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其他人也問了
《美國女孩》是什麼故事?
《美國女孩》的關鍵是什麼?
《那些年我們一起追的女孩》是什麼故事?
《丹麥女孩》是真實故事嗎?
《美國女孩》劇情是什麼?
《美國女孩》如何引發母親對於母女關係與自我歸屬的省思?
《美國女孩》(英語: American Girl )是阮鳳儀執導的臺灣電影,2020年入選美國獨立影片之「快速通道」 [2],2021年於第34屆東京國際影展中首映並入圍「亞洲未來」單元 [3],同年於第58屆金馬獎入圍7個獎項,其中最佳新導演、最佳新演員、最佳攝影3項 [4
2021年12月14日 · 《美國女孩》改編自90年出生的導演阮鳳儀的自身成長過程,故事描述2003年,移民美國五年的莉莉(林嘉欣飾)因為罹患乳癌,不得不帶著兩個女兒芳儀(方郁婷飾)、芳安(林品彤飾)從洛杉磯搬回台灣,與聚少離多的丈夫宗輝(莊凱勛飾)同住在 ...
- 美國女孩–這家庭很有「寫實」的味道
- 美國女孩–角色們各自逃避要面對的課題
- 家庭中不必逼對方做到最好
《美國女孩》找來的演員真的很真實,也相當樸實和平凡,先別誤會,這不是貶義,而是稱讚,我喜歡劇組找來這四個演員成為這樣一個平凡的家庭,電影一開篇就讓觀眾看到一個充滿壁癌的屋子,在這樣的場景中有著很「寫實」的味道,他們不是有錢人也不是特別窮的家庭,而是一個普遍的小康家庭,在這樣的家庭中會存在著許多生活上的煩惱,但有時也幸福~ 這樣的場景與氛圍也是本片中很重要的設計。 觀眾看這部片時應該就會感受到這就是一個家庭常遇到的家庭問題和課題,家庭中吵的永遠是錢、對彼此不理解、絕對別人不愛自己、想逃避這個家、這個家沒有愛等等。片中王莉莉是患有乳癌的病患,全家是因為王莉莉生病才有機會聚在一起,就好比《瀑布》一樣,永遠只有在家人生病時我們才有機會停下腳步與家人相處,但相處之時才發現彼此都是這麼疏遠,尤其整片我們...
《美國女孩》中,這個家的每個成員各自有課題必須要面對,但這過程中他們花了很多時間適應,而在適應的過程中也一直在透過「吵架」的方式來逃避,因此不要覺得《美國女孩》中一直在家庭吵架,其實這是角色們各自在逃避自己必須要面對課題時的反應,以下我就分開談:
從更大的格局去看《美國女孩》,當中令我覺得可以放在這個家庭中一段很重要的對話是思婷和芳儀的對話。 思婷:「妳到底在恨你妳媽什麼?」 芳儀:「我希望她可以做得更好」 思婷:「如果這已經是她最好的呢?」 在家庭中彼此間口中講的都是「我為你好」,但事實上就像是芳儀對媽媽講的「妳只想到妳自己」,但媽媽也反過來說:「妳自己還不是一樣」,這就讓我們看出這個家庭沒有人有錯,就是沒有站在彼此的角度去著想和感受。當芳儀說希望媽媽可以做的更好時,其實也是一種逼迫媽媽要馬上成為一個健康的媽媽一樣,但芳儀忘了媽媽也有自己的悲傷~ 而「家庭中不必逼對方做到最好」的概念也套用在這個家庭的所有人,例如王莉莉其實也不該把梁宗輝逼迫要讓這個家換房子,這種舉動就像是在逼迫梁宗輝要做到最好一樣,讓梁宗輝被壓得喘不過氣。 其實看《...
2021年12月9日 · 故事時空落於 2003 年,台灣正面臨經濟不景氣與 SARS 疫情籠罩,女兒芳儀(方郁婷 飾)因為母親的疾病,被迫與母親和妹妹返台與父親團聚,局勢崩解、家庭經濟壓力與母親疾病牽動著一家的互動關係,導致衝突不斷,女兒更要面對回台後的文化隔閡與自我認同。 許多電影都在寫「回家」的母題,劇中主角往往花上整片的篇幅在書寫回家的旅程。 《美國女孩》的第一顆鏡頭就是機場的行李輸送帶,芳儀在第一場戲就回家了,卻心不甘情不願,一心想回美國。 圖片|《美國女孩》劇照. 一部描寫關於離家的電影:她,多麼渴望逃亡. 家的意象在劇中以各種形式出現,芳儀在國文課聽著老師解釋「不聞爺孃喚女聲」中木蘭「想家」的思念,台下的她聽得懵懂疏離,絲毫無法對「想家」共感。
2024年10月2日 · 《美国女孩》(英语: American Girl )是阮凤仪执导的台湾电影,2020年入选美国独立影片之“快速通道” [2],2021年于第34届东京国际影展中首映并入围“亚洲未来”单元 [3],同年于第58届金马奖入围7个奖项,其中最佳新导演、最佳新演员、最佳摄影3项 ...
2021年12月6日 · 改編自導演阮鳳儀成長過程的自傳電影《美國女孩》,集結金馬影后林嘉欣、莊凱勛、曾寶儀、夏于喬、蔡嘉茵、黃鐙輝、張詩盈等眾實力派演員 ...
2021年11月27日 · 《美國女孩》故事是這樣開始的:2003年人人自危的SARS期間,移民美國五年的莉莉,發現罹患乳癌後決定帶女兒芳儀、芳安,搬回台灣和聚少離多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