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5.3年

      • 平均輪候5.3年 2023-05-11 根據香港房屋委員會及房屋署 (下稱「房署」)公布的最新公屋輪候時間,截止2023年6月底,在過去12個月獲安置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者,其平均輪候時間為5.3年,而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則為3.9年。
      resources.ctgoodjobs.hk/article/34103/2023公屋輪候時間-公屋申請者上樓加快-平均輪候5-3年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4年5月10日 · 轮候时间基本上是以公屋申请登记日期开始计算直至首次配屋为止但不包括期间的任何冻结时段例如申请者尚未符合居港年期规定申请者正等待家庭成员來港团聚而要求暂缓申请申请者在狱中服刑等)。 公屋综合轮候时间. 就行政长官于2022年施政报告宣布推出新的「公屋综合轮候时间」指数请参阅房屋局网站的 相关页面 。 Number of Applications and Average Waiting Time for Public Rental Housing,About Us,Publications and Statistics,香港房屋委员会及房屋署.

  3. 輪候時間基本上是以公屋申請登記日期開始計算直至首次配屋為止但不包括申請期內的任何凍結時段 (例如申請者尚未符合居港年期規定申請者正等待家庭成員來港團聚而要求暫緩申請申請者在獄中服刑等)。 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是指在過去12個月獲安置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者的輪候時間平均數平均輪候時間為約三年的目標並不適用於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者。 特快公屋編配計劃. 請按以下連結 「特快公屋編配計劃網頁」 以獲取「特快公屋編配計劃」最新消息。 特快公屋編配計劃網頁. 2023年公屋平均輪候時間的年度分析. 為增加資訊透明度,房屋署對公屋申請者在2023年的安置情況進行了分析。 有關分析顯示近年獲安置入住新界區單位的個案多於市區或擴展市區,所以輪候新界區的申請者會較快上樓。

    • 公屋基本申請資格
    • 新!】公屋申請入息及資產限額一覽 (附房委會2019/20年度限額放寬建議)
    • 新公屋申請不能選市區
    • 一般申請等5年半 單身要等30年
    • 特快公屋編配計劃

    首先談談公屋的申請資格,房屋委員會(房委會)將公屋申請界定為4大類別,包括一般家庭申請、長者申請、非長者1人申請及「天倫樂」優先配屋計劃申請。在房委會的政策下,若申請家庭的成員中有長者,則可在輪候及配屋方面均獲得若干程度的優先。 一般家庭申請資格,即基本公屋申請資格(透過資格驗算可獲得初步評估),詳情如下: 1. 申請者必須年滿18歲; 2. 申請者及其家庭成員必須現居於香港並擁有香港入境權,其在香港的居留不受附帶逗留條件所限制 (與逗留期限有關的條件除外) ; 3. 申請者的住戶總每月入息和總資產淨值不得超過現行的限額; 4. 申請者及其家庭成員在香港並無擁有任何住宅物業; 5. 獲分配公屋時,申請表內必須有至少一半成員在香港住滿7年,而且所有成員仍在香港居住。

    【新!】2019年2月,房委會建議上調2019/20年度公屋申請入息及資產限額,平均上調幅度分別為4.2%及3.1%,2019年4月1日起生效。入息限額中,2人家庭增幅最大,增加6.2%至HK$18,690。房委會估計,按調整後的限額計算,約16萬個私樓非業主戶符合公屋申請入息,料公屋申請將因而增加5,800戶。 有意申請公屋的朋友,一般會比較關心入息及總資產淨值限額。根據房委會現行的限額,1人/ 2人/ 3人家庭的每月入息不能超逾HK$11,540/ HK$17,600/ HK$22,390。由於公屋是供應緊絀但需求極大的公共住屋資源,因此收入限制亦較嚴謹。 以新入息限額計,夫婦2人要申請公屋,每人平均月入不能超過HK$9,345,以每日工作8小時,每月26個工作日去計算,平均計夫婦各自時...

    公屋申請的可選區域分為4區,包括市區(包括港島及九龍)、擴展市區(包括東涌、沙田、馬鞍山、將軍澳、荃灣、葵涌及青衣)、新界(包括屯門、元朗、天水圍、上水、粉嶺及大埔)及離島(不包括東涌)。房委會規定,新登記的公屋申請者只可選3個非市區的地區;而合資格的長者申請及「天倫樂」申請,可選的區域則不受限制。此外,2013年9月30日或之前登記的申請者,現時亦可選擇將所選地區改為市區。

    截至2018年12月底,一般公屋申請(家庭及長者1人申請)高達約150,200宗,而以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1人申請亦達約117,400宗。在如此高的需求下,究竟由申請至編配單位需要多久呢?按房委會的目標,一般公屋申請平均輪候時間為約3年,但目標不適用於非長者1人申請者。目標雖說3年上樓,惟實際上一般公屋申請的平均輪候時間為5.5年,而當中長者1人申請的平均輪候時間則較短,大概是2.9年。 非長者1人申請編配進度 註︰上圖分數只作參考,隨時受供求變動影響 上述提到的平均輪候時間約5年半,但非長者1人申請者的輪候時間則長得驚人。按房委會現行的配額及計分制度,非長者1人申請者於18歲申請時底分為0分,每輪候1個月可獲1分,滿45歲則可獲一次性加60分。按此計分制度及最新編配進度,申請人須等候約3...

    若家中並無合資格親屬可加入申請,或一般家庭申請想加快上樓速度,申請人仍可留意「特快公屋編配計劃」。房委會一般每年都會以書面邀請正在輪候的申請者參與計劃。中籤的申請者可獲提早自選單位,部分單位更特設租金寬減期。上樓速度加快,兼可自選單位,缺點是計劃提供的單位均有一定負面因素。 按房委會講法:「部分單位無論在環境、交通、社區服務、購物及醫療設施等方面均屬理想,當中有部分單位曾涉及不愉快事件,又或層數、座向、以至單位的設計等較為遜色。」當中提到的「不愉快事件」包括自殺、兇殺、自然死亡 或意外死亡等,另有部分單位有過蟲患、噪音、鉛水等問題。 要注意的是,獲計劃特快編配公屋的住戶入住該單位3年內不可調遷,期間亦沒有綠表資格,若申請居屋僅能以白表申請,亦須交還公屋單位。房委會於2018年共推出1,300...

  4. 為紓緩居住環境欠佳並長時間輪候公屋的家庭面對的困難政府過去數年一直善用未落實或短期內不會啟動長遠發展計劃的土地及建築物大力推動過渡性房屋發展為有需要的人士提供短期居所。 政府已覓得土地提供超過21 000個過渡性房屋單位,超出目標的20 000個單位。 截至2024年3月底,已有約13 600個單位投入服務,預計再有約6 300個單位會在2024年落成啓用,達列目標總數約94%。 餘下約6% (約1 200個單位)亦會緊隨在2025年第一季落成。 此外,為持續加強統籌和優化過渡性房屋的申請工作,繼2023年6月推出中央通用申請表格後,房屋局於2023年9月推出過渡性房屋中央統一平台—「住得易」,讓市民於網上申請入住過渡性房屋。

  5. 2023年7月31日 · 離島 (不包括東涌) 現時選擇市區的申請已多於可供編配予申請者的公屋單位數量新登記的公屋申請者只可從其餘三個非市區的區域中選擇一個作為將來編配公屋的區域不過參加高齡單身人士」、「共享頤年天倫樂優先配屋計劃並選擇與申請內所有家庭成員居於同一單位的申請者則可選擇以上任何一個區域因應市區公屋的供應情況房委會現容許登記日期或相應登記日期為2016年9月30日或之前的公屋申請者即申請編號在 G1396576 / U0419945 或之前的申請者,如仍持有有效的申請,可選擇更改公屋選區為「市區」(包括港島及九龍)。 基本公屋申請資格. 申請公屋的家庭必須符合下列的申請資格。 如果家庭成員包括長者,可以在輪候和配屋方面獲得若干程度的優先。 申請者必須年滿18歲或以上。

  6. 2023年2月16日 · 房委會 最新公布截至2022年12月底在過去12個月獲安置入住 公屋 的一般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由第三季5.6年微降至5.5年當中長者一人申請者的平均輪候時間維持不變仍為3.9年公屋輪候第三季公屋供應增加逾萬伙. 房委會 平均 公屋輪候 時間於2022年第四季錄得改善主要是由於過往數季有為數不少的公屋單位可供編配。 在消化了部分輪候年期較長的一般申請者的公屋需求後,於2022年第四季獲分配單位的一般申請者的輪候時間相對較短,令整體的平均輪候時間輕微縮短。 公屋輪候|仍有逾20萬宗公屋申請. 在2022年第四季獲編配入住公屋的一般申請約3,800宗,當中獲編配的長者一人申請約680宗。 另外,同一季度獲編配的配額及計分制下的非長者一人申請約為620宗。

  7. 根據房委會數字公屋輪候時間平均超過 5 當中以長者申請者配屋時間較快非長者 1 人申請者則需等上 30 年。 想了解公屋計分制加分方法縮短輪候時間更早獲得編配公屋單位即讀這篇公屋攻略! 想緊貼樓市動向,立即追蹤千居 Facebook 及 Instagram 專頁 (@spacious.hk),掌握最新地產資訊。 【延伸閱讀】公屋/居屋懶人包. 一手居屋申請 | 白居二申請 | 綠置居申請 | 租置單位買賣 | 夾屋買賣. 居屋按揭 | 綠置居按揭 | 居屋轉名. 補地價必睇問題 | 居屋揀樓次序 | 居屋收樓與驗樓. 公屋申請+最新入息限額 | 公屋計分+輪候時間 | 公屋入息審查程序. 公屋富戶政策+填表須知 | 公務員申請公屋 | 公屋分戶申請 | 長者申請公屋.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