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1年8月1日 · 1961年6月16日,台灣牯嶺街。一個少年持刀殺害了自己的女朋友,一共七刀。當時他們一個16歲,一個15歲。事情發生後,在台灣引起震驚,而後導演楊德昌以此真實事件改編成電影。它就是《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2. 2016年5月22日 · 香港影評人徐寬認為《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中的手電筒象徵的是權力,當小四由片場中偷走手電筒(象徵理性)也就掌握了權力,他手中的手電筒帶來光明,最後當他放棄手電筒(放棄理性),另外取來短刀(象徵暴力),也就迎向暴力的悲劇結局。

  3. 2024年3月7日 ·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預告講述導演藉著殺人案,以宏觀角度描寫60年代的台灣歷史傷痕︰社會被白色恐怖和戒嚴令所籠罩,上一代的政治鬥爭得不到解決;社會制度失能,少年人無路可走,唯有靠混跡幫派保護自己。 成長中的少年小四被理想與現實拉扯,時代的壓迫促使他刺死心愛的女孩小明。

  4. 2017年12月13日 · 影評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還原歷史、解構年代,成就無法撼動的經典. 2017-12-13 17:16:54.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 一部長達四小時的電影,長到沒有任何戲院想要上映,國際影展也因片子過長不收件,又或是必須往電影內容開一大刀才能把世紀經典送進影展評審,但《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完整的三小時五十七分鐘可不是結構鬆散的拖戲連篇,反之其分分秒秒都在重塑台灣六零年代的社會圖景,人物塑造與諷喻是這部片能夠成為經典的一大要素。 儘管電影在當代無法獲得應有的掌聲,但仍無法撼動其經典的地位,與現今許多電影看過即忘所不同的,是經典在於它的不可取代性。

  5. 2013年10月1日 · 这篇影评可能有剧透.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對時代角落記憶de反思. 盤小瓠.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A Brighter Summer Day)1991年上映,由楊德昌導演,作為臺灣電影新浪潮最重要的作品之一,它獲得了包括第二十八屆臺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影片”、“最佳原 ...

  6. 其他人也問了

  7. 2023年8月9日 ·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則幾乎包辦了所有社會的虛假,死亡的背後也總是一次次的漣漪效應導致的後果,在楊德昌冷血的批判之下,死亡不過都是一種必然。 在小四手上的探照燈所照亮之處不過都是一處處的血跡斑斑,在那些我們看似充滿希望的黑暗之光,其實都是時代之下悲劇的環環相扣。 除南北之外,《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也藉白色恐怖再次將地域性以本省和外省劃開,雖然片頭字卡看似將他們最大的威脅設定為政府當局,但在人人自危的時代底下仍是充斥著階級鬥爭,美國文化入侵對比日本殖民留下來的遺毒也可謂諷刺。

  8. 《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在2022年《史上最偉大的視聽電影 (英語:The Sight and Sound Greatest Films of All Time 2022)》評選中排名第78位,是四部入選的華語電影之一,楊德昌的《一一》也入榜在內。 [5] 劇情簡介. [編輯] 小四與小明. 1960年代初期的台北市的南海路附近,父親(張國柱)是公務員,母親(金燕玲)是老師,小學成績很優秀的男主角小四(張震),在初中聯考時卻意外失常,只好先進 建中夜校,準備明年插班考回日間部。 然而他在學校醫務室裡認識了同學小明(楊靜怡),為她蹺課逃學,也為她與 眷村 的小流氓結怨。 但小明因家貧而寄人籬下,缺乏安全感,所以換過很多男友,小四雖然知道,卻又不願相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