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5月6日 · 米酵菌酸是一種耐熱毒素由椰毒伯克氏菌產生這種細菌在土壤及植物中無處不在適合細菌生長的温度範圍是攝氏30至37度適合產生毒素的温度範圍則是攝氏22至30度最初通報的米酵菌酸中毒個案是因食用發酵粟米和以椰子為原料的食物而發生的。 部分脂肪酸,特別是椰子和粟米內的脂肪酸能促進細菌生長和產生該毒素。 主要受該毒素影響的器官有肝臟、腦部及腎臟,引發的症狀包括身體乏力、眩暈、嗜睡、腹痛和嘔吐。 發病的潛伏期由30分鐘至20小時不等,嚴重者可能在症狀出現後1至20小時內死亡。 根據內地進行的監測數據回顧,以往中毒個案的病發死亡率高達百分之六十。 容易受米酵菌酸污染的食品. 近年來,廣東和浙江曾爆發因食用某些浸泡過的菇菌和濕米粉引起的米酵菌酸中毒個案。

  2. 2024年3月28日 · 台灣衛福部長薛瑞元及毒物學專家偏向認為集體中毒是由毒素引起推斷是米酵菌酸的可能性很高但亦不排除人為下毒的可能性已將35種食材帶回檢驗5類食品暗藏中毒風險. 武漢市疾病預防控制中心曾發布5類可能因變質而含有米酵菌酸的食物包括發酵玉米麵製品久泡的木耳酸湯子與臭碴子糯米麵湯圓河粉等濕米粉。 當中或因環境衛生不佳或泡發過久,導致食材變質;或儲存不當,亦會產生米酵菌酸。 點擊圖片放大. +3. 故此建議以下 4點預防食物中毒 : 絕對不要購買超過保存期限的河粉、米粉、粿條和涼皮等米製品,也應少量購買,盡快食用. 剩下食材應存放雪櫃,而存放時間亦不應超過2天;且要注意溫度是否夠低,或雪櫃是否被塞太滿影響溫度.

  3. 2024年3月27日 · 對此有台灣醫生推測元兇可能是米酵菌酸Bongkrekic Acid毒素來源為保存不當的發酵米及米類製品中毒者會因呼吸被抑制恐快速死亡台北榮總毒物科主任楊振昌指當米或玉米製品保存不當可能產生Burkholderia gladioli此細菌可能再洐生出米酵菌酸毒素一旦誤食就會影響人主導能量的粒腺體, 如果身體沒辦法產生能量,就無法呼吸,對治療也沒有反應,就會死亡。 楊振昌分析,如果有這麼多人,在同一家餐廳用餐後,出現死亡、命危情況,「這看起來非常不尋常」, 一般細菌、病毒,不會這麼嚴重,也不太會死人,但若是「米酵菌酸」就有可能。 點擊圖片放大. +2. 「米酵菌酸」只要1毫克就會致死.

  4. 2024年3月28日 · 寶林茶室食物中毒事件至少累計14宗個案當中2人死亡多人留醫ICU據悉大部分食客都吃過炒粿條亦有部分人進食過滑蛋河粉和飲用香蘭葉果汁有醫生懷疑是食材含有米酵菌酸毒素所致

  5. 2024年4月2日 · 米酵菌酸台北寶林茶室食物中毒2死 米酵菌酸奪命 5類食品暗藏中毒風險 10:16 2024/03/28 寶林茶室|66歲父食物中毒多重器官衰竭亡 女兒淚訴發病經過:吃頓飯人就沒了

  6. 2020年10月13日 · 根據黑龍江省衛健委食品處發佈的消息當局在玉米麵中檢出高濃度米酵菌酸亦在患者胃液中檢出米酵菌酸初步定性為由椰毒伯克霍爾德氏菌污染產生米酵菌酸而引起的食物中毒事件。 潛伏期為30分鐘至12小時. 據 中國政府網 的資料,「椰毒伯克霍爾德氏菌引起的食物中毒急病潛伏期一般為30分鐘至12小時少數長達1至2天。 主要症狀包括:上腹不適、噁心、嘔吐、輕微腹瀉、頭暈、全身無力。 嚴重者更會出現黃疸、肝腫大、皮下出血、嘔血、血尿、少尿、意識不清、煩燥不安、驚厥、抽搐、休克甚至死亡,一般無發熱。 該食物中毒無特效解毒藥物,病後恢復情況與食攝入的毒素的量有關。 根據本港食物安全中心的資料,「米酵菌酸」由「椰毒伯克霍爾德氏菌」產生,在土壤及植物中無處不在。

  7. 2024年3月27日 · 「炒飯綜合症」與1細菌有關. 食安中心亦曾在 facebook 解釋指已熟熟的米飯一旦處理不當,很容易受蠟樣芽孢桿菌污染,引致人稱「炒飯綜合症」的食物中毒徵狀。 蠟樣芽孢桿菌更耐熱毒素及孢子的細菌,即使將米飯加熱,這種的孢子仍然可以繼續生存,令進食人士出現腸胃不適、嘔吐及肚瀉等食物中毒徵狀。 食安中心警告,容易受蠟樣芽孢桿菌污染的食物,多是已存放於室溫一段較長時間的食物,例如煮熟的米飯,新鮮製成再冷凍嘅豆漿、炆製嘅肉類、咖喱及盆菜等砂鍋類嘅菜式。 「炒飯綜合症」預防6招. 食安中心指要避免蠟樣芽孢桿菌於食物大量增長,就要注意: 食物盡量即煮即食. 切勿一次過煮太多食物. 食物如果非即煮即食,煮完之後要冷凍,應該盡量縮短食物放於室溫的時間. 熱食食物熱存於攝氏60度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