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2022年6月8日 · 近親的定義是夫婦、父母子女、兄弟姊妹。 根據現行印花稅條例,直系親屬之間的物業轉讓,仍需要繳交印花稅,而稅率為第二標準稅率(或俗稱舊稅率),即市值1.5%至4.25%;一個市值600萬元物業為例,如由夫婦A、B持有,轉予A;視為A購入半份物業,印花稅為(600萬元x3%÷2),即9萬元。 說直系親屬轉讓與投資需求有關,是因為業主將物業業權轉讓予直系親屬後,如本身再無持有其他香港住宅物業,日後購置第二個物業時,可少繳印花稅、多借按揭貸款,即市場俗稱的「甩」。 上文的B為例,如果他是香港永久居民,原先持有的物業是其唯一香港物業,轉予配偶之後;B再購買另一個住宅物業,印花稅率便按第一標準計,即1.5%至4.25%,600萬元樓價計,為3%,即18萬元。

  2. 2024年3月27日 · 他們家庭目前的重點並非擔心買物業遲了而變貴了,而是未來幾年的專注應該是家庭生活,照顧孩子令他們健康成長。 跟丈夫一樣,今年同為33歲的Koey,兩口子月入逾15萬元,是香港典型的中產家庭,育有兩位分別為3歲及剛出生孩子。 Koey的第2孩子剛出生,她想換樓改善環境,目標是購入900平方呎的單位。 二人目前經濟狀況來說,估計可以負擔到約1,100萬元的物業。 雖然有能力供樓,但擔心持有2層物業令家庭風險增加。 應怎樣考慮呢? 5年前高價買入375呎單位,現時市值跌25% 想換900呎大單位,又不想賣出現有物業. 理財顧問建議,可選擇出租,同時應檢視人壽保障. Koey夫婦在2018年底652萬元買入375平方呎單位居住,當年首期四成由家人支付,即260萬元。

  3. 2024年3月8日 · 發布時間: 2024/03/08 07:55. 最後更新: 2024/03/08 07:55. 分享:. 子女成年仍同住 父母就該做後盾?. 半數父母撐「啃老」蒙損 專家5招劃分財務界限. 父母是你最堅實的後盾——但當子女「啃老」,無限索取時,這句話還有道理嗎?. 經濟蕭條、失業潮流,美國大批 ...

  4. 2021年7月14日 · 部分發展商容許揀樓者在簽約時在買方中增加直系親屬部分卻不容許假設ABC三人C只是出名協助家人買樓並不打算真的持有物業如果他們入票後AC組合獲派較前籌號而發展商不容許加名他們便可以A+C的名義完成交易

  5. 2024年2月28日 · 美國人口普查局2023年9月發表數據顯示當地住在父母家中的年輕人比例在過去20年來走高87% ; Pew Research數據指出截至2021年近四分一25至34歲美國成年人生活在多代同堂的居所中美國租樓平台RentCafe於2023年11月發表的調查亦指出41%與家人同住的成年Z世代受訪者表示認為自己會同其他家庭成員一起生活至少兩年。 地產市場飆升. 加劇Z世代住房壓力. 美國地產平台HotPads早於2018年已 估算 : Z世代一生中將於經通脹調整後的租金花費為22.6萬美元; 較千禧世代(80年代至90年代初出生者)多出約24,000美元; 比嬰兒潮世代(1946至1964年間出生者)多出77,000美元。 以下數據亦反映Z世代租樓困難驚人一面:

  6. 1 小時前 · 特許金融分析師Greg Wilson表示,以下10個特徵可以證明你正過著中上層階級的生活。. 1、可觀的家庭收入. Urban Instute數據顯示,年收入在10萬美元~30萬美元之間(約78萬元~235萬港元)的人,可以被歸入中上階層陣營,當然這個範圍會隨地區而變動。. 有高薪,就有 ...

  7. 2018年8月29日 · 理財資訊. 發布時間: 2018/08/29 18:40. 最後更新: 2019/07/04 18:41. 分享: 不少人擔心年邁老去失去照顧家人的能力或擔心若不幸身故後家人日後的財政依靠除了訂立受法例約束的遺囑作遺產轉移外成立家族信託family trust也是一個可以考慮的選項若想好好管理資產,可以參考家族信託是如何運作,本文亦請來專家分享設立家族信託需要注意的地方及有關收費。 家族信託是指成立人將其財產所有權委託給受託人,受託人按照信託協議管理信託財產,並在指定情況下將該資產轉予指定的受益人。 成立人通過簽訂契約和意願書,可達到多重金融資產的管理目的,如財產傳承、投資理財或退休規劃等。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