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11月26日 · 就“合法”而言,申请方主张,“合法”之“法”包含了三层含义:一是1898年前的清律,二是1997年后的香港本地法,三是现行的基本法,而“丁屋政策”歧视女性原居民和其他香港市民,故属非法;政府方主张,“合法”之“法”指的是1997年7月1日后的 ...

  2. 2023年1月13日 · 香港法院应保持审慎谦抑. 今次的“人大释法”表明,解释方法差异并不是冲突的根源。 不论全国人大常委会还是香港法院,在解释香港基本法和香港国安法时,都注重法律的文本、体系、目的和语境。 全国人大常委会和香港法院对法律有不同的解释,原因并不在于解释方法或两种法系的差异。 在同一法系之下,不同层级的法院运用同一种解释方法对同一个法律条款作出了不同的解释,这种情况亦不罕见。 统一解释方法并不可行,也不能帮助消除解释冲突。 事实上,若某单一的解释方法适用于所有条款和所有情形,则两大法系无需发展出如此多样的法律解释方法。 既然解释方法的差异不是冲突的根源,统一解释方法无助于消除冲突,那么学界就应思考其他路径来避免或缓解冲突。 毕竟,全国人大常委会和香港法院对法律作出不同的解释,对双方的权威都有影响。

  3. 2021年5月7日 · 在起草国安法的过程中,有人曾提议禁止外籍法官审理国安案件,中央并没有接受这样的提议。 这表明了中央尊重香港司法独立,也表明了中央对外籍法官问题的谨慎取态和避免泛政治化的基本立场。

  4. 2023年11月11日 · 【大公报讯】记者李清报道:香港法律周2023昨日闭幕,在以“展未来”为主题的闭幕活动上,香港特区高等法院首席法官潘兆初发表主题演讲。

  5. 2023年10月6日 · 2023年9月5日,香港特区终审法院就同性婚姻司法覆核案颁下判决,裁定香港法律未提供替代框架承认同性伴侣关系侵犯私生活权,并给予特区政府两年时间作出相应调整。 终审法院的判决备受关注,不止在于判决结果蕴含的平权意义,而且在于判决意见体现的观点分歧。 本案判决是以3比2的方式作出的:李义法官、霍兆刚法官和祈显义法官是多数派,张举能首席法官和林文瀚法官是少数派。 本案主要涉及三个核心问题。 问题一:拒绝承认同性婚姻,有无侵犯平等权? 问题二:香港法律未提供替代框架承认同性伴侣关系,有无侵犯私生活权及/或平等权? 问题三:香港法律不承认在海外缔结的同性婚姻,有无侵犯平等权? 五位法官的分歧主要在于问题二,不承认同性伴侣关系是否侵犯私生活权。

  6. 2020年12月28日 · 而根据国安法第五十五条规定,“有以下情形之一的,经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或者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公署提出,并报中央人民政府批准,由驻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公署对本法规定的危害国家安全犯罪案件行使管辖权”。

  7. 2021年6月30日 · 香港国安实施一周年,紫荆研究院昨日发布的民调显示,逾七成市民对“一国两制”前景信心增加,八成半市民认同香港有责任维护国家安全,七成半市民认为基本法赋予的自由权利未受影响。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