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最常見的植物性食物中毒為菜豆中毒、毒 蘑菇 中毒、 木薯中毒 ;可引起死亡的有毒蘑菇、 馬鈴薯 、曼陀羅、 銀杏 、苦杏仁、桐油等。
      cht.a-hospital.com/w/食物中毒
  1. 其他人也問了

  2. 2024年3月28日 · 林口長庚醫院營養師陳姿吟表示,「病從口入」,食物中毒原因常見細菌病毒感染食材被化學物質汙染以及吃到植物性天然毒動物性天然毒等。 食物中毒原因多 最快1小時出現症狀....

    • 拉肚子想吐=食物中毒?食物中毒的定義解說。根據衛福部食藥署防治食物中毒專區的資料,單一「食品中毒案件」指2人或2人以上攝取相同的食品而發生相似症狀,但若為以下情況,也可視為食品中毒案件:
    • 食物中毒分5種。依據中毒原因,食物中毒可分為以下5種:
    • 食物中毒7大原因。食品烹調後在室溫下放置過久。生食與熟食交叉污染。烹調人員衛生習慣不良。調理食品的器具或設備未清洗乾淨。食物冷藏及加熱處理不足。水源被污染。誤食含有天然毒素之食物。
    • 食物中毒常見病徵及症狀:拉肚子、想吐。食物中毒的症狀嚴重度,主要視患者年齡、個人健康狀況、中毒原因及毒素的攝取量而定;若個人抵抗差,症狀可能就比較嚴重;症狀通常會在進食後1~36小時出現,其中以嘔吐與腹瀉最常見。
    • 食物中毒的定義是什麼?
    • 哪些病菌最容易引起食物中毒?這5種病菌必知
    • 要如何預防食物中毒?
    • 營養師來解答「食物中毒」常見 QA

    食物中毒的定義為攝取到含有病原性微生物、有毒化學物質及其他毒素的物質,通常是吃到腐敗或未妥善處理被病菌污染的食物,而導致身體中毒的情況。 食物中毒又分為:細菌性食物中毒、天然毒素食物中毒、化學性食物中毒這三類,食物中毒會引發腹痛嘔吐等消化道及神經系統的症狀。 要怎麼判定中毒來自於「食物」呢? 台灣衛生單位定義的「食物中毒案件」為:二人或二人以上攝取相同的食品而發生相似的症狀,即為食物中毒。

    腸炎弧菌

    主要出現在海鮮內,如果烹調時加熱不完全,或是店家生食保存不當,都有機會菌從口入。

    諾羅病毒

    與患者共用餐點,或烹調者身上有諾羅病毒,就可能造成感染,需注意烹調前的手部清潔及人員健康管理。

    金黃色葡萄球菌

    金黃色葡萄球菌會大量出現在「傷口處」,因此接觸食材時最好戴著手套、帽子,有傷口或膿瘡及咽喉炎的人避免進行食物調理。

    可參考衛生福利部提供的「預防食物中毒五要原則」 1. 要洗手:調理食品前後要洗手,傷口務必包好並善用手套,用餐前一定要記得洗手。 2. 要新鮮:食材本身要新鮮,清洗用水及調理用水也需注意水質乾淨。 3. 要生熟食分開:不同器具處理生熟食,包括刀具、粘版及容器。 4. 要徹底加熱:食品中心溫度須超過 70 度,才能消滅細菌。 5. 要注意保存溫度:不宜於室溫存放過久,保存溫度須低於 7 度才能降低細菌活性。 台灣最常發生食物中毒的場所是「團膳公司」,例如學校午餐、公司桶餐等,建議公司/學校負責人選擇信譽良好之團膳廠商並且定期安排稽查。 除此之外,台灣一年有將近五百件在家發生的食物中毒事件,家庭採購時也要多注意食材供應商是否有提供相關的檢驗證明,自家保存食物及用餐時,記得遵循「五要原則」,才能降...

    三秒定律真的有用?

    沒有用。 食物只要落地就有機會接觸到細菌,如果食物本身很乾燥,不濕潤,或許能減少一些接觸病菌的機會,但仍有風險,不可不慎,建議不要遵循「三秒定律」!

    掉下去的食物加熱就沒事了?

    還是會有事。 加熱可以減少細菌的活性,但無法避免沾染到的其他髒污,建議食物落地就不要吃了。

    喝優酪乳可以解毒嗎?

    無法。 預防食物中毒的最好方法就是避開中毒的因素,益生菌沒辦法避免壞菌及其他毒素進入體內。 延伸閱讀: 1.【2024營養師整理推薦】挑選益生菌的5大觀念及17款品牌比較表 2.【2024營養師整理推薦】家長必看2023兒童益生菌品牌比較表及 4 大挑選關鍵

  3. 食物中毒是指因攝食受到病原性微生物有毒化學物質或其他毒素污染的食品而引起的疾病根據流行病學的定義若有二人或二人以上攝食相同的食品後出現相同的症狀並且從可疑的食物殘餘檢體患者的糞便嘔吐物血液等人體檢體或空氣土壤等相關環境檢體中分離出如血清型噬菌體型等相同類型的致病原因就可判定為一起食物中毒事件。 不過,若是因攝食肉毒桿菌或急性化學性中毒,雖只有一人也視為食物中毒。 常見的食物中毒症狀. 食物中毒的症狀包括腹瀉、噁心、嘔吐、腹痛、發燒、頭痛及虛弱等,有時還會伴隨血便或膿便。 症狀的嚴重程度會受到患者年齡、健康狀況、致病原因種類以及攝入污染食品量等因素影響。 抵抗力較弱的人可能出現較嚴重的症狀,甚至有死亡的風險。

  4. 2011年7月6日 · 因肉毒桿菌毒素而引起中毒症狀且自人體檢體檢驗出肉毒桿菌毒素或由可疑的食品檢體檢測到相同類型的致病菌或毒素或因攝食食品造成急性食品中毒 (如化學物質或天然毒素中毒等),即使只有一人也視為一件食品中毒案件經流行病學調查推論為攝食食品所造成也視為一件食品中毒案件Q2常造成食品中毒的主要病因物質是什麼? A: 1.細菌:常見的致病菌有腸炎弧菌、沙門氏桿菌、病原性大腸桿菌、金黃色葡萄球菌、仙人掌桿菌、霍亂弧菌、肉毒桿菌等。 2.病毒:如諾羅病毒等。 3.天然毒:包括植物性毒素、麻痺性貝毒、河豚毒、組織胺、黴菌毒素等。 4.化學物質:農藥、重金屬、非合法使用之化合物等。 Q3常造成食品中毒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5. 2024年4月10日 · 食源性疾病俗稱為食物中毒是由於食用受污染的食物或飲水引起的疾病。 其中,微生物(包括細菌、病毒和寄生蟲)或其毒素,是食物中毒最常見的原因。 食物中毒的常見症狀為: 噁心: 噁心可能會因為腸胃蠕動變得緩慢而加劇。 嘔吐: 頻繁嘔吐,並且無法保持液體攝入。 腹瀉: 大便稀少而帶大量水分,甚至帶血,24小時內3次或以上的這種排便狀況,就是食物中毒的典型症狀。 腹痛和痙攣: 毒素侵襲胃壁、腸壁,導致發炎、疼痛。 發燒畏寒. 脫水的症狀: 過度口渴、口乾、排尿很少或沒有排尿;虛弱、疲勞或頭暈。 神經系統症狀: 如視力模糊、肌肉無力和手臂刺痛。 推薦閱讀:腸胃炎症狀、原因有哪些?

  6. 2024年4月1日 · 植物性毒素. 遵守食品處理之原則,包括新鮮、清潔、區分生熟食、避免交叉污染、澈底煮熟、注意保存溫度及使用乾淨的水與食材等。. 外出飲食時應避免冷食、生食、不吃來路不明的食品,亦應避免路邊攤飲食,謹慎選擇衛生優良餐廳用餐。. 確保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