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2月1日 · 繼續率的通用計算方式大致為: 如果要具體計算13個月或25個月的繼續率,則在計算時考慮相應的時間項目即可。 以13個月保單件數繼續率為例,假設A業務員的保單件數情況如下: 2022年1月簽下保單10件; 2023年2月剩餘的有效保單只有9件。 那麼,A這個月的「13個月保單件數繼續率」為90%,具體計算過程如下: 9件÷10件×100%=90% 不同繼續率指標,該以哪個為準? 前文提及,繼續率分為保費繼續率、保單件數繼續率和保額繼續率。 至於哪項指標更重要,不同的立場有不同的答案。

  2. 2024年3月1日 · ICS作為新一代的清償能力制度以現時利率衡量保險公司資產與保險負債並以動態加壓情境衡量風險資本額能較精準地衡量保險公司實際的曝險情形與清償能力。 保險公司接軌IFRS 17及ICS的因應措施. 保險公司該如何面對即將來臨的IFRS 17與ICS? 蔡康從「資產配置」、「商品發展趨勢」等面向進行解析。 資產配置:在接軌IFRS 17與ICS之後,保險公司對於資產負債的管理難度雖大幅提升,卻也帶來不少好處,蔡康舉例:「在過去,我們沒辦法判斷死差、費差、利差所帶來的收益,但若使用IFRS 17就能更清楚辨別每個項目的財務來源,讓管理者更有效地強化企業體質。 此外,蔡康也特別提醒企業必須關注股東的投資情緒。

  3. 2023年10月1日 · 實支實付險一直是近年深受民眾青睞的險種,然而在接軌IFRS 17、通貨膨脹以及醫療技術不斷進步等諸多考量下,保險公司勢必會對較早年的保單做出調整,這也導致近期不少實支實付險改版,在這樣的情況下,民眾該如何確保自身的保障依舊充足?. 本次火線 ...

  4. 2021年5月1日 · 此次的第六回經驗生命表將會使臺灣保險公司的死差益產生變動。. 死差益是實際死亡率低於預定死亡率按預定死亡率收取的純保費支付實際死亡成本後有盈餘而產生的利益。. 保險公司過去計算保費時高估了未來的利率營運上有利差損」,因為臺灣 ...

  5. 2020年5月1日 · 產品成本: 考慮了產品定價利率分紅或萬能產品結息平均年化賠付支出以及對附加費用率按產品預期存續期進行年化扣減。 管理成本: 包括人力成本固定成本監管費用等為實際管理費用率按產品預期存續期分攤上述三者均按照保費存續期分攤加總即為全口徑年化成本」。 其中銷售成本與銷售通路有關,從高至低排序依次為:傳統通路(如銀保/個險,年化0.5~2%,其中個險按照基本法就達到60%甚至更高)、網路通路(年化0.1~1%,公司早期借用阿里巴巴招財寶只收0.1%手續費,目前已逐年提高)、直銷通路(接近0%)、創新通路(合作方提供補貼時,可能導致銷售成本為負)。 產品成本與產品類型有關。

  6. 2023年1月1日 · 對於臺灣壽險業來說,目前面臨最大的挑戰,應是主管機關為了強化監理作為,預計在2026年1月1日同時實施IFRS 17及ICS 2.0這2個新制度。. 今年距離2026年僅剩3年時間,如何讓各財務指標能夠合於標準,是各家壽險業亟待解決的主要課題。. IFRS 17在財報的計算上相對 ...

  7. 2020年3月1日 · 1030. 大陸泰康保險集團首席財務官、首席風險官周國端表示,談壽險公司價值管理,首先要瞭解哪一些指標可以代表壽險公司價值。 以下是有關壽險公司價值管理的幾個重要概念: 1.公司財務管理的3個重要指標: 會計指標(側重於財務報告視角)、價值指標(側重於股東、投資人視角)、償付能力指標(側重於監管視角)。 而在會計指標中,又包含2個指標,即剩餘邊際(側重於損益視角)、稅後營業利潤(側重於主業經營表現視角)。 周國端表示,在實踐中,他最注重的是剩餘邊際指標。 2.新單價值: 是從股東角度審視公司保費收入建構在股東認為合理的投資報酬率和預期報酬率基礎上得出的。 相對於新增剩餘邊際,新單價值雖然與公司未來的損益有關,但並不直接相關。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