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熱門政治人物

搜尋結果

  1. 中文名. 朱镕基. 性 别. 男.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籍 贯. 湖南长沙. 出生日期. 1928年10月. 毕业院校. 清华大学. 政治面貌. 中共党员. 目录. 1 人物履历. 2 担任职务. 人物履历. 播报. 编辑. 1947年-1951年 在清华大学电机系电机制造专业学习并参加“新民主主义青年联盟”。 1951年-1952年 任东北工业部计划处生产计划室副主任。 1952年-1958年 在国家计委燃动局、综合局任组长,国家计委主任办公室副处长,国家计委机械局综合处副处长。 1958年-1969年 任国家计委干部业余学校教员、国民经济综合局工程师。 1970年-1975年 下放国家计委“五七”干校劳动。

  2. 一、闭门谢客 在家读书. 2003年3月朱鎔基正式从国务院总理的职位退休温家宝接任总理当了七年副总理和五年总理的朱鎔基退休后一下子从公众视野中销声匿迹。 时至今日,一年过去,不见踪影的朱鎔基,一切都好吗? 这位昔日威风八面的铁腕人物,离开轰轰烈烈的政治舞台后,其退休生活又是一番怎样的情景? 一年前,朱鎔基任期届满时,海外媒体曾热衷揣测他的去向,有说他可能回清华教书,有说他可能回故乡归根,有说他可能以某种方式尽余热。 至今看来,这些揣测无一正确。 正式退休前,朱鎔基在最后一次听取香港特首董建华进京述职时,曾向在场询问其去向的记者透露:退休后,将闭门谢客,在家读书。 果然,告退政治生涯后,他深居简出,低调异常,不再于公众场合露面。

  3. 朱镕基传是2012年香港中和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 [美] 龙安志。 总共有360页。 中文名. 朱镕基传. 作 者. 龍安志. 出版时间. 2012年1月. 出版社. 香港中和. 页 数. 360 页. ISBN. 9789881588104. 装 帧. 平装. 价 格. HK$128. 目录. 1 内容简介. 2 作者介绍. 内容简介. 播报. 编辑. 全球唯一中文本 德国前总理赫尔穆特˙施密特撰写序言 世界贸易组织前总干事素帕猜˙帕尼帕迪博士撰写前言 在香港金融领域出任公职的生涯里,我曾有幸遇上朱总。 他为人高瞻远瞩,处事运筹帷幄,加上鞠躬尽瘁的态度,一直是我学习的榜样。 朱总对我的支持、鼓励和称许,更为我的工作增添了无限的动力。

  4. Levin ZHU. 国 籍. 中国. 民 族. 汉族. 毕业院校. 南京气象学院 、 威斯康星大学. 目录. 1 人物经历. 2 个人生活. 3 主要贡献. 4 所获荣誉. 人物经历. 播报. 编辑. 云来(2张) 1994年,云来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毕业,获得大气物理学博士学位。 此后,云来转换专业,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获得芝加哥帝博大学会计硕士学位。 毕业后,他先是在安达信会计师事务所芝加哥地区担任了一年的高级会计师,之后又在瑞士信贷第一波士顿公司任投资顾问、高级副总裁。 1998年,云来进入中国国际金融有限公司香港分部。 加入中金两年后,云来进入中金管理委员会。 2004年,云来出任中金CEO。

  5. 朱镕基是一个毫无背景而又在中国政坛脱颖而出﹑就任中国国务院第五任总理的人﹐也是中国乃至世界最具有传奇色彩的领导人物之一他心系国运兴衰﹐不苟言笑﹐殚精竭虑﹐力挽时艰﹐清政廉明﹐刚直不阿﹐嫉恶如仇﹐严於律己﹐克尽职守无论在国家经委﹑上海工作﹐还是荣升国务院常务副总理﹑总理﹐朱镕基都充分展示出自己的坚定从容的睿智和才能。 严厉和自信是朱镕基十分鲜明的性格特徵。 朱镕基是一个感情丰富而又充满 正义感 ﹑ 幽默感 的人物。 (一) 一九九一年﹐年逾花甲的朱镕基由上海调任国务院副总理﹐当时的 中国经济 正处於「疲软」﹐生产衰退﹐人心不稳﹐ 三角债 盛行﹐接踵而来的是 房地产热 ﹐开发区热﹐集资热等﹐供需脱节令物价飞涨。

  6. 朱镕基答记者问是2009年8月1日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朱镕基答记者问编辑组该书收录了朱镕基同志在担任国务院副总理总理期间回答中外记者提问和在境外发表的部分演讲

  7. 0. 《朱镕基讲话实录是2011年9月 人民出版社 出版的图书作者是朱镕基。 该书共四卷 [1] ,记录了 朱镕基 领导中国经济的历程,内容涉及中国财税体制改革、 金融体制改革 、国有企业改革、 社会保障体制改革 、 投融资体制改革 、 住房制度改革 、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冲击、治理 通货膨胀 等经济社会各领域重大问题。 中文名. 朱镕基讲话实录. 作 者. 朱镕基. 类 别. 领袖著作. 出版社. 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 2011年9月. 页 数. 524 页. 定 价. 196 元. 开 本. 16 开. 装 帧. 平装,精装. ISBN. 9787010101286. 目录. 1 内容简介. 2 作品目录. 第一卷. 第二卷. 第三卷. 第四卷. 3 作品鉴赏.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