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1月1日 · 2024年度各項免稅額扣除額調漲. 財政部近期表示,因應物價上漲,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漲幅達標。. 2024年 綜所稅免稅額 調升5,000元至9萬7,000元; 標準扣除額 調升7,000元至13萬1,000元, 薪資及身障扣除額 皆上調1萬1,000元至21萬8,000元。. 於2025年5月報稅時適用 ...

  2. 2019年4月1日 · 將資產配置於海外構成因素及來源眾多,因此並非匯回的海外資金皆屬於海外所得,非屬海外所得也就毋須課徵所得稅。 根據相關的財政部解釋函令,規定個人需提出對自己有利的資金來源證明文件,並自行辨認匯回海外資金構成內容,然後向稅捐稽徵機關申報。 舉例:海外投資100萬元,數年後匯回本利和110萬元,僅須就孳息10萬元的部分計入海外所得額,並非以匯回海外資金全額110萬元課徵所得稅。 非海外所得: 投資本金、借貸款項、存款本金等。 海外所得: 營利所得、薪資所得、利息所得、境外遺產繼承、贈與等。 2.區分課稅年度. 確認其資金來源屬海外所得後,接下來判斷其所得是否超過核課期間。 若其海外所得已申報課稅者,自然沒有被課稅的問題;如果過去沒有申報者,則進入下一個判斷階段。

  3. 2022年6月1日 · 隨著國際經濟環境快速變化,財政部為了能跟上科技發展腳步,追求課稅效率化,準備透過完備稅法並掌握稅源,以遏止逃漏稅。 財政部已規劃擴充資料中心雲端平臺,建置大數據分析區,導入電子發票大數據分析等,利用跨域資料庫或大數據來進行課稅資料的蒐集。 財政部一直都有列管電腦選案,80年代開始建置電腦選案系統,千禧年後為精進系統曾委外資訊公司開發,2015年還特別建置了賦稅再造國稅系統。 財政部可以運用各種資料來源,篩選逃漏稅風險較高的案件,資料來源包括綜合所得稅結算申報系統、扣免繳申報資料、資金匯出入資料、入出境資料、營業稅申報及進銷貨檔、海關進出口報單、營利事業所得稅結算申報系統及財政部核定檔等。 臺灣現在已擁有高科技查稅系統網。

  4. 2022年12月1日 · 從數據上看來,臺灣在他人支援的分數上相對較高,民眾可取得緊急救難相關貸款、紓困等方式充足,這部分相對來說則不需要太過於擔心。 報告中顯示,20~29歲年輕世代是金融風險抵抗力唯一退步的族群,其背後原因為何? 那麼,針對這一世代族群,保險業務員可以如何協助其提升金融風險抵抗力? 在各世代中,20~29歲年輕世代是金融風險抵抗力唯一退步族群,主要因素是由於金融素養低下(見圖2、3)。 這當中「年齡」可能是很大的背後因素,因為許多的金融素養是靠時間累積而來,或是過往有被騙、投資失利等狀況發生,再從中學習、成長、改正,因此年輕世代生活經歷還不足的情況下,就可能造成金融素養不足的狀況。 換言之,提升民眾金融素養將是扭轉其金融風險抵抗力低下的關鍵。

  5. 2018年5月1日 · 瞭解這些在稅法上有限額規定的會計項目,除了可以省下稅金外,對於公司的整體營運規劃,費用控制等亦有幫助。 以下介紹常見的限額項目: 旅費:國內差旅費、國外差旅費及停車費、通行費、汽油費、計程車資等. *限額: 1.國內差旅膳什費: 職員每日600元(以下幣值若無另行註記,以新臺幣計)、董事長、總經理、經理、廠長以上每日700元。 ※員工出差日支膳什費超過財政部核定免稅標準則:超過免稅日支膳什費部分列屬「薪資」,免扣繳,但須申報扣繳憑單。 2.國外旅費: 宿費及膳什費:依「中央政府各機關派赴國外各地區出差人員生活費日支數額表」,如出差上海,每日生活費可認列美金267元、紐約市美金308元。 3.例外: 公司訂有「宿費檢據核實報銷辦法者」,宿費檢據核實報銷、膳什費依日支標準5折計算。 捐贈.

  6. 2019年4月30日 · 最近因為外界開始質疑RBC比率這個指標有許多缺陷,因此主管機關希望加入另外一個預警指標,也就是保險業淨值比,做為另一個監理的標準,如果保險公司淨值比低於一定程度,就會請保險業者「喝咖啡」,要求相關的改善方案或是要求增資。 雖然保險業的淨值比是一個很好理解的指標,即是淨值占整體資產的比重(淨值比=淨值/資產×100%),直覺來看,得出的數字愈高的話,代表這間保險公司的資產超過負債愈多,未來償債能力愈好,相對應付風險的能力也愈強。 別忽略過去歷史的演變. 但今天我們會開始考慮用保險業淨值比做為另外一個監理的預警指標,代表著其實已經忽略了過往我們一路追求更好指標的歷史演變過程。 其實,過去臺灣在衡量資本適足這個概念的時候,已經做過很多討論、花了很多力氣。

  7. 2023年10月1日 · 關於這本書 素有「壽險奇葩」、「大馬鬼才」、「壽險怪傑」等稱號的業務高手陳金國,在其從業道路上,面對客戶拒絕不下1萬次。千錘百鍊的烈火考驗,讓其領悟到拒絕是成交必經的過程,經過100次拒絕,就要堅持101次說明。這份堅持的信念,終能讓客戶改孌拒絕的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