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原位癌症(如大腸癌、胃癌等)的癌細胞不斷發生突變,並且侵襲破壞血管或淋巴,經血液或淋巴系統移行到肝臟而成。 且通常位癌轉移到肝臟,就已是癌症第四期了。
      hmc.ntuh.gov.tw/disease-symptoms/0m154758499500720634
  1. 其他人也問了

  2. 肝腫瘤 (hepatic tumor,tumor of liver)是指發生在肝臟部位的腫瘤病變。. 肝臟是腫瘤好發部位之一,良性腫瘤較少見,惡性腫瘤中轉移性腫瘤較多。. 原發性腫瘤可發生於肝細胞索、膽管上皮、血管或其他中胚層組織,轉移性腫瘤中多數為轉移性癌,少數為轉移性肉瘤。.

    • 病因學
    • 臨床表現
    • 輔助檢查
    • 診斷
    • 鑒別診斷
    • 治療措施
    • 預防
    • 預後
    • 參看

    病毒性肝炎和肝硬化: B型肝炎病毒和肝癌關係的研究發現:①肝癌患者血 清中慚型肝炎標誌物高達90%以上(對照組僅約15%);②肝癌高發區HBsAg陽性者發生肝癌機會比陰性者高6~50倍;③分子生物學研究顯示,我國肝癌病人中單純整合型HBV-DNA佔51.5%;④HBV的X基因可改變HBV感染的肝細胞的基因表達與癌變可能有關。以上說明B型肝炎病毒與肝癌關係密切,是肝癌發生的重要危險因素。黃曲霉毒素 在肝癌高發區尤以南方以玉米為主糧地方調查提示肝癌流行可能與黃曲霉毒素對糧食的污染有關,人群尿液黃曲霉毒素B1代謝產物黃曲霉毒素M1含量很高;飲水污染 江蘇啟東飲用溝溏水者肝癌發病率為60~101/10萬,飲用井水者僅0~19/10萬。飲用溝水者相對危險度為3.00。調查發現溝溏水中有一種蘭綠藻產生藻...

    起病常隱匿,多在肝病隨訪中或體檢普查中應用AFP及B型超檢查偶然發現肝癌,此時病人既無症状,體格檢查亦缺乏腫瘤本身的體征,此期稱之為亞臨床肝癌。一旦出現症状而來就診者其病程大多已進入中晚期。不同階段的肝癌,其臨床表現有明顯差異。

    腫瘤標記物檢測

    腫瘤標記物是癌細胞產生和釋放的某種物質常以抗原酶激素代謝產物的形式存在於腫瘤細胞內或宿主體液中就肝癌來說甲胎蛋白仍是肝癌的不見主要標記物

    超聲醫院檢查

    顯像可顯示癌實質性暗區和光團當癌組織壞死液化時相應部位可出現液性暗區超聲可檢出直徑為厘米以上的腫瘤對早期定位診斷辛苦有較大價值但需重複專業檢查並需很難結合其它指標進行監督診斷近年發展的彩色都卜勒血流成像可分析親人測量進出腫瘤的血液根據病灶血供情況親自有助於監別病變的良惡性

    電子計算機X線體層顯像(CT)

    肝腫瘤的CT顯像通常表現為局灶性周界比較星期喜歡清楚的密度減低區陽性率在%以上自以結合碘油肝動脈造影對厘米以下腫瘤的檢出率達%以上因此是目前高興診斷小肝癌和微小肝癌的最佳方法

    病理診斷

    1.肝組織學檢查證實為原發性肝癌者。 2.肝外組織的組織學檢查證實為肝細胞癌。

    臨床診斷

    1.AFP對流法陽性或放免法>400μg/ml,持續四周以上,並能排除妊娠、活動性肝病、生殖腺胚胎源性腫瘤及轉移性肝癌者。 2.影像學檢查有明確肝內實質性佔位病變,能排除肝血管瘤和轉移性肝癌,並具有下列條件之一者: ①AFP>200mg/mI。②典型的原發性肝癌影像學表現。②無黃疸而AKP或r-GT明顯增高。④遠處有明確的轉移性病灶或有血性腹水,或在腹水中找到癌細胞。⑤明確的B型肝炎標誌物陽性的肝硬化。

    定性診斷

    原發性肝癌的定性診斷需綜合分析病人的症状、體征及各種輔助檢查資料。 症状、體征同前。

    原發性肝癌有時須與下列疾病相鑒別。 (一)繼發性肝癌(secondary liver cancer)肝臟血源豐富,其他癌腫可轉移至肝臟。我校病理解剖資料,繼發性肝癌為原發性肝癌的1.2倍,其中以繼發於胃癌的最多,其次為肺、結腸、胰等的癌腫。繼發性肝癌大多為多發性結節,臨床以原發癌表現為主,少數可僅有繼發性肝癌的徵象如肝腫大、肝結節、肝區痛、黃疸等。除個別來源於胃、結腸、胰的繼發性肝癌病例外,血清AFP多呈陰性。 (二)肝硬化、肝炎 原發性肝癌常發生在肝硬化基礎上,兩者鑒別常有困難。鑒別在於詳細病史、體格檢查聯繫實驗室檢查。肝硬化病情發展較慢有反覆,肝功能損害較顯著,血清AFP陽性多提示癌變。少數肝硬化、肝炎患者也可有血清AFP升高,但通常為「一過性」且往往伴有轉氨酶顯著升高,而肝癌則血清AF...

    中醫治療

    (1)治病求本:肝癌患者病位在肝,但正氣大傷,津液虧耗明顯,在中醫辨證施治的指導下,應用養陰扶正為主,絕不能一味攻癌。若一味攻癌,忽視體弱之軀,癌症就有惡化可能。 (2)內外兼治:中醫治療癌症必須從整體觀念出發,根據古人「內外合治,其理相一」的原理,使藥物直接作用於病灶攻邪毒抗癌,止痛而提高患者生活質量。 (3)守方:治療慢性病,堅持守方,醫患都要有信心,不要大改處方,這也是中醫名家的見解。 (4)重視胃氣:治療慢性病,必須注意胃氣。因為「有胃氣則生,無胃氣則敗」。 (5)加強護理:首先是精神的安慰,提高信心,發揮病人主觀能動性,積極配合治療。飲食應易於消化,富有營養,顧護正氣,提高免疫功能,如多食鮮蘑菇、靈芝、鮮鯽魚、牛奶等以增強抗病能力。

    積極防治毒性肝炎,對降低肝癌發病率有重要意義。B肝病毒滅活疫苗預防注射不僅起防治肝炎效果,對肝癌預防必將起一定作用。預防糧食霉變、改進飲水水質亦是預防肝癌的重要措施。 原發性肝癌 應以預防為主,動物實驗證明黃曲霉素可誘發肝癌,而黃曲霉素在發霉的花生和玉米中含量最高,因此,不要食用發霉的花生和玉米。臨床證明,肝炎-肝硬化-肝癌的關係密切,因此,患病毒性肝炎的病人應及時正確治療,防止轉變為肝硬化,非B型肝炎病毒攜帶者應注射B型肝炎疫苗。為防止酒精性肝硬化發生,不應暴飲酒。出現右上腹不適、疼痛或包塊者應儘早到醫院檢查,一旦確診應儘早治療。以手術為主的綜合治療可明顯延長病人生命期。肝癌的療效取決於早發現、早治療,目前小肝癌外科治療5年生存率達70%左右,故患者不要喪失信心,一旦患病,要儘早到醫院治療...

    腫瘤大小,治療方法與腫瘤的生物學特性是影響預後的重要因素,根據我們的材料獲根治性切除者五年生存率達53.0%,其中多為小肝癌或大肝癌縮小後切除者,姑息性切除僅12.5%,藥物治療少見生存5年以上者。早期肝癌體積小,包膜完整、瘤栓少見或無、腫瘤分化好,遠處轉移少,機體免疫狀態較好,這些均是進行手術根治的有利條件。中晚期肝癌雖經多種治療綜合措施,根治機會少,易有遠處轉移預後較差。

  3. 肝癌大致可分為原發性肝癌與轉移性肝癌。「原發性肝癌是由肝臟細胞引發的惡性腫瘤常見的原發性肝癌有肝細胞癌膽管細胞癌」;由其他器官的癌細胞擴散到肝臟而引致的肝癌則稱為轉移性肝癌」。

  4. 三種最常見的良性肝臟腫瘤被稱為: 血管瘤. 局灶性結節增生. 肝細胞腺瘤. 什麼是血管瘤血管瘤是良性肝臟腫瘤最常見的形式。 它們是大量異常血管。 在美國,多達 5% 的成年人的肝臟可能有小血管瘤。 女性比男性更有可能出現這些症狀。 通常這些良性腫瘤不會產生任何症狀,不需要治療。 在極少數情況下,患有大血管瘤的嬰兒可能需要通過手術將其切除,以防止凝血和心力衰竭。 什麼是局灶性結節性增生? 局灶性結節性增生是繼血管瘤之後第二常見的良性肝臟腫瘤。 這些腫瘤主要發生在 20 至 30 歲之間的女性中。 與其他形式的良性肝臟腫瘤一樣,它們通常是在其他疾病的影像學檢查中發現的。 這些腫瘤有時被稱為 FNH,通常不會引起症狀或不需要治療。

  5. 肝癌可分為幾種類型,最常見的是肝細胞癌,是指肝細胞在癌變後,逐漸演變成癌症。 其他類型的肝癌,如肝內膽管癌和肝母細胞瘤,則較不常見。 而擴散到肝臟的癌症轉移性肝癌比始於肝細胞的癌症原發性肝癌更常見。 肝癌常見症狀. 肝癌的症狀通常要到後期才會出現,但有時亦會於早期出現,惟較不明顯。 如在早期診斷出癌症,治療會較為有效。 肝癌的常見症狀包括: 不明原因下體重突然下降. 食慾不振. 噁心或嘔吐. 腹部脹大. 腹部或右肩胛骨附近疼痛或不適. 黃疸. 其他症狀可能包括發燒、通過皮膚可見的腹部靜脈增大,以及異常瘀傷或出血等。 一些肝臟腫瘤會產生激素,可能導致以下情況: 高血鈣水平,可導致噁心、意識模糊、便秘、虛弱或肌肉問題. 低血糖水平,可導致疲勞或昏厥.

  6. 肝腫瘤. 什麼是肝腫瘤?. 簡單來說就是人體器官內有一塊組織的生長或細胞組成與正常結構不同。. 依照細胞是否對正常組織有侵襲性或破壞性可分為良性與惡性腫瘤。. 「肝臟良性腫瘤通常是由肝臟組織中正常的結構因為發育或排列不同而產生。. 最為 ...

  7. 2020年1月22日 · 原發性肝癌是由於肝臟細胞異變產生惡性腫瘤常見的原發性肝癌有肝細胞癌膽管細胞癌」。 肝細胞癌多局限於肝臟,很少擴散到其他器官;而膽管癌則是膽管壁細胞的癌變所引起. 轉移性肝癌是由身體其他器官的癌細胞擴散到肝臟,導致肝癌。 常見的源頭為大腸、胰臟、胃部、肺部、乳房等. 根據 醫管局 最新數字,2020年合共有1,530人死於肝癌,是本港第3號癌症殺手,發病率也位列第五,整體有1,735宗新症。 肝癌症狀. 肝臟具有自我修復功能,所以早期病徵並不明顯,中後期腫瘤逐漸變大,便會出現以下症狀: 右上腹有硬塊、腹痛. 腹部腫脹,刺激橫隔膜神經,引致右肩胛骨位疼痛. 腹部積水,腹部表面出現靜脈青筋. 皮膚和眼睛泛黃、皮膚痕癢. 凝血素不足,易受傷出血. 小便呈茶色、大便呈淺灰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