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新加坡自由行2023 相關

    廣告
  2. 上個月有 超過 100 萬 名用戶曾瀏覽 agoda.com

    立即預訂可慳更多,Agoda®一直保證最低價! 我們全天候為你提供協助,出走都唔會注定一人!

    • 折扣優惠

      計劃緊下次旅程?

      我們為你提供最抵優惠!

    • 花蓮縣

      超值酒店,神秘優惠

      先訂後付,節省更多!

搜尋結果

  1. 2023年1月1日 · 港人一向喜歡旅遊,可是過去近3年在新冠疫情下難以外遊。踏2023,很多港人經歷疫情後重新出發,到不同地方旅遊。明報電子平台組較早時訪問數十名市民,了解哪裏是港人最想去的旅遊地點。

    • 新加坡現對香港「格食格」
    • 反思香港的國際觀
    • 亂後能否出現中興
    • 香港、中國、世界

    世界不再一樣,「香港」作為城市符號,除標榜過去傳奇外,欲掌握將來,需放下傲慢和心障,切實變革,回應本世紀巨變,不再原地踏步,或陶醉於追憶。再論「香港vs.新加坡」,因可作思考未來的切入點。 第一,新加坡最有條件替代香港。雙城皆傳承英式制度的華人為主社會,但新加坡比香港更全面,實行西敏寺式議會民主,英語為日常語言,既親近西方又維持與中國友好,定位於亞洲及國際交匯樞紐,近20年經濟創新走得比香港前,社會凝聚力和官民互信度優於香港,管治階層重領導力、勇於改革。雖為小國,卻具中型國家規模的軟實力和國際話語權。 新加坡現對香港「格食格」,處理新冠病疫比香港進取,去年率先走出疫情,全年經濟增幅3.8%,香港卻見負增長3.5%。21世紀被稱為亞洲的世紀,儘管香港於回歸初年已打造「亞洲國際都會」品牌,實際上...

    香港傳統的國際視野主要面向西方英語國家,在全球南北、東西之間,傾斜於北方和西方,忽視新興經濟體和發展中國家,過於短視功利,看不到世界的多極多邊及未來動力所在。回歸後在國際舞台上,不善於利用《基本法》賦予的「中國香港」身分,敘述香港故事,過於用西方視角及財金資本主義話語,缺乏亞洲和中國眼光及文化內涵。 近年社會過度內向本土,論「熔爐城市」不及紐約倫敦,文化族裔上的包容性薄弱,而資金和人才愈來愈依賴內地(註2)。國安法下香港變得謹小慎微,又怕西方滲透,自我收縮國際格局,目前急於開拓與中東和東南亞的關係,但已落後於新加坡(註3)。新加坡因乃屬主權國家,銳意外交,國際關係遠比香港活躍,網絡廣闊及多層次,並積極影響世界,如推動「香格里拉安全對話」。 國際智庫和媒體近年對香港多負面評價報道,認定其自由倒...

    若以為經濟搞上去、民生改善,便能出現類似上世紀70年代麥理浩式的中興,過於一廂情願。當年港英從專權逐步走向改良開明,只屬軟性威權主義(soft authoritarianism),不過那時寄人籬下的很多港人,視為可接受的進步。同樣,新加坡的「非自由的民主」,常被比作家長式管治,亦由早期嚴管逐漸邁向開明,今天國際受落,甚至有譽為強政善治。 時移世易,當今全球烽煙四起、民粹氾濫、經濟不穩、地緣政治惡化、區域競爭加劇,香港很難再現50年前的地緣經濟優勢,反成美中角力的受損者。新千年世代意識上挑戰權威,要求透明、問責和參與,不易認同其視為排斥性的新威權管治,所以人心更難回歸。在地緣政治操弄下,國際上懼中、疑中當道,也同時質疑香港的體制。 歷史告訴我們,沒有一個偉大城市不可以衰落,當然也可以重塑(re...

    沒有中國,香港失去根基;沒有國際聯繫,香港失去對國家的價值。香港愈融入中國軌道和體制倫理,愈須於一國兩制下維持其制度獨特性和外向功能,透過特區面相,讓世界看到中國的多樣。世界存在共同命運和基本價值,但走向現代可有不同路徑,不止有西方或東方之路,需要多元文明的對話。就此,香港應可起些橋樑作用。 香港融入國家大局,最終須問「國家所需,是否香港所長?」站穩國家不等於拒絕西方,中國不主張脫鈎,仍重視與西方國家尤其歐洲的關係。若與西方聯繫的功能弱化,香港相對於內地城市便失去特殊價值。目前地緣政治對壘,國家更需香港再展中介和突破作用。至於西方,為何仍需要香港?最終視乎他們如何看中國長遠前景及香港在當中之影響。他們也在想:新加坡能否提供更適切之中介功能? 註1:見網址https://bbc.in/3ScM...

  2. 2024年5月11日 · 機場管理局發出新聞稿,歡迎中央政府宣布將個人遊計劃(俗稱自由行)擴展至8個內地城市。 該局指擴展個人遊計劃預計將有助推動香港與相關城市的航班連接,進一步提升香港國際機場的航空交通量及旅客量。

  3. 2024年1月3日 · 美國智庫卡托研究所(Cato Institute)和加拿大菲沙研究所(Fraser Institute)新近發布2023年度人類自由指數(Human Freedom Index),在涵蓋的165個國家和地區之中,香港排名46,較2020年的第29位急跌17位。

  4. 2024年5月21日 · 在他們60年的治理下,新加坡創造了兩個奇蹟:一是把世界上最不宜居的地方(沒有資源、沒有淡水、沒有農業、終年高溫)建成世界上最宜居的花園城市;二是在一黨長期執政的條件下,實現了經濟繁榮、政治穩定、民主法治、政府清廉、種族和諧。 同樣被譽為草根精英的黃循財,沒有李顯龍的顯赫出身,而與吳作棟一樣,都是從基層,透過自身努力,一步步攀登到領導地位。 從李光耀交棒吳作棟開始,新加坡的權力轉移都是在執政團隊內部同儕間的推選。 黃循財出任第四代領袖亦不例外。 雖然這中間有些轉折,因李顯龍原本屬意的接班人王瑞杰退出,李顯龍便委任黨主席許文遠,約談19名包括黃循財在內的內閣成員及兩名元老。

  5. 2023年1月6日 · 中國大陸2023年1月8日起放寬出入境限制,東南亞旅遊熱點泰國、馬來西亞及新加坡,則收緊旅客入境防疫,本文整理星馬泰的最新防疫要求供讀者參考。. 泰國政府宣布1月10日起,所有香港及澳門旅客入境泰國:一.不用出示疫苗接種證明;二.不用出示 ...

  6. 2023年3月16日 · 國際航空運輸研究機構Skytrax公布今年世界機場大獎(the World Airport Awards)排名,排首三位依次為新加坡樟宜機場、卡塔爾哈馬德國際機場及日本東京羽田機場,香港國際機場排名第33,較去年的第20下跌13位,為自2018年以來持續第5年下跌。

  1. 新加坡自由行2023 相關

    廣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