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1. 短期租屋 相關

    廣告
  2. 上個月有 超過 100 萬 名用戶曾瀏覽 booking.com

    在線預訂住宿, 輕鬆之旅由此開始。立即通過Booking.com預訂!

    • 立即預訂

      快速方便,易上手

      無預訂費用,價格超優惠

    • 即刻预订

      快捷、简单、易于操作

      预订安全可靠,价格合理。

  3. 係時候出去曬曬太陽,瘋狂打卡探索新景點! 把握超值優惠,與最愛踏上長短旅途,你又點可以錯過?

  4. 上個月有 超過 1 萬 名用戶曾瀏覽 horizonhotels.com.hk

    提供酒店級會所設施及穿梭巴士服務,傢俬電器齊備,更設有備餐間。 租期靈活,毋須按金,即租即住,立即入住體驗星級酒店會所設施

  5. 上個月有 超過 10 萬 名用戶曾瀏覽 hometogo.com

    Compare the Best Short-Term Rentals from the Largest Selection with HomeToGo. Best Short-Term Rentals from your Favourite Sites. Find Your Dream Vacation Home Now!

  6. 上個月有 超過 100 萬 名用戶曾瀏覽 agoda.com

    我們集齊龐大數量的客房,只為了讓你挑選心水之選。 立即預訂可慳更多,Agoda®一直保證最低價!

搜尋結果

  1. 2021年8月27日 · 一項調查指過渡性房屋租期短作用不大,劏房戶李小姐:不想過渡到一半又搬回劏房。. 負責調查的關注基層住屋聯席成員鍾惠賢認為,政府要加強覓地,才能長遠增公屋供應,方為治本之法。. 關注基層屋聯席上月29日至本月16日,向218名現居住在不適切住房 ...

  2. 2022年11月19日 · 樓下是生活區,有客廳、飯廳、廚房和一間客房,樓上是睡眠區,兩間睡房,其中一間配備套厠,還有一間雜物房,月4200元人民幣,配備中央空調。租金包全基本傢俬電器,例如電視機、雪櫃、洗衣機、梳化、飯桌、衣櫃、床等。

  3. 2022年8月19日 · 同時房委會宣佈,向公屋租戶提供特別紓困措施。 其中,公屋租金將由10月1日起上調1.17%,戶均每月上調約26元,租金上調金額介乎5至66元,但寬免調整後首12個月期間額外租金。 筆者的第一反應就是,這樣的紓困措施太離地了。 機制嚴重滯後,根本說不上治本。 推遲一年調整不就行了嗎? 也省得激發草根不滿。 當香港經濟仍出現逆轉的情況下,房委會作出加租的決定,既未符合公眾的期望,也與政府推出紓解民困的措施並不相稱;今年初爆發第五波疫情,影響各行各業,惟機制未能對此作出兼顧考慮。 有房委會資助房屋小組成員亦指,作出調整後決定要加租,加了之後又用機制或法例去寬免,反映機制未能貼近到要加租或調整租金時的社會狀況。 經濟狀況可以急速轉壞,希望可以如公務員加薪也會先聽取不同人的意見。

  4. 其他人也問了

  5. 2021年2月22日 · 這個方案的「改良版」是政府一樣對劏房戶提供津貼,例如仍用一千元,但卻不必指定這是用作支付新增的租金,住戶可自由使用這筆錢。 這會引致微妙的資源配置的不同,業主未必能把新增的補貼金全部吸走,若業主要求的租金太高,住戶可能會選擇搬到更便宜的單位居住,業主為所欲為的能力多了點制約。 不過,這方案一樣有缺點,社會中有人會問,為何住劏房的可以有額外的生活津貼? 搞得不好,這可能增加住劏房的誘因,更多的人選擇住劏房,政府更吃力。

  6. 2021年11月3日 · 規管劏房租金的條例最快明年初實施,但有劏房戶竟然從未聽聞這條能保障自己權益的新例,政府有必要加強宣傳,讓劏房戶了解自己的權益。 劏房戶劉太期望,新例可阻止業主亂加水、電費,更期望當局能多建公屋和過渡性房屋,讓他們的子女有健康成長環境。 劏房戶劉太坦言,她不知道政府近期推出了劏房租務管制條例,那麼她對新政策又有何看法? 她認同有政府監管、監督是好事,否則業主會不停加租,會對他們這些普通市民帶來很大壓力,也可防止業主亂加電費、水費。 劉太與丈夫育有一對子女,分別就讀小三及K3,租住深水埗一個120呎劏房大約5年,現時月租5000元。

  7. 2021年6月2日 · 短期方面,鄭泳舜指他將會繼續督促政府落實興建15000個過渡性房屋的進度,務求可於兩三年內建好。另外,鄭泳舜亦提及政府將會於7月現金津貼,給予輪候公屋三年的市民申請,希望可以減輕的他們的經濟壓力。

  8. 2022年12月2日 · 今屆政府別出心裁,在公屋和居屋以外,又推出一個「簡約公」,希望以快速建屋紓緩劏房戶「屈室求存」苦況,無可厚非。 有意見卻指造價高,選址又偏僻,設施也不足,未必吸引要返工返學的基層。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