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0年7月30日 · 總統李登輝高齡98歲,從政將近50年,經歷兩蔣時代,並擔任總統執政長達12年,對台灣的民主進化過程,有著不可磨滅的貢獻,今(30)日傳出病逝,消息震撼各界。. 而李登輝一生中,有許多關鍵的談話跟口頭禪,讓人印象深刻,一起來回顧他的經典 ...

    • 出生
    • 受蔣經國青睞,步入政壇
    • 權力頂峰
    • 台海「飛彈危機」
    • 「兩國論」
    • 政黨輪替
    • 評價習近平
    • 「台灣人的悲哀,台灣人的幸福」

    李登輝生於1923年的日本殖民時期的台北州(現在新北市)淡水郡三芝莊,為台灣客家人後代。自小在台灣接受日式教育,1943中學畢業前往日本就讀京都大學農業經濟系,日文名字是岩里政男。 1945年二戰期間,李登輝的兄長,被日本軍隊徵招,戰死南洋。 因為戰亂,李登輝在日本求學中斷,被迫返回台灣,並於1949年李登輝畢業於台灣大學。1952年赴美攻讀碩士後返台,在當時的台灣省政府任職。1965年,李登輝再次赴美,於康奈爾大學工讀農業經濟博士,學成後返台回到當時的中國農村復興聯合委員會(農復會)工作,開始步入政壇。

    1972年,時任台灣行政院長的蔣經國看重李登輝的農業專長將他招至麾下,擔任行政院政務委員。之後李登輝政治之路扶搖直上,先後出任台北市市長,中華民國台灣省政府主席,並在1984年獲蔣經國提拔,擔任副總統一職。 1988年蔣經國在總統任內逝世,李登輝繼任總統。之後,李登輝與黨內本土派及反對黨民主進步黨推動總統直選,當選台灣首屆直接民選總統。

    1990年代是李登輝執政的黃金時期。他帶領的國民黨與反對黨民進黨時而鬥爭時而合作,開啟台灣政治民主化過程,包含修改憲法以及廢除國民大會。國際上評論李登輝,稱在其治理下台灣完成政治民主化,過程中沒有引發流血內戰或軍事政變,在當代歷史中少見,他被外媒稱為「民主先生」(Mr. Democracy)。 然而,在台灣島內,李登輝從政之路並非一帆風順。為了處理國民黨內複雜的權力幫系,以及黨內政敵對他的挑戰,他在黨內開啟了多年的權力鬥爭,向世人展現出他高超的政治手腕。雖然屢戰屢勝,也有人批評李登輝在掌握權力期間,與台灣財團勢力以及地方派系接觸過於密切。 回顧1990年代,當年近身採訪李登輝及國民黨政爭的台灣資深記者周玉蔻,在1992年出版的《李登輝的一千天》書中記載,李登輝如何在一千天中,一步步過關斬將,...

    1994年,在國民黨內部權力鬥爭大獲全勝後,李登輝接受日本記者司馬遼太郎專訪提及「身為台灣人卻無法為台灣做些什麼,可謂『台灣人的悲哀』」,掀起風波。 後來有評論認為,李登輝的「台灣人的悲哀」論正式表達台灣人獨立於中國的主權意識。然而,也有外省族群(主要指跟隨國民黨來到台灣的軍人和其家眷)認為「台灣人的悲哀」之史觀,排斥外省人遷移台灣的艱辛過程,美化了日本殖民歷史。 1995年,美國首次允許李登輝到訪,成為台美斷交17年以來首位訪美的台灣最高層官員。李登輝並在母校康奈爾大學發表「中華民國在台灣」的重要講話,外界分析稱,「中華民國在台灣」為李登輝此次訪美在政治上開啟了台灣主權獨立之宣示。 因此,中國為了防堵李登輝將台灣脫離中國的企圖,當年7月解放軍於台灣海峽進行軍事演習,發射導彈,軍事衝突一觸可...

    1998年,李登輝引「新台灣人」之論述,表示「外省族群」已經完全認同台灣。 1999年在他總統任期尾聲,他接受「德國之聲」專訪,突然提出「兩國論」,表示台灣和中國是「特殊的國與國關係」,掀起兩岸起政治風暴。 當年,協助李登輝起草「兩國論」的學者之一,便是現任台灣總統蔡英文。 李登輝之後向美國稱,當年提出「兩國論」是因為根據情報判斷,時任中國領導江澤民試圖「單方面」向國際宣佈,兩岸政治和談即將開啟。因此他需率先向國際宣告台灣主權獨立立場。 「兩國論」因此激怒北京當局,以李登輝正式宣佈以「兩國論」走向台灣獨立為由停止許多兩岸政治交流。 2018年,李登輝希望推動台灣正名公投,但未成功。 1. 台灣「外省人」的身世與「國家」認同 2. 蔡英文就職連任台灣總統, 四年功過及未來挑戰 3. BBC中文...

    2000年台灣總統大選,民進黨陳水扁當選總統,李登輝提拔的連戰敗選,國民黨成為在野黨,台灣實現了首次「政黨輪替」。李登輝辭去黨主席職務,並於幾年後被國民黨開除黨籍,與國民黨正式分道揚鑣。 離任後,李登輝認為台灣民主化已經奠基,不必追求獨立,因為台灣事實上已經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國家正常化」才是重點目標。 不過,2007年,他前往日本靖國神社祭拜兄長,在台灣引起爭議。 批評者認為李登輝忽略日本殖民以及「二戰」的責任; 此外,也有人批判李登輝以「本土化運動」包裝「台獨」,傷害了在台灣的外省族群並造成兩岸關係緊張。 台灣作家平路曾向BBC中文分析稱,某種程度來說,李登輝是「裂解」了國民黨,讓國民黨內,原本不信任彼此的外省與本省兩派關係變得曖昧詭譎,國民黨因此不再只是「外省人」專屬的政黨。她...

    2014年接受BBC中文採訪時,李登輝罕見評價習近平。他說,自己不認為習近平能帶領中國走向民主。理由是「習近平沒有這個基礎」。他說,蔣經國14歲就被送到莫斯科接受共產黨教育,後來又被送去勞改,因此對共產黨有比較深刻的了解,知道共產主義是什麼意思。而習近平重走毛澤東的路線,他並不贊同。 李登輝又承認,在年輕的時候的確曾經深入研究共產主義創始人馬克思的著作《資本論》,但後來又覺得共產主義騙人,所以就放棄了共產主義。

    無論敬仰或批判,李登輝在台灣發表的的許多政治宣言或政策,如「新台灣人」,「中華民國在台灣」,「經營大台灣,建立新中原」或「一步一腳印,大家愛台灣」等,都在台灣政治史上有重要地位。 李登輝曾言,他對「享用權力本身沒有興趣,而是專注於如何分配權力」。事實上,當今台灣政壇領袖,無論統派或獨派都與他交手過,或受他重用。 近幾年台灣政壇新秀,台北市長柯文哲,或本土政黨「時代力量」都對李登輝路線尊崇。而台灣現任總統蔡英文與李登輝關係最為緊密。有人認為,台灣現任總統蔡英文,開始以台灣(中華民國)描繪台灣地位,是繼承李登輝當年「中華民國在台灣」的主張。 2016年,李登輝出版自傳《餘生》,書中提及希望「台灣人的悲哀」可以換成「台灣人的幸福」。篤信基督教的李登輝,在自傳中提及他熟讀西方經典「浮士德」,以堅定信...

  2. 2020年7月30日 · 前總統李登輝今(30日)傳逝世,享耆壽98歲,據了解,李登輝卸下總統職務後身體有不少狀況,2000年被檢查出心臟問題,陸續裝了超過十支心血管支架,之後幾年還有大腸癌和皮膚癌問題。

  3. 其他人也問了

  4. 2020年7月30日 · 前總統李登輝已高齡98歲,今(30)日傳出辭世,這90多年的歲月,李登輝從政路驚滔駭浪,最後在政權鬥爭中爬上大位,讓我們一起回顧這位民主之父李登輝的生平。

  5. 2020年7月30日 · 李登輝生於1923年,於1996年成為中華民國史上首位直接民選總統,被譽為台灣民主的開創者。 李登輝是美國康乃爾大學博士,1984年當選為中華民國第7任副總統,1988年1月前總統蔣經國過世後繼任為第7任總統;1990年3月,經國民大會選舉為第8任總統;1996年3月舉行中華民國首次總統直接選舉,李登輝當選第9任總統,2000年5月19日任期屆滿。 李登輝今年2月8日晚間在家中由護理師量測血壓、血糖後,喝牛奶補充營養時嗆到、咳不停,緊急送往北榮,發現有肺部浸潤現象,住院近半年。 (封面圖/東森新聞) 【往下看更多】 藍營大咖驚傳家暴 顏擇雅106字揭:暗示夠強了吧. 影/徐巧芯遭爆「穿10萬LV裙」? 本人當場脫衣澄清了. 藍大咖家暴案!

  6. 2020年7月30日 · 高齡98歲的前總統李登輝今天病逝北榮,他晚年慢性病纏身,心血管裝了多個支架而未手術,曾罹患大腸癌、肺結核,今年2月喝牛奶嗆到引發肺炎,住院半年,今天結束傳奇一生。

  7. 2020年7月31日 · 藝人楊烈去年在政治電視劇「國際橋牌社」飾演總統黎清波,角色原型為昨晚辭世的前總統李登輝。 楊烈今天表示,李登輝是個時代的巨人,知道過世消息後相當難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