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鴨脷洲 (英語: Ap Lei Chau ,舊譯 Aberdeen Island )是位於 香港 港島 南區 香港仔 對開的 島嶼 ,與香港仔之間的海面是 香港仔避風塘 。 面積僅1.3平方公里,但是前二十大的香港島嶼,2011年時住有約86,355人 [1] , 人口密度 每 平方公里 達66,426人。 現時鴨脷洲是世界上人口密度第二高的島嶼。 [2] [註 1] 名稱起源 [ 編輯] 鴨脷洲的「脷」字,在粵語中是「舌頭」的意思,鴨脷洲因其形狀狹長像鴨的脷而得名。 在粵語中,不少器官都從月(肉)字部,脷字也不例外,其他例子如肝、脾、肺等,舌的讀音近似蝕,有「蝕本」的意味,故採用「一本萬利」的「利」音,而利加月字部就是粵語「脷」字。 [3] [4] [5] [6] 地理 [ 編輯]

    • 鴨脷洲大街

      鴨脷洲大街 (英語: Main Street, Ap Lei Chau ),當地簡 ...

    • 鴨脷洲邨

      鴨脷洲邨(英語: Ap Lei Chau Estate ),項目編號為HK01 ...

    • 分類:鴨脷洲

      分類:鴨脷洲 - 維基百科,自由的百科全書. 說明. 維基共享 ...

  2. 鴨脷洲 (英語: Ap Lei Chau ,舊譯 Aberdeen Island )是位於 香港 港島 南區 香港仔 對開的 島嶼 ,與香港仔之間的海面是 香港仔避風塘 。 面積僅1.3平方公里,但是前二十大的香港岛屿,2011年時住有約86,355人 [1] , 人口密度 每 平方公里 達66,426人。 現時鴨脷洲是世界上人口密度第二高的島嶼。 [2] [註 1] 名稱起源. 鴨脷洲的「脷」字,在粵語中是「舌頭」的意思,鴨脷洲因其形狀狹長像鴨的脷而得名。 在粵語中,不少器官都從月(肉)字部,脷字也不例外,其他例子如肝、脾、肺等,舌的讀音近似蝕,有「蝕本」的意味,故採用「一本萬利」的「利」音,而利加月字部就是粤语「脷」字。 [3] [4] [5] [6] 地理.

  3. 鴨脷洲 (英語: Ap Lei Chau ,舊譯 Aberdeen Island )是位於 香港 港島 南區 香港仔 對開的 島嶼 ,與香港仔之間的海面是 香港仔避風塘 。

  4. 鴨脷洲 (英文: Ap Lei Chau 或者 Aberdeen Island )係 香港 嘅一個 島 ,屬於 南區 ,喺 香港島 嘅西南面, 香港仔 同埋 香港仔海峽 附近,有1.30 平方公里咁大。 歷史. 明朝 郭棐嗰本《粵大記》嘅地圖已經有畫鴨脷洲(地圖上面亦有 香港村 )。 鴨脷洲畀船家一個好嘅 避風港 ,喺 鴉片戰爭 之前有條 漁村 。 1842年 ,呢個島跟 南京條約 割咗畀 英國 ,之後就無乜人理。 1968年 ,香港政府喺鴨脷洲起咗座 發電廠 ,供電畀香港島。 1980年 , 鴨脷洲大橋 落成,連埋鴨脷洲同香港島。 鴨脷洲就開始高速發展。 又起咗 公共屋邨 嚟安置啲因 香港仔避風塘 大火而無家可歸嘅漁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