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1. 作者極力頌揚他們積絜行、清風高節的崇高品格,抒發了作者的諸多感慨。 文章借助夷、齊善行,和所謂暴戾兇殘、橫行天下的盜蹠做比照;以操行不軌,違法犯禁的人和審慎小心、有崇高正義感的人做比照,指出惡者安逸享樂,富裕優厚,累世不絕;而善者 ...

  2. 2012年12月24日 · 這一小段修辭奇特曲折,頗難直解。析分內涵,亦自瞭然。「」與「義」屬於人性秉賦,「忠」與「信」屬於道德項目,「禮」與「行」為規範之踐實,「彊」為踐屢之奮勉。如易為: 夫仁,孝就是仁的始基;義者,孝就是義的根植;忠者,孝就是忠 ...

  3. 哥哥余麟仁,見弟得靈驗,也同妻子虔誦、印施,並請僧人念經千遍,不久生子。 婺源的餘斯來,持誦《高王經》。 康熙年間,生二子,起名為佛成、佛正。

  4. 余英時的這一篇長文近四萬字,收錄在《知識人與中國文化的價值》,亦有單獨出版專書。 而以下書摘內容不免斷章取義,有機會的話,還是希望讀友們自行找出本文閱讀完整文章。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930545. 從價值系統看中國文化的現代意義:中國文化與現代生活總論. 作者:余英時. 出版社:時報出版. 出版日期:2022/08/02....

  5. 作者余英時在本文即開宗明義地指出中國的政治傳統一向瀰漫著「反智」的氣氛。 雖然「表面」上看,中國的傳統政治在和其他文化相形之下,還可以說是比較尊重智性的,但是判斷一個政治傳統和智性間的關係,不能僅從形式去了解,事實上中國的政治傳統也不全然是以反智做為其最主要的特色。

  6. 誠上第一. 誠者,聖人之本。 「大哉乾元,萬物資始」,誠之源也。 「乾道變化,各正性命」,誠斯立焉。 純粹至善者也。 故曰:「一陰一陽之謂道,繼之者善也,成之者性也。 」「元、亨」,誠之通;「利、貞」,誠之復。 大哉《易》也,性命之源乎! 誠下第二. 聖,誠而已矣。 誠,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 靜無而動有,至正而明達也。 五常百行,非誠非也,邪暗塞也。 故誠則無事矣。 至易而行難。...

  7. 調和萬物卻不以為義,恩澤於萬代卻不以為,生在上古卻不算老,覆天載地雕刻萬物的形狀也不算巧,這就是大宗師所達到的遊心境界。 [本文九]~「坐忘〈離形去智〉」

  1. 其他人也搜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