0. 1141. 鳳凰花開,驪歌響起,畢業生紛紛高拋學士帽。 走向職場的畢業生,每一年都為保險團隊裡注入新血和活力,但是社會上卻有不少聲量指出Z世代說話直接、離職率高,甚至不容易融入團隊中等特質。 究竟該如何善用Z世代的族群特質,打造出有創造力、榮譽感,並且優秀的保險團隊? 試著想想,你身邊剛畢業的年輕夥伴有什麼樣的特質? 他們是不是充滿熱情,但是容易挫折? 是不是說話直接,其實沒有惡意? 又或者充滿創造力,是團隊中的開心果? 在網路發達的時代,只要敲敲鍵盤就可以找到滿山滿谷的描述。

  5. 2023年10月1日 · 國泰人壽專招中華通訊處資深行銷總監施鈞睿認為成為績優業務員的關鍵根本就在於真心將客戶當朋友」,讓客戶更好所做的一切都是圍繞著這個核心價值。 「當保險業務員並不難只要做好兩件事自我管理和持續學習。 」施鈞睿認為保險業務員的時間自由特性是一把雙面刃很容易將業務員切成M型化懂得自律及持續學習不僅能成為合格的業務員邁向績優也是指日可待。 在這個資訊爆炸的時代,客戶同樣能接收到大量資訊,業務員不僅要與客戶同步成長,更要能夠透過自身專業加以消化、分析與延伸,想到客戶沒想到的,才能引導客戶發掘需求進而創造需求。

  6. 2023年10月1日 · 未來的趨勢必定是風險年輕化、多元化、嚴重化;風險管理成本高漲化,需求多元化、剛需化;產品多樣化、碎片化、精細化,因此保險從業人員必須讓個人知識化、專業化、嚴謹化、服務深度化,才能成為保險新世界的贏家。 經過3年多新冠疫情的干擾、行業的調整,以及宏觀經濟的全盤下行,未來的保險新世界會是什麼樣的面貌? 後疫情的未來10年又會是一個什麼樣的年代? 是回歸原點,愈加嚴峻,還是春天到來? 當大家都在談宏觀經濟、微觀經濟、世界觀與宇宙觀時,CIA500世界華人保險500強團隊執委會主席陳虎點出了關鍵點:當民眾的保險平均保額不到2年度的收入時,我們應該要關注的是「直觀」與「自觀」。 何謂直觀? 簡單來說就是週遭所發生的事;什麼是自觀? 即為自我心態。 後疫情時代未來的發展樣貌,陳虎認為「一切唯心照」。

  7. 2023年9月1日 · 君談到,大部分的從業人員其實都知道,如果業績不好,一定和活動量有很大的關連,因此當主管面對夥伴績效不佳的情形時,更應該思考的其實是「為什麼他知道自己的活動量不夠,卻還不去增加行程和拜訪量? 」事實上,能夠約束自己、自律的人總是少數,大多數的人都還是需要依靠團隊的力量,推動自己的執行力。 「面對危機時,如果可以穩住腳步,對於團隊未來發展來說是一個好機會。 」而藉由榮譽獎項的指引,增加夥伴的積極度和動力,與口頭宣導和鼓勵相比,往往是一個更有效的方法。 陳君所帶領的團隊,通常會鎖定公司的大型榮譽獎項,期勉大家可以以此做為目標,成為公司的指標性傑出團隊,此外,單位內各主管間對於目標的共識相當重要,大家的想法一致,才能一起前行。 除了設立一個明確的目標外,還需要加強夥伴們在數位時代的展業能力。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