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施政報告指出,「明日大嶼將是未來二三十年香港的長遠發展願景,項目計劃在交椅洲和喜靈洲附近分階段填海興建人工島,填海面積達1,700公頃。

  2. 施政報告指出,「明日大嶼」將是未來二三十年香港的長遠發展願景目計劃在交椅洲和喜靈洲附近分階段填海興建人工島,填海面積達1,700公頃。

  3. 2024年5月24日 · 施政报告指出,“明日大屿将是未来二三十年香港的长远发展愿景,项目计划在交椅洲和喜灵洲附近分阶段填海兴建人工岛,填海面积达1,700公顷。

  4. 香港2030+ (英語: Hong Kong 2030+ ),全名為《 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 》( Hong Kong 2030+: Towards a Planning Vision and Strategy Transcending 2030 ),是 發展局 與 規劃署 共同推動就 香港 跨越2030年的規劃策略和空間發展方向的策略性研究。 香港2030+自2015年開始整合重要議題,分析土地用途及土地供應,制訂空間規劃的框架,並在2016年底至2017年初進行公眾諮詢,整個研究預計於2019年完成並公佈之一。 未來或發展方針 [ 編輯]

  5. 根據香港政府發展局及土木工程拓展署刊發的「明日大嶼」宣傳小冊子 [19],東大嶼都會連同香港國際機場的三跑道系統、物流中心、航天城發展項目、亞洲國際博覽館未來發展,以及位於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人工島的擬議上蓋發展計劃,將協助香港國際 ...

  6. 北部都會區 (英語: Northern Metropolis ,簡稱: 北都 ),為 香港政府 發展中之計劃。 於2021年10月6日由時任 行政長官 林鄭月娥 提出 [1] ,為 2021年度香港行政長官施政報告 之一部份,預料會於20至30年內分階段實施。 概述. 北部都會區包括 香港 北區 及一部分 元朗 ,共約三百平方公里,包括現存以及被釋出的 邊境禁區 ,並非指一特定 行政區域 ,而是因地理特徵、發展政策等因素相互所形成之一城市空間。 [2] 且跨越地理及 港 深 兩地之 分界線 ,更好融入國家發展大局。 [3]

  7. 香港2030+ (英語: Hong Kong 2030+ ),全名為《 香港2030+:跨越2030年的規劃遠景與策略 》( Hong Kong 2030+: Towards a Planning Vision and Strategy Transcending 2030 ),是 發展局 與 規劃署 共同推動就 香港 跨越2030年的規劃策略和空間發展方向的策略性研究。 香港2030+自2015年開始整合重要議題,分析土地用途及土地供應,制訂空間規劃的框架,並在2016年底至2017年初進行公眾諮詢,整個研究預計於2019年完成並公布之一。 未來或發展方針 [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