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1月30日 · 今期維他奶業績最嚇人的一點是中期盈利大幅下跌超過9成主要反映收入水平倒退近兩成所造成的規模不經濟毛利下跌近3成令邊際貢獻大減EBITDA利率潤由26%大幅縮窄至9%作為一個成熟的飲料品牌維他奶的收入受挫非常不理想集團在業績中提到期內收入受挫的主因是中國內地分部表現不振其他分部包括香港澳洲新西蘭新加坡的業務均錄得穩健增長。 公關事件影響大. 至於中國內地業務倒退的原因,緊貼本地時事的投資者好自然會聯想到今年7月維他奶在銅鑼灣刺警案中的公關事件,以及事件所觸發的中國內地的罷買維他奶風波。 據維他奶所披露,期內中國內地業務在7月至9月大部分時間都面對著產品未能上架的問題,時間線與上述的公關事件非常吻合。

    • 蒙牛產業鏈漸見完善
    • 業績分析
    • 蒙牛的業務結構
    • 行業狀況
    • 投資策略

    中國是全球頭三大牛奶生產國,同時為最大的乳製品消費國家之一。話雖如此,人均乳製品消費量尚未及世界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一,可見在長遠計這行業的前景仍然向好。 過往這企業的業務較集中在下游部份,為了令整個產業鏈更完善,蒙牛於2017年大幅增持以經營上游業務為主的中國現代牧業 (SEHK:1117)。中國現代牧業是國內規模最大的奶牛養殖企業,其可為蒙牛提供更優質和穩定的原奶供應,支持低溫酸奶業務發展及高端低溫鮮奶業務佈局。 2018年11月位於印尼之工廠正式投產,該工廠亦是蒙牛在海外市場的第一間液態奶工廠。蒙牛近年積極拓展東南亞市場,此工廠將有助銷售網絡擴展至緬甸和印尼等東南亞國家。 在電商方面,蒙牛積極與天貓、阿里巴巴、京東等電商合作,並取得理想成績。蒙牛產品的全網銷售額連續數年位列乳製品行業第1名...

    從數據可見,蒙牛的營業額能保持上升趨勢,每年生意都有不錯增長,即是能在消費市場的增長中,取得當中的份額。毛利率亦保持平穩上升,雖然原奶的成本有所波動,但蒙牛的毛利率大致穩定,反映蒙牛能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在長期戰中保持優勢。而蒙牛這個品牌,亦有一定價值。

    在蒙牛的業務結構中,液體奶是最主要部分,而常溫UHT奶仍是消費主體,但增速放緩。另一方面,消費者對高質量和健康產品的需求依然旺盛,高端UHT奶、常溫酸奶、低溫酸奶、乳酸菌飲料等增長較佳。 再看蒙牛的盈利,幾年間能保持穩定增長的趨勢,成績不錯。不過在成本結構中,銷售及經銷費用上升的幅度較大,可見蒙牛為保生意增長, 花了不少費用在此,但暫時的情況不算嚴重。 股本回報率(ROE)方面,大致都超過10%,算是不過不失,大致的回報率算平穩,反映再投資創造財富的能力與之前相約。不過,蒙牛是行業的領導者,又擁有品牌,但只取得這個程度的回報率,可說只屬中等。

    中國過往前出現的毒奶事件,對整個行業打擊很大。中國人對自己國家的奶業失去信心,近年信心雖然略有回復,但其實仍屬一般。蒙牛是中國奶業的龍頭,擁有品牌,這個品牌的價值雖然有,但這一刻仍未算太高,因此在賺錢能力方面,只能以中等去形容。 近年中國乳製品行業有所放緩,在眾多乳製品中,中國市場消費仍以液體奶為主,其次為奶粉。 目前,中國乳品消費的城鄉差距明顯,佔全國人口比例4成多的農村人口,乳品消費量郤不到城鎮人口的一半,乳品行業仍有增長空間。

    綜合而言,以過去的蒙牛來說,其潛力仍未有完全發揮,而此企業近年與國內及外國同業有不同的合作發展,都意味著會有改變出現。盈利及回報率將有可能再進一步提升,但這不會是短期出現的事,不過在長遠計,蒙牛前景仍是正面的。 行業方面,乳製品的消費市場雖然中短期會出現波動,但長遠仍會保持增長。蒙牛較集中於下游業務,以及利用品牌去銷售產品,品牌對蒙牛來說很重要,但這其實有利有弊。 因為只要產品出現問題,那怕是很小問題,都會令消費者記起之前的毒奶情況,令品牌受打擊。所以,雖然品牌是很有利的賺錢工具,但在這行業來說,某程度存在一些潛在風險,投資者不得不明白。 蒙牛有品牌及一定的市場率,加上行業仍處增長中,都是利好因素。不過賺錢能力一般,以及有行業的潛在風險,令此企業略打折扣,近年因為中國內需推動,加上市場炒作,...

  2. 2019年11月25日 · 維他奶 (SEHK:345)日前公布中期業績成績說不上突出但一定唔失禮」,收入增長5%股東應佔溢利上升3%派息3.8仙其他營運數據均屬正面可是股價卻在業績公布後不斷下挫如今已跌超過15%。 為什麼會如此? 投資者該以如何看待? PE從70回落到40左右水平. 維他奶的股價在2018年開始勁升進入2019年升勢更凌厲在6月時創下47.25元的歷史高位PE (市盈率)超過70 ;但這些升幅背後並沒有實際的盈利增長支撐,市場憧憬也不可能點石成金,隨着今年6月香港股市隨着社會事件吹淡,維他奶股價亦借勢急速回落。 業績公布後,維他奶股價跌幅加劇,背後原因是什麼?

  3. 2022年4月20日 · 中國現代牧業是國內規模最大的奶牛養殖企業,其可為蒙牛提供更優質和穩定的原供應,支持低溫酸奶業務發展及高端低溫鮮奶業務佈局。 2018年11月位於印尼之工廠正式投產,該工廠亦是蒙牛在海外市場的第一間液態工廠。 蒙牛近年積極拓展東南亞市場,此工廠將有助銷售網絡擴展至緬甸和印尼等東南亞國家。 在電商方面,蒙牛積極與天貓、阿里巴巴、京東等電商合作,並取得理想成績。 蒙牛產品的全網銷售額連續數年位列乳製品行業第1名,在阿里全平台成為首個乳製品銷售破億元人民幣的產品品牌,蒙牛旗下液態的線上銷售連續多年穩佔市場份額第1位。 業績分析. 從數據可見,蒙牛的營業額能保持上升趨勢,每年生意都有不錯增長,即是能在消費市場的增長中,取得當中的份額。

  4. 2021年9月7日 · 集團各業務分部均實現增長,產品組合高端化,低溫酸奶「冠益乳」及低溫乳飲料「優益C」銷售額增長20%,而鮮奶及乳酪銷售額大升120%。 雖然毛利率微跌因原價升,但整體業務收入增加,營運效益提升,以及經營費用減少,使EBITDA利潤率升至9.5%,期內盈利同比大增143.2%至29.465億元。 下半年展望良好. 公司管理層料,全年整體銷售增長高於原先預期增長12%,主因是高端液體及奶粉業務「貝拉米」帶動。 雖然影響毛利率的原價於下半年有機向上,但集團已於7月為部分液體產品加價,以抵銷成本上漲。 集團預期全年EBIT利潤率,較2019年疫情前水平提升。 市場潛力仍大兼有訂價權. 過去幾年蒙牛積極進軍成人奶粉、冷藏產品、常溫等具有充足增長賽道的領域,有望支持未來數年利潤持續高增長。

  5. 2020年7月10日 · 蒙牛主要業務包括液態產品、冰淇淋產品及奶粉產品等,2019年的營業利潤 (「分部業績」) 是15.79億元, 2018年度是36.35億元,按年其實有倒退。 另外,蒙牛在2019年度作了巨額減值,當中包括23.64億元的商譽減值,和1.96億元的無形資產減值,前者是由於奶粉產品現金產生單位表現不及預期。 從以上數字,可以看出蒙牛在經營上並非一帆風順。 縱使旗下品牌在個別產品類別地位超然,但飲品市場競爭劇烈,蒙牛不但要跟其他乳品競爭,還有一大堆其他飲品包括奶茶咖啡果汁等等;在14.6%收入增長的背後,蒙牛亦得花上更大的經營成本,全年經營費用按年增加27% ,銷售及經銷費用上升14.4%,廣告及宣傳費用上升21.3%。 快流消費品行業難有高增長.

  6. 2022年2月9日 · 直至資深投資者莊友堅妻子維他奶(SEHK:345)後人羅琪茵前年於市場不斷收集其股份先吸引返注意力整個股權累積過程股價於0.7元至1.09元之間買入即與現價差不多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