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4年3月11日 · 旨在說明孔子對仁、孝及君子的見解,「論仁」從個人的道德修養和待人接物方面,說明「仁」的內容和表現。 而「論孝」則說明孝的本質,以及對待父母應有的孝道。

  2. 里仁: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君子去仁,惡乎成名?. 君子無終食之間違仁,造次必於是,顛沛必於是。. 里仁: 孔子說:「富和貴,人人嚮往,不以正當的方法得到的,不要享受 ...

  3. 2021年5月28日 ·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傳統的專家解讀,孔子說:「沒有仁德的人不能長久地處在貧困中,也不能長久地處在安樂中。. 仁人是安於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則是知道仁對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這種解釋是希望人們注意個人的道德操守,仁者在任何環境 ...

  4. 仁人是安於仁道的,有智慧的人則是知道仁對自己有利才去行仁的。 孔子說:“只有那些有仁德的人,才能愛人和恨人。 孔子說:“如果立志於仁,就不會做壞事了。

  5. 仁者安於仁,因為他實行仁德便心安,不實行仁德 便不安;智者則利用仁,他認識到仁德對他長遠而言,有巨大的利益,故 願意實行仁德。

  6. 孔子的核心思想是「」,「」一詞在孔子之前已有,是眾多德行其中一項,而孔子把「仁」提升到更高層次,把「仁」看作其他一切德行的根本,或培養其他一切德行的起點。

  7. 仁者安仁知者利仁 。. 里仁: 孔子說:「品質惡劣的人,忍受不了貧窮,享受不了快樂。. 仁者安仁,智者利仁。. 共1段落。. 第1頁,共1頁。. 喜歡我們的網站?. 請支持 我們的發展。. 網站的設計與内容 (c)版權2006-20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