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其他人也問了

  2. by Hong Kong Arts Festival. 九月 21, 2022. Share to. 文:珍今. 「我們這輩文武生最崇拜的就是新馬師曾祥哥),在我的心目中他的唱做唸打』,是無懈可擊的。 」新劍郎田哥如是說眾所周知粵劇伶王新馬師曾 (1916-1997),素有慈善伶王」、「文武生王等美譽。 他的風格自成一派,粵劇及京劇功架兼擅,獨特的「新馬腔」更為人津津樂道;其廣闊的戲路,在粵劇界更是無出其右,多年的演藝生涯,為觀眾留下不少粵劇及電影名作。 在香港藝術節創辦初期,新馬師曾已兩度亮相其間。

    • 音樂

      既然是聖樂,就賣宗教吧?但非教徒會找到幾大意義呢?我無 ...

    • 歌劇

      眾所周知,粵劇伶王新馬師曾(1916-1997),素有「慈善伶王」 ...

    • 戲劇

      《我們最快樂》原意於 2020 年藝術節首演,但疫情瞬間爆發 ...

    • 舞蹈

      面對跨國巡演仍處於停擺狀態,香港藝術節特別策劃了一個別 ...

    • 生平
    • 電影作品列表
    • 人物關係
    • 外部連結

    新馬師曾8歲時父母離異,其父鄧祺以賭為生,而且是粵劇迷,母親羅蓮;離異後與母親來港生活,母親當傭工期間,鄧常被庶母刻薄捱罵,終離家出走流浪街頭,後遇上江湖藝人收留並學藝,茶座表演期間得到老行尊何細紀賞識,經轉介到何壽年學藝,經傳統功架訓練成績突進;一年後以「太平統一」名義到汕頭演戲,初踏台板,無論唱功台步均頭頭是道,被譽為「神童」。當時他擅模仿馬師曾,於是他師傅給他改了「新馬師曾」這個藝名。及後在香港太平戲院表演,場場爆滿,戲院也因此轉虧為盈。新馬9歲時跟隨何世杞學藝,10歲在利舞台演出,並與生母相認。11歲加入一統太平班,到下四鄉演出。17歲恢復「自由身」(脫離原學藝師傅)後,跟隨薛覺先學藝。及後並赴上海欣賞京劇名伶林樹森、蓋叫天;並向林學習京劇,唱腔自成一格。往後事業一帆風順,以拍電影、...

    1950 《五福臨門》飾 馬小福
    1951 《歌唱沙三少》飾 沙三少
    1951 《雙料夫妻》飾 馬若雲
    1952 《傻人艷福》飾 楊昌年
    髮妻 梅麗芳:離異,後改嫁移民美國
    二妻 梁添添:29歲因肺病早逝
    三妻 賽珍珠:離異,攜三子移居英國
    四妻 洪金梅(小舅:洪家全、洪泉,小姨:洪國華)
  3. 1952年娛樂之音選舉出梨園三王即花旦王芳艷芬文武生王新馬師曾和丑生王梁醒波他們得讀者投票以票數最高當選製片商就把他們一起請來拍電影增加號召力1953年起大批由他們三人主演的電影應運而生患難見真情》、《春風得意鳳求凰》、《再戀負心人》、《一年一度燕歸來》、《無端端發達》、《太太有喜》、《一家八口一張床等等。 《大觀園》上下集,陣容最鼎盛,新馬、芳艷芬、梁醒波、李香凝、鳳凰女、蘇少棠、余美華、歐漢姬、梅蘭等。 在新馬的文藝粵語片中,《大觀園》是成續較好的一部。 每個角色都多采多姿,多襲服裝在不同場景出現。

  4. www.hhartcentre.com › stars › sungmachijung慈善伶王新馬師曾

    新馬師曾 (1916年6月20日-1997年4月21日),本名 鄧永祥 ,暱稱 新馬仔 ,最初跟隨江湖藝人學藝,一年後以「太平統一」名義到汕頭演戲,被譽為「神童」。. 當時他擅於模仿 馬師曾於是他師傅給他改了新馬師曾這個藝名。. 新馬師曾 除了跟隨 薛覺先 ...

  5. 簡介. 期待已久! 藝術節舞台再現新馬師曾經典戲寶. 新一代紅伶傾力演出,向伶王致敬. 享有慈善伶王」、「文武生王等美譽的粵劇伶王新馬師曾 (1916-1997),兼擅粵劇及京劇功架風格自成一派以京為粵用的獨特新馬腔更是叫人津津樂道京劇名伶裴艷玲曾大讚新馬師曾真聲與假聲結合流暢」。 挾神童之名出道,不到四十歲便贏得「文武生王」的美譽,與「花旦王」芳艷芬、「丑生王」梁醒波及「武生王」靚次伯齊名。 他也是演唱南音的佼佼者,每每把南音加入粵劇演繹之中,風格別樹一幟。 廣闊的戲路在粵劇界更是無出其右:上至風流皇帝,下至尋常小人物;不論喜劇、悲劇,還是文場、武戲,每個角色都叫戲迷難忘,新馬師曾多年的演藝生涯為觀眾留下不少粵劇及電影名作。 香港藝術節創辦初期,新馬師曾已先後兩度亮相其中。

  6. 2022年9月22日 · 字旅相逢. 圖片:香港藝術節提供,謹此致謝。 標籤: 御玲瓏 戲曲中心 新馬師曾 粵劇 藍天佑 鄧美玲 阮德民 香港藝術節. 第50屆香港藝術節延續篇新馬師曾名劇展。 「我們這輩文武生最崇拜的就是新馬師曾祥哥),在我的心目中他的唱做唸打』,是無懈可擊的。 」新劍郎(田哥)如是說。 粵劇伶王新馬師曾(1916-1997),素有「慈善伶王」、「文武生王」等美譽。 他的風格自成一派,粵劇及京劇功架兼擅,獨特的「新馬腔」更為人津津樂道;其廣闊的戲路,在粵劇界更是無出其右,多年的演藝生涯,為觀眾留下不少粵劇及電影名作。 4齣名劇. 在香港藝術節創辦初期,新馬師曾已兩度亮相其間。

  7. 文武生 是 粵劇 中的獨有行當,是生角的一種,把小武小生合併而成,負責表演文戲及參加武打場面。 由於要能文能武,對演員要求很高。 現代 粵劇 有很多 [1] 「女文武生」演出,為了讓身材變得魁梧,常常在戲服內加穿 棉衣 。 高高的文武鞋也協助製造昂藏七尺的將帥形象。 著名女性文武生 [ 編輯] 陳皮梅 (粵劇演員) 任劍輝. 龍劍笙. 陳劍聲. 蓋鳴暉. 劉惠鳴. 著名男性文武生 [ 編輯] 新馬師曾. 何非凡. 麥炳榮. 陳笑風. 林家聲. 羅家英. 呂雁聲. 吳仟峰. 林錦堂. 文千歲. 阮兆輝. 梁漢威. 龍貫天. 李龍. 參考來源 [ 編輯] ^ 女戲班雙城記 星島日報.作者:凌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