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陳雲 (1905年6月13日—1995年4月10日),曾用名 廖陳雲 , 江蘇省 青浦縣 (今 上海市 青浦區 )人 [1] [2] , 中華人民共和國 政治人物 , 中國共產黨 第一和第二代 中央領導集體 重要成員之一。. 陳雲早年領導 上海工人運動 ,隨後參加 中國工農紅軍 ,並隨部 ...

  2. 陈云 (1905年6月13日—1995年4月10日),曾用名 廖陈云 , 江蘇省 青浦县 (今 上海市 青浦区 )人 [1] [2] , 中华人民共和国 政治人物 , 中国共产党 第一和第二代 中央领导集体 重要成员之一。 陈云早年领导 上海工人运动 ,随后参加 中国工农红军 ,并随部参加 长征 ,相继担任中共中央驻新疆代表、 中共中央书记处 候补书记、 中共中央组织部 部长、 中共中央政治局 委员等职。 随后赴东北,任东北局副书记。 随后担任东北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 中华全国总工会 主席、中央人民政府委员,领导 银元之战 。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后,陈云曾担任 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 副总理 兼 政务院财政经济委员会 主任,负责全国经济恢复工作与制定 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 。

    • 概觀
    • 簡介
    • 網民評價
    • 2012年事跡
    • 2013年事跡
    • 2014年事跡
    • 2015年事件
    • 2016年事件
    • 2017年事件

    陳雲(Wan Chin),原名陳云根,曾加入香港政府工作,為藝術發展局、民政局的官員,亦曾任嶺南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近年因在facebook論政,大力倡議「香港城邦論」而廣為網民關注。

    陳雲祖籍廣東,客家人,於中文大學英文系本科畢業,曾到德國留學攻讀博士,主修民俗學。他是位作家、文藝評論家兼語言學家,其著作及專欄內容多數以香港風俗、香港文化、中國語文及時事評論為主,曾於多份報章撮寫專欄文章,包括《am730》、《明報》,及雅虎香港撰稿,內容常有批評中國共產黨文化對香港所帶來的負面影響,大力提倡香港人應捍衛本土文化和香港核心價值。

    陳雲表示,他筆名刻意改成與中共元老陳雲名字相同,為的是讓大陸人誤以為其文章是革命元老所作,在大陸互聯網無法障蔽而暢通無阻。

    陳雲立場反美反英反中,又自誇是「唯一的鬥爭理論的領導者」,而且經常高調批評所有泛民及激進派(黃毓民除外)及本地社運界。在「雨傘革命」佔領運動期間,他批評佔中三子、學聯及學民思潮主張的和平非暴力的抗爭手法,有如中共的「維穩派」,他主張「勇武抗爭」,不惜流血衝突對付警察及政府,要脅政府以換取社會改變。

    他曾與熱血公民及普羅政治學苑聯盟出選2016年立法會選舉,但未能取得議席。

    香港自治運動

    主條目:香港自治運動和本土派 香港近年中港矛盾激起,本土意識日益高漲,陳雲在2012年起大力提倡「香港城邦自治論」,主張香港在《基本法》和一國兩制的大前提下,享有自治權利,普選行政長官與立法會,政策必需以本土利益和需要為依歸,維護正體中文,保護華夏文化,禁止一切簡體字、簡體用語、大陸用字、譯音在香港使用,曾有一系列書籍,深受歡迎,在其城邦自治立論以後推廣更為積極。他不時在專欄對政府、傳媒和公眾地方用詞作出嚴厲批評。 陳雲的主張吸引了一班忠實擁躉追隨其後,不過陳雲並不主張港獨,曾遭到港獨派和支持者批評,但亦有網民認為陳雲後期的理論開始走火入魔,而且陳雲在2013年7月22日理工大學「本土意識與香港社群論述論壇」講述城邦論其實只是一套勾結中共的理論。 陳雲認為香港主權移交後,中共透過語言文化(如大陸化的詞彙及譯名等)入侵香港,破壞香港以及華夏文化,達到赤化和控制香港的目的。當中較為網民關注的,包括2012年4月范國威和網民因不滿agnès b.在分店餐牌使用簡體字和大陸用詞而被曾志豪撰文諷刺,陳雲為此譴責曾志豪。另外,陳雲於2013年批評政府使用「煙火」而不用「煙花」,亦引起外界關注。 後來陳雲於2013年跟香港自治運動組織決裂。

    個性評價

    陳雲一向發言言詞激烈,強調敵我分明,常要求追隨者和左膠與泛民斷絕關係。他又是道教徒,有網民認為他提倡迷信。另外他有些發言前後矛盾,似在胡言亂語。不過網民亦同意,他有時言論頗為獨到,笑指沒吃藥的陳雲很厲害。

    「迷雲黨」與「鍵盤戰士」

    陳雲近年開始積極在facebook上評論時政,又因中港矛盾激化,而他不斷在facebook主張香港城邦自治論,結果獲得一班忠實擁躉支持,陳雲的說話在他們心目中猶如聖旨,陳雲說什麼都必然「like」,陳雲說錯話又必然維護。由於他們迷戀陳雲的程度已達至瘋狂狀態,因而被網民冠以「迷雲黨」的稱號。通常迷雲黨護法時,除了批評反對人士「斷章取義」及「唔該睇曬陳雲D書先」之外,沒有其他對白。 陳雲網上不斷呼籲市民要勇武抗爭,又不停指罵社運界不夠激、未夠班,完全不懂抗爭,認為自己是「唯一的鬥爭理論的領導者」。,又對社運界搞的運動如反對德育及國民教育科佔領政總集會、葵青貨櫃碼頭工潮、佔領中環等不時撥冷水,「批死」他們注定失敗云云,但陳雲本人卻鮮有出席示威集會以及發起任何社會運動,被部分網民批評他「講就兇狠,做就碌撚」,是典型的「鍵盤戰士」,甚至是「鍵盤參謀長」、「鍵盤戰士王(King of Keyboard Fighter)」等。有網民指他理論多多,但沒有搞社會運動的實戰經驗,就像三國時代的馬謖,只會紙上談兵,到真正作戰時就會慘敗收場,高登會員「無敵神駒」曾改編歌曲諷刺陳雲陳雲聲稱曾在德國帶領社運(尚未證實),至於至今從未見他在香港出手,他解釋自己只是暫時不出手,他一出手便是一場革命,會徹底改變香港未來,結果慘遭社運界恥笑,陳雲更因不滿社運界不尊重他而大動肝火,揚言如果情況持續,「我會刪除我所有的網誌。以後也不再寫。」,很多社運人士一於少理繼續恥笑,陳雲最終亦無封筆,事件不了了之。 至2016年立法會選舉落敗後,他亦曾聲稱退出網上論政,但好一段時間仍未實行。

    光復上水掀罵戰

    自2012年9月起,居於新界北區的網民多次發起「光復上水站」行動,以抗議水貨客擾亂港鐵上水站及附近秩序及影響民生。當時,曾參與反對國民教育等社會運動的社運人士葉寶琳在facebook上就活動發表意見,指水貨客以「自主方法同權利去賺錢」沒有問題,網民行為是「輸掉港人素質」,呼籲網民應針對審批居港權、自由行數目和邊境土地規劃的自主權等議題。 有關言論惹來重視本土利益的陳雲反駁,稱葉寶琳為「左膠」、「任人魚肉的懦夫」,只是「任由走私客推撞、霸佔公共空間而不作聲」,是包庇水貨客。葉寶琳再反撃時指出自己參與本土運動有相當經驗,又暗批陳雲只是「鍵盤戰士」。 起初網民較支持陳雲論點,又翻舊帳指葉寶琳涉嫌有份令反國民教育科政府總部集會解散,亦有網民指出葉寶琳的確有參與反高鐵、撐粵語等本土議題活動。最後,陳雲在facebook留言,似為罵戰降溫。有網民指其論調急轉令支持者無所適從。

    借海難死者抽水

    2012年10月1日,南丫島對開海面發生海難,39人死亡。陳雲當時在facebook留言,指沉船於國慶日發生,與中共有關,令網民反感,借死難者抽水,被轟「冷血」。

    稱「煙火是中共詞彙」遭恥笑

    主條目:煙火 2013年維港除夕的倒數活動,香港政府在活動名稱使用了「煙火」一詞,遭陳雲分別在專欄和facebook撮文發炮批評港府改用大陸用詞,是為了配合中共滅絕香港詞彙,赤化香港,令到香港「好不吉利」。有網民不滿並電郵投訴,最後獲政府詳細回覆,解釋在法例上煙火(pyrotechnics)和煙花(fireworks)是有分別,它們是兩種裝配有別的物料,其使用受不同法例規管。 隨後陸續有網民指證陳雲錯謬百出,力陳證據證明「煙火」一詞由來已久,可追溯至香港殖民時代,並非陳雲所說近年香港才出現「煙火」一詞,而且台灣也是一直用「煙火」,並非陳雲聲稱是「共匪語言」,大陸的官方用詞反而是「烟花」,而大陸媒體是「煙花」和「煙火」也有使用,沒有統一用語。最後陳雲「一於少理」,仍然死撐自己沒錯,結果遭網民強烈恥笑。

    「奶粉荒」促成白宮聯署

    2013年1月,香港因內地人需求急增及水貨客猖獗而觸發「奶粉荒」,全城關注。有網民響應陳雲的號召,以香港「爆發嬰兒飢荒」為名向國際社會「尋求人道援助」,在美國白宮網站發動聯署,在一個月內收集十萬個簽名,要求美國政府介入奶粉短缺問題。有關行動獲不少網民和應,兩日已獲超過一萬個簽名,行動並獲路透社等外國傳媒報道。然而亦有網民認為求助與香港無甚關連的美國沒有作用,更有可能淪為國際笑話。 最終聯署只有25716人參加,遠比所需的十萬人為少,事件不了了之。

    與鄭家富對質憤怒收線

    2013年1月,鄭家富與陳雲在其網上電台D100節目中討論奶粉供應短缺的問題,陳雲提出把奶粉列做儲備商品。之後鄭家富把話題轉到反水貨客人士最近到旺角抗議、量度大陸人行李等行動上,指覺得他們的行為很不文明。陳雲不認同此點,覺得與鄭家富討論下去沒有意思,於是直接說不想和他談下去,然後就自行斷線終止討論。 鄭家富指陳雲此舉是「用私刑」,而陳雲就在facebook撰文,指港媽奶粉配給制度一旦推行,「香港人就沒有任何理由拒絕自由行走私客來哄搶奶粉」。

    教協超市「缺貨」陳雲亂屈人中伏

    2013年2月,陳雲在facebook留言,指在教協旺角超市發現貨架十室九空,滿目瘡痍,「好似被游牧蠻族洗劫了一樣」,認為是全被大陸走私客全買走了,指他們連教師公會的合作社也不放過,「創辦教協的司徒華老先生如果在生,應該無言以對吧?」學民思潮的張秀賢及後留言指正其錯誤,指教協旺角服務中心是因裝修工程而即將暫停超市服務,希望陳雲「罵人前,請做多少少功課,謝謝」。 陳雲事後刪除有關貼文,指不知裝修一事,又謂《東方日報》早前的報導水貨客入侵教協超市「太震撼」。不過,他仍指「貼文雖然有錯,但錯有錯着:被我發現十幾個在朋友名單潛伏的敵意左膠,結果當然是全部遭到封鎖。」

    維護《基本法》

    2014年1月22日,陳雲宣布城邦自治與港獨派絕無聯繫,更說出城邦自治是要維護《基本法》來實現普選,此post一出則引來所有網民紛紛爭議,更有同時支持黃毓民的「迷雲黨」因為跟車太貼未能及時轉呔,而慘被恥笑(因為黃毓民是主張打破《基本法》),但其實陳雲所提倡的「城邦論」一直均建基於《基本法》及「一國兩制」。

    「龍獅旗」爭議

    2014年3月14日,「香港自治運動」發出聲明,指「龍獅旗」一詞是「香港自治運動」原創及所有,但香港盾徵從不屬於「香港自治運動」,所有愛港香港人都可使用(因為「龍獅旗」一詞只是香港自治運動用來形容香港盾徵的字詞),又表示如果發現有人將「龍獅」一詞與香港盾徵一同使用作宣傳,該組織會強烈譴責這種「剽竊行為」。他們更指出2013年6月將前顧問陳雲逐出會,是因為陳雲是「心繫大中華統一思想之偽本土」,又指他「不停出賣香港本土利益以滿足其華夏虛妄幻想」,更表示陳雲曾親口承認與中聯辦過從甚密,曾與中聯辦人員不下一次一同『返大陸』,認為事態嚴重,故將陳雲逐出會。 此聲明發出的時期為陳雲新書發布會的前兩日,而且前一日(3月13日)陳雲更利用「龍獅旗」一詞幫新書宣傳,明顯此聲明是「香港自治運動」對陳雲的反擊。之後「香港自治運動」成員之一「金屬」很快又發出聲明,指當時是受委託為「香港自治運動」將香港盾徵加上「香港」二字,因而成為現在龍獅旗標誌,更強調自己雖然是組織成員之一,就算自己日後離開組織,龍獅旗標誌仍屬「香港自治運動」,更比喻受僱於一間公司為其設計,故此版權屬該公司所有。 此聲明一出,陳雲被不少網民批評為了「搵食」可以不擇手段,另有網民質疑陳雲是否被逐出會,因為當時兩者都是以「開心分手」的形式告別。

    支持「香港園」

    2014年3月17日,《蘋果日報》揭發香港政府正計劃租借廣州南沙並籌建佔地達100平方公里,比香港島更大的「香港園」,除將本港部份產業遷至園區,更會興建有公營房屋及老人院等新市鎮,安排基層遷往定居,租借至2047年,被指是明顯「逼港人上大陸」的計劃。之後陳雲隨即發文,贊成南沙租界的計劃,並指「香港園」為自己的新書《香港城邦論II》第五章建議的「香港大城邦」計劃的先聲。 此post一出引內大批網民圍攻,指他是「共產黨臥底」,「迷雲黨」也立即走出來護駕,指反對人士要看完陳雲的書才好批評他,而反對人士立即反駁,用梁振英作比喻,指「如果我要批評梁振英,是否要看完他的書才可以批評他?」。 一輪罵戰之後,陳雲就網民的指控出post,說自己贊成南沙租界是必須通過立法會審議,因香港政府如只叫香港大財團租借南沙,自己負責「推動」,不用公帑就可以兜過立法會。又指中共租借南沙予香港,是因為香港具備國家主權的地位。 網民隨即反擊,指陳雲一時主張香港自立自治與港獨派絕無聯繫,又一時指香港具備國家主權的地位,亂搬龍門,又指如果通過立法會審議成功租借至2047年,但之後須交還大陸,那麼辛苦興建的所有設施就要斷送。

    預約拘捕及成功踢保

    2015年1月上旬,香港警方開始對雨傘革命抗爭者展開第一波「預約拘捕」行動。警方有組織罪案及三合會調查科(O記)探員致電佔領行動的組織者,邀約到警署助查,及表明會拘捕他們。首輪「預約名單」據知約有50人。有多個網媒報道,陳雲亦被警方聯絡,指他組織非法集結,被邀請到警署協助調查。 1月19日下午,陳雲應約赴灣仔警察總部協助調查。立法會議員黃毓民、多名熱血公民成員及陳雲支持者到場聲援。他在進入警署前表示,現在面對的是法治問題,也是言論自由問題,今日接受警方問話,其實也顯示香港在九七後,即使是一位學者著書立說,或在網絡平台發表言,都有可能被傳召問話,因此希望大家關注香港法治、言論自由、學術自由。 約傍晚6時20分左右,陳雲離開警署,期間只向支持者揮手,並未有回應提問。據悉陳雲在警署內「踢保」拒絕接受保釋,暫獲警方釋放,但保留再將他拘捕及檢控的權利。 翌日陳雲才在facebook發表「獲釋感言」,表示他三緘其口是因為「聽從法律意見,不便透露案情」。更指他、黃毓民、黃洋達、泛民和雙學都是因為爭取普選而被警方傳召拘捕。但他不會罷休,會走向香港建國的路。

    與梁國雄磨擦

    自雨傘革命以來,陳雲就不斷批評社民連立法會議員梁國雄的言行。2015年3月上旬,梁國雄終於主動向陳雲開火,在D100網台節目中,指他「文又唔得武又唔得」,去過德國卻不大懂德文。他又斥陳雲在民陣兩年,甚麼也沒有做過。 陳雲在facebook回應:「在議員席的抗爭者向在野的、無議員席的抗爭者叫陣,要求在野的、無議員席的抗爭者出來領導鬥爭。這位在議員席的抗爭者,可謂不守其位,不知廉恥。」又直斥梁國雄是「托洛茨基思想的叛徒」。

    老是常「Cut線」

    2015年6月中旬,不少報章記者在專欄提及,每次致電給陳雲訪問,欲了解他對一些時局的看法,總會受到「Cut線」的待遇。而且陳雲施展的是「無差別Cut線」,人人平等。有網民綜合了這種現象,笑說:「被陳雲CUT線都要爭?」結果得到陳雲回應:「好簡單的,習近平總書記和奧巴馬總統的電話,我是不會cut線的。一齊online,展開中、美、港三方會談嘛。」 《蘋果日報》的李八方撰文嘆:「原來國師係按階級接電話...而我不是奧巴馬或習近平」。陳雲其後再補充一句:「識cut一定cut《蘋果》先。」

    劣評分獎典禮惹暗湧

    主條目:毛記電視第一屆十大勁曲金曲分獎典禮 2016年1月11日晚上,網搞網媒毛記電視在新伊館舉行了一個別開生面的「分獎典禮」獲得極大迴響。由於毛記電視不時以本土論題製作節目,該晚節目都充斥本土情懷,當晚本土派陣營中就泛起為何毛記電視可以製造聲勢,得到群眾附和,本土派陣營卻一直不得民心,沒有建樹的疑問。 身為「城邦論國師」的陳雲就因此發帖大斥:「羨慕100毛?你傻咗呀?」又指自己「五年來做的東西,已經將無線(綫)電視變成毛記電視,這是了不起的成就」,之後更暗喻100毛和毛記電視是小人(庶民)、下流(低層人),而陳雲和城邦派就是君子(士大夫)、高位的人。 但活躍於互聯網的商台DJ兼作家健吾,似對此論不以為然。他在facebook留言,指有些酸溜溜的評論、自以為清高的葡萄文,是「看不起大眾,以小眾自居自high」,「總之花光力量,拖人後腿」。而活躍於互聯網的中大學者沈旭暉,亦在facebook留言指「有些學者」「以為比天重要的叫甚麼title」,「煞有介事的以為自己在指點江山,不能自拔」的「圍爐取暖」行為稱作「汪明荃化」。

    離職嶺大

    陳雲在2015年遭嶺南大學校方發信警告,要求注意言論和行為後,當時已有傳他的教席將會受到影響。2016年2月23日,陳雲於個人facebook帳戶留言,指自己「已經搬空書籍,預備撤離嶺南大學」,引來不少支持者擔心他已被辭退。 陳雲向網媒《熱血時報》透露,嶺南大學的中文系委員會,已決定不向校方推薦續約,故此校方將會跟從指引,不會與他續約。陳雲又指校方將於三月通知最後決定。陳雲指現時正在把辦公室內的書籍搬走,預備校方不續約的決定。他指合約將於八月完結,教席應將維持到合約終結。 2016年4月12日,嶺大人力資源處處長黎秀慧通知陳雲,告之他今年8月15日滿約之後,大學決定不予續約。《熱血時報》上載有關信件,4月14日陳雲在facebook轉載有關報道及留言,稱自己是「佔領行動之後的第一個學界受害人」。 2016年4月27日,陳雲在嶺大教授最後一課,下課之後,有學生唱出《城邦會戰勝歸來》來送別他。其教授生涯告一段落。

    解釋「比卡超」合理優越

    主條目:比卡超#被正名「皮卡丘」 2016年5月中旬,香港任天堂公布部分第一代寵物小精靈要重新命名。主要角色「比卡超」就改成台灣譯名「皮卡丘」。香港網民對這個公布非常反感,有facebook專頁收集到超過6,000聯署去信任天堂表達訴求,更有網民在5月下旬發起遊行到日本駐港總領事館抗議。 陳雲對此事亦參上一腿,在專頁以中文角度分析「比卡超」及「皮卡丘」兩名的優劣。他留言指:「比卡超是承繼超人的超字,卡是卡通片,卡通片裡面的超人。兒童希望與超人比較、我與天比高的志氣,充滿兒童的幻想力和大志氣。」相反他批評「皮卡丘」:「自己的皮脫了,卡在山丘上。我收皮了,你不要來搞我好不好?這是共產中國兒童被虐打之後求饒的身段。」 最後他指:「香港的譯名,全部是意譯。中共國的譯名,大部分是音譯。意譯顯示香港文化博大精深,可以用意思翻譯外來的東西。音譯顯示中共的文化對於外來事物,只能音譯。中共國,會將outlet(分銷處、特賣場)翻譯為奧特萊斯的。」 這段分析獲得網民的讚賞和廣傳,成為反對比卡超改名運動的一個支持。不過亦有網民認為他過份臆測:「明明都只是音譯,這個名字有甚麼博大精深可言?一個『比卡超』可以吹得出咁多嘢,想像力很好啊。」

    倡被控暴動可申請政治庇護

    有網民稱,自雨傘革命被瓦解後,陳雲已預言政治清算陸續有來,勸人衡量風險,考慮到外國申請政治庇護。2017年3月中旬,三名男女因參與魚蛋革命被判暴動罪名成立,各被判刑三年,陳雲痛心發帖:「點解D人寧願坐十年監,都唔X去政治庇護走人」被稱為風涼話。 盧斯達回應「作嘔」,批評陳雲是「蒼蠅」,「可恥好過無恥,蒼蠅知覺到自己是蒼蠅,好過蒼蠅以為自己比戰士有用。示威者暴動罪成……叫人身土不二的蒼蠅,卻又反問為何不去申請政治庇護,為何要去坐牢,站着說話何其不腰痛,究竟這種人有甚麼位置講風涼話?」他又指陳雲是由於2016年立法會選舉敗選,「求議席不遂即反轉豬肚」,「拿到權力還得了?」港大學學生會前會長孫曉嵐則發帖稱,「醒着要面對殘酷的現實已經很累,還有痴(黐)線佬的狼心狗肺。陳雲收皮未。」另一名港大學生會前會長馮敬恩也在帖文中稱:「我拎新加坡passport唔落水選立會,但抗爭到被人告,依班X家產(剷)就話我唔夠身土不二。到有『義士』被告入獄,佢就問人做乜唔走。下次,有人真係走佬,佢又會話人唔夠身土不二。」 連《蘋果日報》的李八方也撰文專欄文章「國師教申請政治庇護」作恥笑,稱「當領事館係酒樓」、「萬一俾人趕走甚至報警點算」。 2019年5月下旬,因魚蛋革命被控暴動罪但棄保潛逃的黃台仰、李東昇獲得德國難民庇護,有網民紛紛回帶當時的討論,大讚陳雲有先見之明,亦有網民斥本土派「因人廢言」,卻厚面皮的當無事發生。陳雲自己亦在Facebook轉貼當時的指責,抽水一番。

    評奇華靈異廣告

    本港老牌餅家奇華餅家於2017年一如以往於中秋節前推出月餅,並續以代言人曾志偉配搭劉心悠作廣告宣傳。廣告以中國畫風為主調,偏用素色,曾志偉以民初文人造型亮相,劉心悠則手執油紙傘,配以亭台樓閣及花卉等國畫元素。 陳雲就直指「中秋凶兆十足十,月餅召你去陰間」,點出廣告中的不祥之處: •廣告中的紅花為「彼岸花」,又稱「蔓珠莎華」,是諸佛升天成道到達彼岸,但放在俗人身上,「就是瓜老櫬冚家拎矣」。 •陳雲指中秋荷葉應殘,故此沒人用夏日的荷葉、荷花來做中秋月餅廣告。中秋一般用金色蟹爪菊花,廣告卻用上白蓮花,並帶瘀黑,乃蓮花接引亡魂,度亡之兆,「寓意香港人早登蓮池海會,極樂世界,不用在現世捱苦」。 •油紙傘常為夏日遮雨之用,不過陳雲指中秋應乾爽無雨,而夜帶油紙傘亦是接引亡魂之意,「八月十五變七月十四」。 •陳雲稱劉心悠眼神似「一副鬼眼」,而曾志偉手持小塊月餅的手,「是類似到彼岸的佛手印」 •廣告以麻布色作背景,被陳雲形容為「裹屍麻布色」,加上曾志偉與劉心悠都是一身素衣,近乎披麻戴孝,而且「表情fade out」,「十足祠堂祖先look」。

  3. 陳云根 (英語: Horace Chin Wan-kan ,1961年11月8日 — ),筆名 陳雲 , 香港 學者 兼 作家 ,修讀 香港中文大學 比較文學 碩士 、 德國 哥廷根大學 民俗學 博士 (副修 民族學 及 漢學 )。. 陳云根是 城邦派 政治人物,主張並推動 香港自治運動 ,曾為 ...

  4. 2020年6月28日 · 有本土派「國師」之稱的《香港城邦論》作者陳雲(陳云根),今日(28日)於社交網宣布退出香港社運,稱工作「總是被泛民港獨騎劫」。 陳雲曾參加2016年立法會選舉,主張「永續基本法」,他落選後曾稱「永續基本法是貨真價實的港獨」,但貼文已 ...

  5. 其他人也問了

  6. 陳雲(1905年6月13日-1995年4月10日),江蘇青浦(今屬上海)人。. 偉大的無產階級革命家、政治家,傑出的馬克思主義者,中國社會主義經濟建設的開創者和奠基人之一,黨和國家久經考驗的卓越領導人,是以毛澤東同志為核心的黨的第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和以鄧 ...

  7. 陳云根 ( Chin Wan Kan Horace , 1961年 —),筆名 陳雲 ,香港 城邦派 人士都叫佢做 國師 ,係 香港 學者 、 作家 、 文藝評論 人,亦係 語言學家 ,曾任 香港處長級高官 。. 佢1997年加入 香港政策研究所 ,識咗 何志平 ,跟佢到任 藝術發展局 、 民政局 。. 後來 ...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