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王維明 (1967年 — ),生於台北, 國立臺北藝術大學 戲劇學系畢業。. 自1991參與 楊德昌 導演電影《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A Brighter Summer Day》工作後,便師承楊德昌,開始投入電影工作。. 多年至今,王維明已參與製作了多部電影,包含楊德昌導演的《 獨立 ...

  2. 2019年12月28日 · 2019年12月28日. A REALLY HAPPY FILM. 《大約在冬季》是王維明繼《寒蟬效應》後第2部劇情長片,他說早在2015年,齊秦和饒雪漫就有初步構想,2018年1月加入創作團隊後,王維明先重整了劇本的敘述方式,再來是鼓勵饒雪漫把這劇本發展成小說。 也就是說,電影故事大綱衍生出小說和電影這兩個作品。 在小說寫作過程中,王維明同時也參與劇本的敘述與結構。 王維明表示,如何把歌曲的情懷搓揉到電影的劇本,是他接拍時最大的自我期待。 拍攝過程中,男女主角在齊秦的演唱會上相識與重逢是最難的,因為電影開拍的第二週就要拍掉電影的頭跟尾,在同一場地,故事背景從1991年跨越2019年,對導演的鏡頭調度和演員的情緒來說都是艱難的考驗。 A REALLY HAPPY FILM.

  3. 2014年10月15日 · 導演王維明最新電影「寒蟬效應」,籌備近三年,拍戲過程中,有辛苦,有感動,老婆陳婉若也給予完全的支持,「我做的就是把家顧好,讓他無 ...

  4. 2022年7月26日 · 王維明而言,經典的不單單是《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和場景,更是當時與楊德昌共同創作的回憶。 許多創作的時刻,王維明選擇讓直覺先行,「直覺是你的自信,可是不能只用直覺去支持所謂的『創作』的直覺,而是要用很大的理性與創作準備去 ...

  5. 2014年10月24日 · 王維明畢業於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2003 年起在台灣、香港與中國開啟廣告導演生涯,曾於多項國際廣告大獎大放異彩。 《寒蟬效應》 改編自真實社會事件,王維明說,當他決定開拍這部電影時,他的摯友、長年獻身防治家庭暴力與性侵害等案件的公益律師 賴芳玉 ,從未質疑過他,且非常企盼,「因為她認為, 這樣的故事所產生的多面性、法律所無法釐清的人性和困境,可以透過電影這種的藝術形式,促使大家面對並進而探討。 2010 年,王維明初次聽聞一位律師朋友講述此案件,彼時深陷其中的他非常糾結,乍聽,王維明便有意改編這個故事。 對方很訝異,因對他來說,這不過是一起法律事件,但王維明看到的卻是在法律事件的當下,許多人與這個事件的相互撞擊,「 為什麼人會變得那麼自私? 那麼扭曲?

  6. 王维明,出生于台湾省中国台湾导演,1992年毕业于国立艺术学院戏剧系,多年来,担任电视及电影编剧工作,参与制作台湾、日本、香港多部电影,包括《独立时代》、《麻将》、《一一》、《胜者为王》、《特工》、《The Breath》《不能说的夏天》等。

  7. 王維明生於台北國立臺北藝術大學戲劇學系畢業。 自1991參與楊德昌導演電影《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A Brighter Summer Day》工作後,便師承楊德昌,開始投入電影工作。

  8. 2022年11月19日 · 王維明,出生於台灣省,中國台灣導演,1992年畢業於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多年來,擔任電視及電影編劇工作,參與制作台灣、日本、香港多部電影,包括《 獨立時代 》、《 麻將 》、《 一一 》、《 勝者為王 》、《特工》、《 The Breath 》《 不能説的 ...

  9. 王維明. WANG Wei-ming. 0. 職業類別: 導演. 個人簡歷: 1967出生,國立藝術學院 (現為台北藝術大學)戲劇系畢業。 早期跟隨楊德昌導演拍攝電影,參與《一一》、《獨立時代》、《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等片之幕前幕後工作。 2003年投入廣告界,執導過數百支廣告作品,累積豐富的現場調度及影像語言創作經驗,爾後於2014年推出個人首部劇情長片《寒蟬效應》,獲金馬獎諸多獎項之提名肯定。 近年持續投身於電影創作領域。 其他作品: 導演. 2002《真實影像》 (電視電影) 2001《重新維修101》 (電視電影) 1995《私密》 (短片) 張貼日期:2005/03/16. 更新日期:2022/02/08. 友善列印. 轉寄. WANG Wei-ming. 導演.

  10. 王維明1967年生於台北,1992年畢業於國立藝術學院戲劇系。 自1991年,以自薦參與楊德昌導演電影「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拍攝後,便開始積極投入電影幕後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