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語言、文學、音樂、舞蹈、遊戲、神話、禮儀、習慣、手工藝、建築藝術及其它藝術。 除此之外,還包括傳統形式的聯絡和信息。 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就是 聯合國 所謂的「人類財富」。
      zh.wikivoyage.org/zh-hant/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
  1. 其他人也問了

  2. 非物質文化遺產 ,又可稱 無形文化資產 無形文化財產 ,簡稱 非遺 ,指的是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認定對某地區文化傳承有重要意義的行為或表現,如民俗、文化、信仰、傳統、知識和語言等各種非物質形式的智慧財產。 若是物質形式,則依《 保護世界文化和自然遺產公約 》規定的 世界遺產評定準則 而被列入 世界遺產 名錄中的各項文化和自然遺產,是教科文組織的另一項不同的計劃。 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 [ 編輯]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非物質文化遺產. 20世紀下半葉以來,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逐漸成為一個國際性問題。 尤其是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 (UNESCO)。 2003年9月29日至10月17日,教科文組織大會第32屆會議在 巴黎 舉行。

  3. twh.boch.gov.tw › non_material › index非物質文化遺產

    非物質文化遺產分布概況. 維護非物質文化的觀念與時俱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UNESCO於2003年通過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Convention for the Safeguarding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追求文化多樣性持續尊重人類的創造力於2006年生效各項非物質文化遺產」(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ICH),由簽署2003年公約的締約國提名經UNESCO轄下之委員會審查列名。 2009年,在阿布達比大會中公布了第一批非物質遺產名錄,截至2022年止,共有677項,分列三種名單:

  4. 2016年7月20日 · 除了有形的文化遺產無形的文化遺產如表演藝術社會風俗禮儀節慶及傳統的手工藝技能等都反映了本土特色與歷史文化令社區更有凝聚力是香港社會的重要文化資產香港首份非物質文化遺產下稱非遺」)清單於2014年6月公布共收錄480 個項目當中不乏具生活氣息仍然充滿活力的技藝與習慣同時亦有不少文化瑰寶正逐漸在公眾視線中消失。 由香港賽馬會慈善信託基金捐助、長春社文化古蹟資源中心主辦的「賽馬會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眾教育計劃」,以香港首份非遺清單項目為主題,推行一系列推廣教育活動,旨在連結學術界、非遺傳承者及大眾,建立交流平台,介紹並推廣本港的非遺項目。 透過認識、欣賞、參與,大眾可以為非遺注入活力,以實踐為保育,掌握及承傳文化精髓,生生不息。

  5. 簡而言之非物質文化遺產 是非實物的是無形的與傳統意義上的有形文化遺產不同。 「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 [1] [3] [ 編輯] 根據 聯合國教育、科學及文化組織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公約 》(《公約》)的規定各締約國地區應在社區群體和相關非政府組織的參與下確認和確定境內各種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以編製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作為保護的基礎。 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 在2006年《公約》生效後,隨即籌劃進行全港性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以蒐集研究數據,並用以編製香港首份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 2008年,港府成立非物質文化遺產諮詢委員會(非遺諮委會),督導全港性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的工作。

  6. 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料庫. 康樂及文化事務署康文署於2009年8月委聘香港科技大學華南研究中心進行全港性非物質文化遺產普查以蒐集研究資料和數據以編製本港首份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經過三年多的時間整項普查工作於2013年年中完成經非物質文化遺產諮詢委員會詳細審議有關研究資料後以及諮詢公眾對草擬清單的意見後政府於2014年6月17日公布了香港首份非物質文化遺產清單涵蓋480個項目。 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料庫已於2018年年底推出,分階段提供480個清單項目的資料供市民查閱,讓市民能夠從更多角度認識本地的非物質文化遺產。 口頭傳統和. 表現形式. 表演藝術. 社會實踐、儀式、 節慶活動. 新增項目. 有關自然界和. 宇宙的知識和實踐. 傳統手工藝. 香港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料庫.

  7. 非物質文化遺產包括語言文學音樂舞蹈遊戲神話禮儀習慣手工藝建築藝術及其它藝術除此之外還包括傳統形式的聯絡和信息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產就是 聯合國 所謂的人類財富」。 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劃分的名單分成三個不同的類別代表人類無形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其整合了2008年以前的90項人類口述和無形遺產代表作」。 此名單是指各社區群體或個人視為文化組成部分的各種社會實踐觀念表述表現形式知識技能以及相關的工具實物手工藝品與文化展現。 保護 (急需保護的無形文化遺產名錄): 目前有38項在社區或團體努力之下仍受到極大威脅的無形文化遺產,締約國承諾採取具體的保護措施,並有資格獲取國際財務援助。

  8. A. 聯合國定義的人類口述與非物質文化遺產又名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人類通過民族民間口述身授世代相傳的無形文化遺產這種無形文化遺產蘊藏着一個民族古老的生命記憶和歷史文化因此它代表着民族普遍的文化認同和代代相傳的文化基因體現着民族的智慧和精神由於現代工業迅速發展交通愈加便捷全球經濟趨向一體化農村人口不斷向城市遷移等多種因素人類口述與非物質文化遺產比物質遺產面臨更嚴峻的破壞。 為了保存這些文化財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各國合作,在2001年開始了「人類口述與非物質遺產代表作」的申請。 當年,包括中國崑曲藝術在內的19個代表作獲得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認定。 這種申報工作其後每兩年進行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