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虎香港 搜尋

搜尋結果

    • 當代最具影響力的華裔知識分子

      • 余英時1930年出生於天津,1950年來港,師從國學大師錢穆,之後在美國哈佛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專長以現代學術方法詮釋中國傳統思想,為當代最具影響力的華裔知識分子,在中國歷史、尤其是思想史和文化史方面所作的研究,皆具開創性。
      theinitium.com/article/20180806-interview-luosiling-yuyingshi-china-regime
  1. 其他人也問了

  2. 余英時 (英語: Yu Ying-shih ,1930年2月20日—2021年8月1日) [5] , 安徽 潛山 人,生于 天津 , 美國華裔 历史学家, 中華民國 中央研究院院士 、 美國哲學會 院士 [6] ,主攻中國思想史研究 [7] ,他的大部分職業生涯都在 美國 ,於美任教期間,培養出許 ...

  3. 余英時 (英語: Yu Ying-shih ,1930年2月20日—2021年8月1日) [5] , 安徽 潛山 人,生於 天津 , 美國華裔 歷史學家, 中華民國 中央研究院院士 、 美國哲學會 院士 [6] ,主攻中國思想史研究 [7] ,他的大部分職業生涯都在 美國 ,於美任教期間,培養出許多史學 ...

  4. 2021年8月5日 · 國際知名華裔中國歷史學家余英時在美國普林斯頓逝世,享年91歲。. 中國海內外學術界與政治、思想界人士,均表震驚與哀悼。. 台灣中央研究院 ...

    • 余英時是誰?1
    • 余英時是誰?2
    • 余英時是誰?3
    • 余英時是誰?4
    • 余英時是誰?5
  5. 2021年8月5日 · 余英時著作。 (賴家俊攝) 余英時在港的兩年研究生時期,奠下往後學術路向。 他當時閱讀不少史學著作,亦接觸到有「第三勢力」之稱的反共刊物,如《民主評論》、《自由中國》、《人生》、《自由陣線》以及《祖國周刊》等。 他在回憶錄中形容開拓眼界,修正、深化了之前對民主與科學的認識。 2013年7月1日,余英時談香港佔領中環運動,表示中共對付香港普選的另一策略將它轉化為變相的一黨專政,正是在這種極端不公平的情況下,香港才出現了「公民抗命」、「佔領中環」的大運動。 他又支持爭取特首普選,認為人權、自由、生命尊嚴等等核心價值,都必須在過了公平普選這一關之後才能有著落,並認為在缺乏任何其他有效途徑的情況之下,公民抗命、佔領中環無疑爭取普選的最重要的手段。

  6. 2021年8月5日 · 国际知名华裔中国历史学家余英时在美国普林斯顿逝世,享年91岁。. 中国海内外学术界与政治、思想界人士,均表震惊与哀悼。. 台湾中央研究院 ...

    • 余英時是誰?1
    • 余英時是誰?2
    • 余英時是誰?3
    • 余英時是誰?4
    • 余英時是誰?5
  7. 2021年8月11日 · 余英時教授中國思想文學和歷史的百科全書式的知識建立在中國農村傳統教育基礎上。 戰爭、革命和反覆的顛沛流離塑造了他的早期生活。 1937年,當日本軍隊入侵中國時,他被送到親戚家。 那裡是中國東部安徽一個與世隔絕的地區,溪流和山脈交錯,一片鬱鬱蔥蔥。 廣告. 在那裡,老師教他閱讀和寫作文言文的嚴格要求,這與在城市中流行的西式現代課程相差甚遠。...

  8. 2018年8月6日 · 余英時為美國普林斯敦大學榮譽教授,亦曾任美國密西根大學副教授、美國哈佛大學教授、香港中文大學副校長,並獲頒多項海內外學術榮譽。 端傳媒曾在2018年專訪余英時,與他暢談中國的變化。 值此時刻,與各位讀者重溫、緬懷。 對於負笈北美的華語世界學子來說,能到古樸幽靜的普林斯頓拜訪余英時先生,無疑是一次足慰平生的學術與思想經歷,卻可遇而不可求。 自1950年代開始,余英時先生陸續出版中英著作近60本,論文400餘篇,堪稱著述等身。 他的筆端上起春秋戰國,下迄清代中期,涉及社會史、文化史、思想史、政治史、中外關係史等。 而站在現代世界背景下,如何詮釋中國傳統思想文化的現代價值,或曰「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正是余英時先生學術研究的核心問題。